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峰
人到了60岁就算进入老年了。这几年来,我接触了不少老年人,看到他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倾诉各自的难处,感觉已经不再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是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有的老年人在儿女家帮着带小孩子,特别是一些外地的,基本都和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或者女儿女婿、外孙子外孙女住在一套房子里,有可能这房子还是租的。每天,他们推着童车,童车上挂着奶瓶、水杯等各种用品,在小区里转悠,快到中午时,买菜做饭,陪孩子吃饭,哄孩子睡午觉,下午照常。还有的早上六七点钟,骑着车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学校,下午四五点再去接回来,做好晚饭,等待儿女们回家吃饭,晚上要给孩子洗衣服、洗澡、辅导家庭作业,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一天二十四小时孩子几乎不离身。一次,我带着孩子在路边玩,碰见别的小区的一位老年人。我们仅仅是邂逅,聊了一会儿,他便迅速把我当作知己,说起独生女儿的种种不是,说着说着竟然失声痛哭,难以言状,我劝说了半天也无济于事。
一位朋友的父亲住在一家养老服务中心,朋友从外省回来,几天后我去探望这位朋友。朋友的父亲90多岁,是一位离休干部,住着一间单独的房间,有卫生间、沙發,身体还算硬朗,可以自己上下床、上厕所,只是我的朋友回来住了几天,老人仍然不知道那是他儿子,总问他:“你是谁啊?老是来这儿干什么?”刚开始几天,老人总在半夜三更嘀咕:“这房子就我自己住,你住在这里算什么?”朋友带去的食品,老人总要给照顾他的女护理员吃,说她对他最孝敬,令朋友唏嘘不已。
一个人一生走过很多路,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对各种困难或许已习以为常了,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最难最苦的还在后头,特别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人生的“最后一公里”由谁来扶助,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值得深思。
从大处讲,社会要把老年人的问题切实摆上议事日程。政府应出台管理办法,建立专门机构,确立责任机制,组织工作队伍,协调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保障机构,完善现有机制,疏通已有渠道,建立直达通道,不让一个老年人在实现中国梦的途中掉队。
往小处说,作为老年人,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直面人生的“最后一公里”,及时调整心态,剔除不良情绪,减少依赖心理,主动适应老年生活,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余热。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要主动亲近长辈,对他们热心疏导,多点关怀体恤,多些问候陪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晚年,老伴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夫妻间应互相尊重对方需求,互相弥补,减少摩擦,化解矛盾,真正做思想上、生活上的伴侣。子女们更要正面看待长辈的过去,肯定他们对于社会、家庭作出的贡献,肯定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失去伴侣的老人,更要抽出时间,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让爱围绕在长辈的周边,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唯有社会和家人共同出力,营造尊老爱老的氛围,老年人的“最后一公里”才会越走越顺。
责编/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