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级-2015级毕业生胜任力调查研究

2021-09-09 00:36黄艳玲李韵涵黄泽娟张维益宋一蓓吴丽娟
关键词:公共事业胜任专业知识

杨 义 黄艳玲 李韵涵 黄泽娟 张维益 宋一蓓 戴 宇 吴丽娟 钟 霞

(1.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9〕28号)指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某中医院校2001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收医疗保险方向学生,2004年招收医院管理方向学生,2019年成为四川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为背景,以医院管理和医疗保障为特色方向,以满足公共服务为导向,以医学、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为核心,构建复合型理论课程体系,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熟悉我国医院管理、医疗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能从事医院管理或医疗保障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公共事业管理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100%,毕业生广泛分布于西南各省市区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型医药企业中,多数已成为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并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普遍好评。高质量的培养不仅仅表现在实现了就业,同时应专业对口、职业流动性低、满意度高,胜任力强。为了解近5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情况和岗位胜任力,并与其在校学业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情况,通过系统分析,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对2011级-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情况和岗位胜任力开展调查,以评价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情况,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以培养社会需求、胜任力强,能从事医院管理或医疗保障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方法

2020年5月15至5月22日,采用问卷星,通过时任辅导员组织毕业生,依托原有QQ群,新建微信群,对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2011级-2015级611名同学展开线上调查,共回收问卷555份,有效问卷为548份,有效率为98.73%。

问卷采用杨诗晗等编制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胜任力自评问卷[1],由自我能力提升、职业能力、关系管理能力、职业情谊、个性特质5个维度的24个条目组成,得分1分为非常不符合,5分为非常符合。问卷Cronbach's α值为0.958,内容效度为0.949,进行探索因子后删去4个条目,累计总方差75.43%。

2.统计方法

将问卷星数据导入Excel 2019,进行数据整理,采用 SPSS 19.0对数据描述性分析,对胜任力各维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将胜任力评分为1-3分的定义为“低”,4-5分定义为“高”,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您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意见或建议” 进行内容编码,并进行统计描述。

3.文献法

收集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版、2013版和2017版培养方案,以医院管理方向为例,进行内容对比分析。

4.关键人物访谈

就培养方案修订等关键问题,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科长和分管院长展开访谈,了解培养修订的关键过程。

二、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548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查对象中医院管理295人(53.83%),医疗保险253人(46.17%),男性181人(33.03%),女性367人(66.97%),年龄主要分布在22岁-26岁共计378人(68.98%),年级主要分布在2016级133人(24.27%),124人(22.63%)所选专业是为第一志愿,15人(2.74%)为其他专业转入本专业同学。

调查时就业状态主要为各级各类医院共计180人(32.85%),工作年限主要以不足1年为主134人(24.45%),更换工作次数为0次为主269人(49.09%)。288人(52.55%)月薪主要集中在4100-8199元。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n=548)

2.胜任力情况

调查对象在胜任力总体评分(3.75±0.59)处于较高水平,均主要集中在比较高与非常高之间,其中关系管理能力得分最高(4.01±0.58),其次为自我能力提升(3.93±0.64)、个性特质(3.64±0.76)、职业情谊(3.61±0.86),最末为专业知识(3.54±0.79),各维度二级指标得分排序详见表2。

表2 胜任力各维度二级指标得分排序(n=548)

(1)胜任力单因素分析

?

单因素分析共纳入7个自变量,包含性别、年龄、专业、工作年限、所选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为转专业同学、更换工作次数。不同性别的毕业生管理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能力提升、职业情谊、个性特质、专业知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更换工作次数在自我能力提升、职业情谊、个性特质、关系管理能力、专业知识维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类型、是否为第一专业、是否为转专业同学在自我能力提升、职业情谊、个性特质、关系管理能力、专业知识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工作对口程度在专业知识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能力提升、职业情谊、个性特质、关系管理能力维度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胜任力各维度单因素分析(n=548)

(2)胜任力二分类logistic回归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的调查对象在自我能力提升维度、个性特质维度和专业知识上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对口程度在专业知识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情谊不受任何影响因素影响,详见表4。

