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单单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还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对其具体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心思更为敏感细腻,对外界事物反应更加强烈,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問题,并且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保证心理健康。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以下针对其具体的教学意义进行分析:(1)能够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教师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更好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1]。(2)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初中生思想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学科知识的教学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学生能够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学习,也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与要求,以下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文主题剖析教学中
每一篇文章蕴含的主题是不相同的,作者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与作者发生情感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章内涵和人物形象的剖析属于关键,教师想要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将其渗透于文章内涵和人物形象的剖析当中,通过引导学生剖析文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借助文章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而教师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渗透于文章内涵和人物形象的剖析中,还需要先深入地研究文本,挖掘文章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并且通过寻找课外资源,帮助丰富文章内容,再利用作者的经历或者文章中人物角色的命运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学中,文章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品味人生百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文章阅读过程中,把人物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性格、文章内涵,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人物命运的描写当中
人属于一种社会动物,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与人相处和交往,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结合文章中人物的命运描写来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人与人交往的方法[3]。例如,《再塑生命》一课中主要描写了海伦·凯勒对待生活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从而体现出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热爱生命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提前准备一些有关于海伦·凯勒的介绍,在开展阅读之前,先给学生介绍海伦·凯勒这个人,让学生对海伦·凯勒的经历有所了解,再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海伦·凯勒会怎样去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思考去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海伦·凯勒的态度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海伦·凯勒身上学习到更多坚韧不拔的品质与对生命的热爱,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人物心理活动揣摩教学中
除了剖析主题、了解人物命运轨迹之外,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所以教师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人物心理活动揣摩教学中,让学生在揣摩人物心理的时候,更好地品味人物情感,从而落实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对愚公和智叟的人物心理活动进行揣摩,然后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不断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横向思维让学生去思考,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从而建立强大的学习信心,通过这种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也会更好。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随之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教学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于课文主题剖析、人物命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揣摩等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凤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J].神州(上旬刊),2020,30(11):233.
[2]胡永平.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东西南北(教育),2019,39(21):14.
[3]邱建秀.随课渗入润心无声: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福建教学研究,2020,28(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