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遥 靖薇 马春梅
张占林,男,北京人,1936年1月出生,1949年1月参加工作,196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留民营村原党支部书记,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环保先进工作者,参与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打粮”“春熬硝,夏打草,冬天还是破棉袄”“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1968年,张占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上留民营村党支部书记的。
几十年过去,如今留民营村已享有诸多美誉:“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北京最美乡村”“首都绿色村庄”“中国绿色村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小村何以旧貌换新颜?村民们都说:多亏了咱占林书记!
率先垂范,苦干实干拼命干
20世纪60年代,留民营村土地低洼易涝、盐碱化严重,靠种旱田村民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大家伙儿一商量,推选有想法、有闯劲、敢干事的年轻人张占林当留民营村的党支部书记,希望他带着大家填饱肚子、发家致富。
面对亟待解决的温饱问题,张占林带领村干部下到田间地头,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决定用“以水压碱种水田”的方法提高粮食产量。
插秧种水稻需要平坦的地势,而留民营村的土地高低不平,地势高度最大相差近两米,平整土地成了当务之急。张占林与村干部决心用三年时间初步改变村里的落后现状。
百说不如一干,张占林把铺盖搬进大队部,几乎整天“长”在地里。当时村里缺少机械,为了平整土地,他带着大家用铁锹挖、用土筐提、用扁担挑,没日没夜地干活。
1970年,村里遭遇大旱。为保证水稻收成,张占林组织村民一起用借来的“大锅锥”捻井。“大锅锥”几百斤重,张占林和几个村民轮换着捻井、吃饭、睡觉,硬是保证了24小时不间断作业。张占林更是七天七夜没回家,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渠边水,困了就在地头树下打个瞌睡,醒了继续干活。他心里就一个念头:我必须干在前头,要比村民干得多,这样大伙才更有干劲儿!经过连续奋战,18口井终于打好,村里的旱情大大缓解。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民营村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到1975年,村里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亩产超400公斤的水平。
超前谋划,创下多个“第一”
经过三年的努力,留民营村家家从“糠菜半年粮”变成了吃喝不愁。村民们在张占林的带领下越干越起劲儿。
这时,张占林觉得村民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住得好,便带领村干部开始对全村进行“新村规划”。张占林提出了“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家家住上排子房,还有澡堂大食堂”的口号。按照规划,张占林带领村民修路挖渠,植树造林,进行新村建设。村民住上了成排的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这种条件在当时的北京农村地区也是少有的。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村民们煮饭缺柴烧,厕所环境差,粪堆到处是……张占林多方求教,听人说搞沼气池是个好办法。于是,他带着村干部到北京农展馆参观学习,又请来市、县沼气办技术人员到村里实际指导。为打消村民顾虑,村干部们率先自费在家中建沼气池搞试验。
1982年,村里168户家家都建了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村民们烧水煮饭点灯全用沼气,家家还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在张占林的带领下,留民营村率先成为北京市“新能源村”“电视机村”“电风扇村”“洗衣机村”“柏油路村”……
敢為人先,生态兴农誉全球
20世纪80年代初,留民营村迎来了北京市环保所的研究员,他们希望与村里合作,开展国家生态农业试验课题研究。张占林觉得,搞创新就要有一股子敢作敢当的精神。
冒着前路未知的各种风险,张占林带领村领导班子毅然选择与研究人员合作,走一条创新的路子。在市、县、乡各级政府和环保等部门的支持下,1987年,全国第一个生态农场——留民营生态农场建成了。
20世纪90年代,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沼气利用的基础上,留民营村又探索出了新模式:由生态养殖场统一生产沼气供应全村各户。当时,村里建设了鸡粪高温发酵大型沼气工程,所产沼气用来供全村各户及村招待所餐厅使用。从沼气池清理出来的沼渣、沼液经过生物处理后,被输送到有机蔬菜大棚、田间和果园,用以浇灌施肥。以沼气站为纽带,农田、菜园、果园和养鸡场、养猪场、鱼塘以及工厂、农户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就这样,留民营村一步步变成“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2004年10月12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到留民营村参观访问后,对村里搞的生态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你们探索出了一条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态致富之路,对整个世界都十分有益。”
那一刻,张占林很自豪!
(责任编辑: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