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冯俊辉 潘声东
【摘要】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是我国高校范围内对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研究,探索出继续推进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俱乐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教育教学理念也开始产生变革,教学活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使全国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对体育公共课的改革,高校体育课从此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高校不断探索创新,使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便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代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单一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和内容,以兴趣为导向,是提高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运行管理也有其区别于传统体育课教学的特征和优势。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运行机制
1.1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运行机制的含义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运行机制是指在高校采取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中,其内部各要素、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我国目前大力推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并给予学生政策上的优待和支持。学生參与体育俱乐部基本不用花费任何费用,少数需要费用的俱乐部由学校补贴。有时候俱乐部的学生会受学校委托出战各种体育比赛,这也是目前高校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机制。但这种机制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问题,如俱乐部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规则不透明、部分俱乐部本该免费却收费的现象。因此,我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还有待改进,我们应在正确认识自身不足的基础上,借鉴他国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和模式,建设符合我国高校俱乐部制教学实际情况的运行机制
1.2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组织机制
教学的组织机制也可以称作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教学原则、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的外在体现,其中包含了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知识,是高校组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基于教学组织形式而进行。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形式,传统的高校体育课教学时间、地点固定,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参差不齐,但教学手段和标准单一。而在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层次的小组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传授不同的教学知识。在教学组织中有区别的对待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知识,从而引领激励学生达到更高的体育水平。
1.3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硬件建设机制
高校的办学条件于经济状况决定了高校难以建设完全齐备的体育设施,即使经济现状不错的高校,要配齐体育设施也需要耗费极大的支出。从体育教学的角度讲,体育器材、设备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硬件条件,体育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不但影响学生上课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通过参与竞赛等手段与赞助商合作,获得经费用以体育设施建设,提升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条件。
1.4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教师团队建设机制
首先增强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俱乐部的认知观念,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于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不仅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和敬业精神,还应该对俱乐部制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推进,必须要对体育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与宣传,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俱乐部制教学的意义和内涵,从而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其次,着重开展对体育教师团队的工作培训。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授课者转变为辅导者和组织者。多数高校体育教师一时间难以适应角色和教学手段的转变,专业能力单一,无法满足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必须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提升。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管理体系
2.1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最核心的管理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条件、运动水平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为主,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居于引导和辅助的位置。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认可和参与.因此,体育俱乐部的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应非常重视学生的愿望和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高校体育俱乐部之中,并且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参与到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体育俱乐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管理的能力,形成学生关心俱乐部,办好俱乐部的局面。
2.2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管理体制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体制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为对象,以体育课程为管理内容,通过学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课程管理。学生通过学校教务网络系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授课老师及授课时间,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同时,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正常运行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要实现管理科学,首先必须进行观念上的转换,加强法制意识的培养,探索出一套适合高校自身情况以及符合改革政策导向的管理体质,从而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系统管理.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
三、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运行管理特征
3.1打破原有班级序列,以爱好为导向参加进行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不同与传统的分班上课模式,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序列,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或喜欢的课程。因此学生的上课热情被激发,更加具有积极信性和主动性,自身的特长可以被发掘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共体育俱乐部以此为基础,充分培育学生特长,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员,而高校通过体育俱乐部的平台,发掘具有潜力的学生组建高水平的训练队去参加相应的体育赛事,彰显学校体育的实力和魅力,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3.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老师根据自身的专项特长来确定教学内容使传统的体育课堂固有的特征。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缺乏针对性,对所有的学生不论体质条件、体育水平进行普遍的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学活动中教师完全占据主动,学生缺乏活力。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发挥自身的专项特长,根据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水平将学生划分层次,不同层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重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减少甚至杜绝了“散养式”的教学现象发生。
3.3确认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辅助者的角色,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教学呈现出开放式、探究式的特点,体育课的时间从四十分钟扩展为两小时,活动空间不局限于操场,保证学生可以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学生在学期前根据学校要求和老师指导自主选择想要参与的课程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重视“学的过程”而非老师重视“教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对上体育课充满热情,主动参与公共体育课,愿意并且希望上体育课,从而提升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积极性。
3.4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经过发展,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了指导性的地位。这将对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倡导终身体育理念产生推动性的作用。公共体育教学往往停留在基础阶段,学生仅仅掌握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却没有理解运动的理论内涵,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不够充分,机械的体育运动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公共体育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相当的运动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不仅使学生对基本的运动技能有了一定的熟练度,而且加深了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印象和把握,在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使终身体育观念深入人心。
四、推进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优化的建议
4.1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在观念上,要重视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指导作用,将其作为推进教学实力提升和教学改革的先行军,坚决落实现有的国家政策,把握已有资源,剥离现存于旧的教学模式中的糟粕,取其精华,大胆实行机制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于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形式。
4.2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课程设计,不仅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现有的师资资源,还应积极引进社会优秀人才树立创新性思维,与高校学分制改革共同推进,从新的角度出发,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搭建新的课程体系,不拘泥于狭义的体育课概念,体育课程应包含了授课、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另外,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学生学分的获得规则更加具有灵活性。
4.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变革体育教师队伍构成,鼓励招聘社会上优秀的体育人才例如: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等兼任高校体育教师”“整合各方资源支持学校体育。逐步将高校体育自我封闭的格局打开,引导在体育技术方面具有高专业度的人才服务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比赛前的训练及体育竞赛活动”,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在岗培训,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升和变革,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竞赛等综合实力,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建设专业、敬业、爱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五、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体育教育的目标逐步发展成为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念,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基本体育技能的掌握。高校进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改革,是一次顺应时代变化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好奇心,满足学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要;有助于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有助于学生锻炼出强健的肌肉和向上的精神意志及品格。
参考文献:
[1]吴大成,王瑾.基于俱乐部制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9:137-139.
[2]严尚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运行机制理论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03-204.
[3]金晔,宋晓玉,张小桐.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9:35-36.
[4]史一钦,周亦瑾.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66-67.
[5]陈晓虎.高校俱乐部制篮球公共课实行主体性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78-8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jyxm1157)。
作者简介:
汪波(1974.12—),男,汉,安徽六安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冯俊辉(1965.07—),男,漢,安徽六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
潘声东(1973.10—),男,汉,安徽六安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皖西学院体育学院 安徽六安 23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