把名校长工作室打造成校长成长平台

2021-09-10 08:36杨翠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长特色课程

作为区名校长,我没有满足于超出一般校长的专业素质和治校能力,而是不断使自身的潜能和状态得到扩展和升华。领衔杨翠名校长工作室以来,在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校长加速成长的平台,与“四校发展共同体”的校长们以及本校有管理潜质的骨干教师结为成长与发展共同体,在共同的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不断超越自我,大胆探索办学特色和治校风格,朝着“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统一的高素质创新型校长”的目标努力迈进。

一、规划导向,制度保障

为避免工作室流于形式,我们第一个活动就是定规划,立制度。全体成员认真讨论了工作室的发展规划,共同为未来的发展勾勒出一个务实且具有前瞻性的蓝图。大家一致认同:“合作—交流—发展”是工作室工作主线;个人成长、管理优化、发展特色、创新思想是工作室目标;校长提升、学校提升是工作室宣言;谦虚为人、扎实做事、静心思考、用心教育是工作室室风;学习不止、创新不懈、前行不断是工作室室训。继而制定了年度工作进度表,每个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具体承担一项工作。以此为参照,每个成员都制定出《个人成长规划》、《个人发展规划》以及《个人年度计划》。大家还议定了工作室的管理、科研、学习制度以及网络应用、简报宣传、档案整理等制度。

几年来,大家依托工作室,互相交流碰撞的机会多了,互相了解帮助的机会多了,互相学习提高的机会多了,增进了团结,凝聚了力量,促进了发展。

二、共研共享,共进共赢

为取得预设目标,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同心写好“共”字文章。

(一)学习研究共享,提高管理艺术

工作室有计划地召开研讨、交流、参观、实践活动,探讨学校管理新路子。

一是共享外地经验

主题培训和实地考察是工作室主要培训方式。古语云:“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骨干成员先后赴河南、上海、杭州、厦门、香港、深圳、广州等地考察十多批次。成员到省内外参加全国校长学校管理论坛,深入各地聆听校长、专家们关于办学思考与实践的讲座、实地观摩体艺“2+1”,到全国名校学习信息化和和谐人文的校园管理、到杭州集中管理学习交流,等。外出学习归来后,工作室通过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移植课、观摩课等活动,让成员分享外出学习的经验体会,扩大学习的效果。

二是共享本土體会

我把到全国各地做校长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的专题《如何做一名好校长》、《校长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创造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文化》等,向工作室的成员宣讲,为大家的学校的管理实施提供借鉴。

工作室还安排各校之间的看课与拉练,让成员们共同深入课堂看课评课、做教育讲座、开展理论研讨。这种形式的学习让校长们受益匪浅,逐渐成为校长日常工作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和优化学校管理的策略,增强治校的思考力。进而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根据学校现有水平进行深度思考、规划、整合并付诸实施,加大学校特色推进力度。

三是共享阅读收获

当今校长,从自己的人生发展出发,必须学习;从自己的专业发展出发,更必须学习。校长工作室学习的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不仅局限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更多的是跳出教育看教育。成员们努力做到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周读一篇与新课程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每月写一篇高质量的阅读心得体会,坚持写教育札记,坚持记读书笔记,独立承担一项科研项目。工作室还专门到新华书店精心选购教育读物让每一位成员轮流借阅,并交流读书体会。

四是共享总结反思

工作室引领成员反思提升,总结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得与失。力争做到在反思中扬长,并及时向主持人和其他成员取经,不断调整管理方法,逐步提升自身的治校能力。在工作室里,每位成员能够把自己最棘手的事、最高兴的事、最值得反思的事、最烦恼的事、最欣慰的事都表达出来,大家一起分析把脉,共同分享、共同承担。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学校管理应该“量体裁衣”,优质学校应别具特色、各有所长。每一所学校都应有内在的思想力、内在的发展力、内在的创造力,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学校的个性,就是学校的文化个性,是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是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这所学校的精神积淀。如果办学雷同、话语雷同,从根本上反映了管理层思想力的弱化。学校的发展亦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成功的学校管理一定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绝不生搬硬套。

(二)课程开发共享,创建自身特色

2014年,在陶智锋副局长的关怀下,以张槎中心小学领衔,自主联合,由下朗小学、大富小学、海口小学的“特色发展共同体”应运而生。区教育局的意图是:通过杨翠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加强四校联动,以特色教育实现四校联动发展。这是摆在杨翠校长工作室的重要课题。经过校情分析,共同体四校达成了共识:由于地处禅西片区,除户籍生外,非户籍生的人数占的比例较高,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佛山、融入佛山,更多地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促进个性发展,是当下发展的共同目标。除了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外,更应积极开发适合各校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培养阳光自信的气质。张槎中心小学“狮书画乐”(龙狮、绘本阅读、版画、民乐)本土课程已初显特色,特色课程开发促进了学生学业、身心良好发展,给各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四校一致决定以学习中心小学开发得较为完善的“龙狮”课程经验为突破口,开发适合自身学校的校本课程,从而收获共赢,实现高位发展。

