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敏 邵喜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国内房地产业仍然处在一个不够成熟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文章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出适合评价当前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探究其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并得出有关房地产业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结论,以求能解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各方面的矛盾。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机制仍不够成熟,导致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流失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流失和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商品房空置量的不断增加与房源竞争之间的矛盾及金融信贷约束房地产资金来源及流动等问题。以上问题无一不在制约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关乎国计民生,怎样保持其内部的财务竞争力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对房地产业进行深入的财务竞争力分析既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对房地产业未来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探索。本文选取了房地产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上市企业,通过对其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期对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做出良性指导。
二、传统的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体系
传统的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样本描述
本文根据所构建的财务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个数,科学的选取了相对应的样本数量,以保证因子分析法能有效进行。所选择的5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样本来自2018年评选出的400家房地产业领先排行榜。本文所用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各个公司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各项指标由原始数据计算所得。
四、主成分分析
为了确保原始数据具备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采用 KMO检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对所有的原始因子进行检验,以确保这些原始因子能够满足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KMO的值为0.608,在0.5~1之间,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给出了因子贡献率的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其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73.563%,因此提取5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假设用F1、F2、F3、F4和F5分别表示5个公因子对14个原始变量的载荷系数,为了进一步对5个公因子进行命名,对因子载荷进行了旋转。从经过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可以明显看出载荷系数发生了两极分化,公因子1在指标X12、X14、X13上有较大的载荷,分别达到了0.834、0.771、0.688,可以将其归属于一类。这3个指标分别代表了权益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每股收益,根据指标反映的经济意义,可以将公因子1命名为企业盈利因子,用F1表示。
公因子2在指标X7、X8、X6上有较大载荷,分别达到了0.822、0.757和0.673,可将其归属于第二类。这3个指标分别表示每股收益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根据其计算公式可以将公因子2命名为企业发展因子,用F2表示。
公因子3在指标X4、X5上载荷更为突出,分别高达0.869、0.811,将其归属于第三类。这两个指标为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根据其指标含义可以将公因子3命名为企业长期偿债因子,用F3表示。
公因子4在指标X11、X10和X9上有较大载荷,分别高达了-0.682、0.817、0.699,各自代表了固定资产周转率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根据其含义及计算原理可以将公因子4命名为企业运营因子,用F4表示。
公因子5在指标X2、X3和X1上有较大载荷,分别高达0.840、0.72和-0.743,各为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和流动比率。根据其计算原理可以将公因子5命名为企业短期偿债因子,用F5表示。
五、修正后的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各个公因子对应的财务指标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参考文献:
[1]夏明.提高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于经济,2006(01):41-48.
[2]郝成林,项志芬.财务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解析.财会月刊(理论),2006(03):61-62.
[3]歐谨豪,刘雪辉.财务新视角下的财务竞争力研究,金融经济,2006(12):178-179.
[4]吴荷青.财务竞争力的熵权系数评价法[J].财政监督,2008(20):25-26.
[5]汪平.资本成本、股东利益保护与企业财务竞争力[J].财会通讯,2010(28):6-7.
[6]黄潇.基于分子分析的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J].经管空间,2012(04):31-32.
*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联科普项目“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运用指南”(项目编号SKPJ201808)。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