表4 胜任力二分类logistic回归(n=548)

3.建议内容分析结果

针对“您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意见或建议” 进行内容编码,总结了8类意见,包含为无意见或夸奖、实践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增加、医学类课程增加、专业技能科目增加、专业内容精简,重点突出、专业课程时间提前、职业规划课程增加,其中有51条内容为包含以上几种类型的复合型建议以及无关建议,分析归纳前三位建议内容为:增加实践内容93人(16.97%)、增加专业课程40人(7.30%),增加医学类课程31人(5.66%),详见表5。

表5 意见整理表(n=548)

三、讨论

1.公共事业管理同学自评胜任力良好

调查显示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关系管理能力、自我能力提升得分较高。关系管理能力评分较高,能在组织关系中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关系协调能力。善于自我提升能力评分较高说明公共事业管理学生在职业生活中善于学习,不断从外界汲取知识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在工作岗位中可塑性与创造力较高[1]。专业知识维度得分相较于其他维度低,尤其是政策法规得分,究其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就业大多在事业单位、商业保险公司、医药企业工作,接触政策法规较多,在实践中容易发现问题,在校期间未专门设置公共政策学课程,对政策缺乏系统学习,有学者指出公共政策学是培养公事业管理专业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选择[2],因此建议课程调整中增加公共政策类课程,现有相关课程中增加政策法规教学内容。

2.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工作的对口程度与专业知识维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公共事业管理2011级-2015级目前就业状态中各级各类医院共计180人(32.83%)、商业保险公司103人(18.8%)、医药经营管理类企业单位37人(6.73%),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体一致,满足了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有40名(7.30%)毕业生建议增加专业课程,31名(5.66%)毕业生建议增加医学类课程,就业方向不同导致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不同。提示下一轮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一是增加就业方向的职业规划课程,开展针对性职业规划的指导,二是增加就业前,不同职业规划下所对应的选修课,如医学、写作、政策法规、管理等相关课程。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调查对象自我能力提升、个性特质和专业知识维度得分增加。随着工作过年限的增长,毕业生工作阅历不断增长,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得到了巩固与提升,人际关系也在逐渐趋于稳定,社会关系处理良好,各项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工作绩效得以提高[3]。提示本科教育为毕业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历年来,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重视毕业生反馈意见。2011版、2013版和2017版培养方案,重视实践环节,在总学分由180分降为166分的情况下,实践环节学分不变。在学生已经毕业1年-5年情况下,课题组依托原有QQ群,新建微信群开展调查,应调查611人,实际调查到548人,覆盖率高达89.69%,提示毕业生对学院认可度高。

3.课程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

16.97%的调查对象希望增加实践内容,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在校期间按照2011版培养方案培养,2013级-2015级毕业生按照2013版培养方案培养,实践环节包括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岗前培训(1周);临床见习(12周);毕业实习(16周);毕业论文(第8学期末);社会实践(第6学期以前)。课程教学中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有限,可鼓励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编写实践教学的教材[4],将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此外,该专业毕业生期望在大一大二增加专业课程,目前大一大二主要以人文素养与素质拓展课以及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较少涉及专业知识,大三开始涉及专业知识,但大三又面临临床见习,导致时间冲突,理论知识与实践都未能充分的掌握,因此建议将专业知识提前安排到大二,大三注重实践。目前,毕业生的建议已被采纳,2017版培养方案中已经将毕业论文由2011版和2013版的第8学期末,调整为第7学期末-第8学期。同时,该校公共事业管理2020版培养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拟在2020级中正式开展3+1培养模式,将过去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调整为大学四年级的全年实习。

本研究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2011级到2015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力总体评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关系管理能力与自我能力提升得分最高,专业知识中法律政策有待提升。影响胜任力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年限、工作对口程度,建议学校可增加政策法规相关课程,同时做好切合学生发展工作的职业规划,增设对应的选修课,调整课程时间,增加实践类课程。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胜任专业知识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公共事业管理的局限性及管理方式选择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