为此,以杨翠名校长工作室为基地,多次举行四校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研讨活动。各校校长在明晰自己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社区和学生家长资源,确立开发适合各校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如,大富小学虽然只有12个教学班,但学校的管乐一直以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管乐手,音乐老师也擅长这个方面的教学;下朗小学的啦啦操,是全校性的普乐运动,每天的大课间时间,伴随着强劲的音乐,师生共同起舞,在动人的节拍中舞动着生命的旋律,成为了下朗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海口小学的孩子善于动手操作,爱提问题,更有部分学生乐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积极探究,收效颇丰。经过多次讨论和缜密的考量,工作室最终敲定四校共同体的特色发展方案:以张槎中心小学“龙狮”课程为引领,共同体其它三所成员校开发“三园”特色课程,即海口小学科技园,下朗小学体艺园,大富小学管乐园。通过特色课程构建,充分开发和利用地域自然、文化资源,创建办学特色,涵养特点鲜明的学校文化。共同体四校携手同行,在抱团发展中享受共同进步的喜悦,特色课程开发各显其美,呈现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下朗小学的体艺园春色撩人——“游泳进课堂”,人人会游泳,让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掌握一项生存自救技能,给孩子的生命赋予亮丽的色彩;“太极拳”校本课程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既能颐养性情,又能强身健体;由体育、音乐、美术老师合作开发了啦啦操体艺特色校本课程,课上音乐节奏鲜明、图案整齐划一、动作强劲有力、笑容自信阳光,构成了一幅生命和谐律动的画面。2015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啦啦操大赛”中,下朗小学从上百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近几年,改项目一直保持优势,成为区啦啦操特色学校。

海口小学的科技园春意盎然——科技小组捷报频传,2015年在市级比赛中以23人获奖的优势脱颖而出,进入省第六届少儿科技活动决赛,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19人、优秀奖3人、团体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当年的“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总决赛中再创佳绩,11名学生分别参加了天文地学、物质科学、生物科学三个大项的比赛,4人获金奖,4人获银奖,3人获铜奖,团体赛获二等奖;李若琳同学荣获全国“十佳选手”称号;海口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并获“优秀组织奖”;饶东怀老师获优秀辅导老师奖,现在科技教育成为该校的名片。

大富小学的管乐园春风得意——管乐团不断发展壮大,到2014年扩大到80人,现今超百人。管乐乐器配套108件。管乐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过省、市、区级别的不少荣誉,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管乐教育与演奏专家的好评;在禅城区第十二届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暨阳光体育嘉年华的开幕式现场进行迎宾展演,展现出学校管乐团训练有素、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大富小学的管乐课程开发带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办学质量,成为禅城区首批优质学校。

(三)师资资源共享,实现联动提升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互通、互访、互学必不可少。于是启动了共同体师资交流计划,首批交流的是把中心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体育骨干教师分别交流到海口小学、下朗小学、大富小学。海口、下朗、大富小学也分别派出语文、体育科共三位骨干教师到张槎中心小学工作。三位老师在张槎中心小学走进“龙狮”特色文化,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从课程纲要的撰写、教学内容的确立、教材的编写等一一研究。由于三位老师初来乍到,对于这些比较陌生,中心小学特意让一批在课程开发方面有经验的教师与他们进行结对,手把手地指导他们。使这三位老师较快熟悉了校本课程的门道,并积极地参与其中。一个学期过去了,三位交流老师已经融入了中心小学的龙狮文化,积极参与每天的大课间龙狮操辅导,在龙狮社团辅导活动也能得心应手。

除了骨干交流,杨翠名校长工作室还推进“请进来,走出去”的短时交流。一方面,把各校的骨干老师请进中心校园,观摩学校龙狮大课间、参与龙狮制作、走进课堂参与社团辅导活动等,让老师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把中心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学校,同时也提出改进建议,为张槎中心小学龙狮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中心小学派出骨干老师分别到下朗、大富、海口小学,走进课堂进行教學,和该学校的老师一起参与业务学习,分享中心小学的课程开发经验,并与各校老师一起进行科技、体艺、管乐等课程的开发活动,在共同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以上活动,强化了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提升了课程开发能力。

在杨翠名校长工作室的带动下,四校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突破性发展,均成为佛山市禅城区优质学校,有效促进了张槎街道西南部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全国名师工作室《成长的足迹》一书中以《龙狮精神耀中心,唱响春天新故事》介绍了杨翠名校长工作室领衔的四校共同体发展的感人故事。由于教育成效显著,张槎中心小学成为近悦远来的“培训基地”,受到多方的好评。

三、自我超越,美美与共

几年来,杨翠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实现了成为校长成长与发展平台的初心,赢得了好评。工作室开设至今,先后迎来了五十多个区内外的教育考察团。中心小学作为杨翠名校长工作室的所在地,接待了三十多批省内外小学校长培训班到校跟岗学习,举办近30次座谈会、25场次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工作室骨干成员举行共同体层面的交流课、公开课和研讨课40节,征集优质课例和教学设计各160件、优秀论文200多篇;组织到省内各地跨校研讨和送课30节。工作室全体成员实现了自我超越,走向共赢。大富小学曾宗平校长,在禅城区教育局召开优质学校创建和评估工作总结会上,介绍了参加优质学校评估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而工作室领衔人杨翠校长及领导的学校,更形成了鲜明的治校风格和办学特色。工作室成员共有40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发表,杨翠校长成为禅城区小学第一位正高级教师,有5人晋升为副高职称,2人成为区名校长及培养对象,9人成长为禅城区名教师,10人成为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杨翠成为全国中小学十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友欢成为全国优秀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6年11月5日——7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暨全国中小学优质课堂与发展实践成果展示现场会”上杨翠名校长工作团队作“在课改弄潮历练中共同成长”主题交流发言,获得大会一致好评。2017年9月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创新与发展联盟首届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活动中,经组委会专家评审组审定,推荐杨翠名校长室的研究成果《课改路上且行且思》,在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发展建设经验成果交流环节进行示范展示,并被评为本节大会优质成果创新奖。

古人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校长的成长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吐纳的过程。有了校长的成长才有高品质的教育,实践证明,校长工作室是加速校长成长的平台。今后,在工作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将一路同行,播种希望,耕耘梦想,静静地享受教育阳光,让幸福溢满每一个校园!

(作者单位: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校长特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自行车的发明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