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的20载坚守
——记全国最美农技推广员邰凤雷

2021-09-09 03:26于广宁
河北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农技河北省

□文/于广宁

辛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邰凤雷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自毕业20年来一直扎根农村,心系三农,始终把服务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放在第一位,被广大农户亲切称为“喊得来、靠得住”的好兄弟、好专家。

20年来,他历任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山前平原小麦高产节水综合试验站站长、粮丰工程辛集示范区技术负责人、辛集市科技入户工程、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绿色高产创建项目专家组成员,引进推广小麦、玉米、果蔬、棉花等技术成果8项,获得部级推广成果奖3项,省级推广成果奖2项,厅级推广成果3项;出版著作8部;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最美农技员、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第七届河北省青年科技提名奖,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最美农技推广员。

坚守“最后一公里”阵地,做农民的“贴身”农技顾问

为切实解决农民技术需求,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邰凤雷20年风雨无阻,奔波在全市各个乡村,挨家挨户熟悉情况、分类指导,及时将先进技术送到田、科普信息送到户、补贴物资送到家,年均进村入户超过100天。

阳春三月的一个上午,邰凤雷到马庄村进行小麦苗情调查,正在地里干活的科技示范户师宗海迎上来:“正说找你呢,你就来了,我这小麦想浇第二水,是不是还需要追肥?”邰凤雷认真为他讲解二水相关技术和肥料的施用方法,并特别就用量问题反复叮嘱。刚要离开,对面田块一名妇女又拿着几棵不健壮的麦苗走过来咨询,邰凤雷接过麦苗仔细观察,耐心指导她应该怎样加强针对性管理,妇女听完高兴地连连点头:“多亏你来了,要不然我得拿上苗子跑几十里地找你们,现在在自家地头就把问题解决了。”当天下午,邰凤雷去马庄村村委会给大家开技术讲座,详细讲解配方施肥知识、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晚上,刚躺下又被咨询电话吵醒,接完电话,怕妻子唠叨自我解嘲对妻子解释:“大晚上能打电话的都不是外人!”

这就是邰凤雷日常的工作情景,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把工作时间延伸到了家里,跟不少农民都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听着农户发自内心的话语,看着他们脸上满意的笑容,他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很值。

依靠事实说话,着力示范推广新技术

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都意味着对农民传统种植观念的颠覆,都伴随着怀疑和不理解。“农民朋友最讲现实,新技术新品种只有通过示范对比,让他们先看见优势,才肯真正接受”,多年积累的基层工作经验,使得邰凤雷深知示范带动的重要性。

农技推广言传不如身教。每次推广新技术,他都先用事实说话。在示范田展示小麦先浇地再播种技术,周边农户看了直摇头。但接下来一冬无雨雪,大部分农户麦田出现死苗现象,示范田全部半带绿越冬,农户看了都说:明年我也要先浇地再播种;小麦抽穗期示范“一喷三防”技术,农户说:“没虫没病你喷什么,等着看见腻虫再喷吧!”恰逢天气干旱,蚜虫大暴发,有的农户喷了2~3次还没把蚜虫打下去,示范田只喷了一次,旗叶和麦穗上一直没有蚜虫,农户纷纷表示:明年我也要提前防治,未见虫先用药;示范玉米种肥同播技术,农户同样是半信半疑,觉得容易烧苗,事实胜于雄辩,苗子不但没有烧,长势还非常壮,大家又说:明年也要使用种肥同播技术。

邰凤雷不仅农业技术过硬,近年来还先后培育建设保高丰农场、良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栋赛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民祥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溢博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裕民粮棉专业合作社、禄丰鑫家庭农场、万谊粮棉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展示示范基地,展示示范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年均电视台技术讲座5次以上,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20次以上,发放农业科技书籍、培训教材、技术明白纸2万份以上。连续多年展示示范,技术培训,农民看见了效果,得到了实惠,也从心眼里佩服和信赖这个黑黑瘦瘦的年轻专家。

高产攻关屡创佳绩,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在农技推广上小有名气以后,邰凤雷结合项目大力推动小麦玉米节水高产攻关示范。2005年开展的石麦14小麦节水高产攻关示范,在全生育期只浇2水的情况下,实收平均亩产为635.93千克,打破了全省保持8年的小麦亩产631.34公斤的历史最高记录,在节水条件下,创造了我省小麦单产的新记录;2007年九街玉米攻关田、2008年马兰百亩玉米高产攻关田、2012年马庄百亩玉米高产攻关田,又3次打破河北省夏玉米单产最高记录;2019年辛集市50亩高产攻关小麦实收测产680.7公斤/亩。并据此制定了《辛集市冬小麦6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辛集市夏玉米75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2013年,辛集市承担了河北省小麦产业体系山前平原辛集小麦高产节水综合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邰凤雷任推广站站长。接到任务后,他立即着手下乡调研,根据山前平原地区小麦产业发展需要,综合分析区位、土质、用水、农田基本建设等要素,确定以小麦高产、节水、优质、早熟为主攻方向,重点建设马庄保高丰农场、菜市街农场、和睦井万谊粮棉专业合作社3个试验示范基地和1个万亩展示片。随后,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地里,接连开展包含小麦品种筛选、小麦分层施肥机械试验、一水千斤技术示范等试验、示范、展示、调研活动,每年完成产业建设内容13~15项。

连续5年艰苦攻关,邰凤雷整个人黑了一圈,瘦了一圈,但也获得可喜的成绩,筛选出适合于辛集市种植的节水小麦品种9个;确定辛集市小麦镇压强度、春浇一水的最佳时间;引进试验示范小麦播种机械4种,镇压机械1种;成功示范冬小麦“一水千斤”“两水超高产”技术模式;总结出辛集市节水小麦生产的十项关键技术等。为解决小麦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水资源短缺、气象灾害频发重发等现实需求和问题做出突出贡献。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全省小麦产业体系试验站评比中,邰凤雷团队分别取得了第1、3、2、3名的好成绩。

有效的农技推广就像滚雪球,厚积薄发,引发巨大的社会效益。2011~2013年小麦玉米“两适”增产技术在马庄乡、新垒头镇、辛集镇等9个乡(镇)推广实施,三年累计推广118万亩,新增纯收益99.75元/亩,总增经济效益7404.85万元,于2014年4月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11~2015年“高产农田光温水肥资源特征及高效利用技术”在全市累计推广小麦-玉米轮作面积89.7万亩,总增产小麦3901.95万公斤,新增玉米4323.54万公斤,节约用水3588万立方米,新增纯收益21432.92万元,总经济效益13501.08万元,于2016年4月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13~2015年“河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一体化节水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在全市累计推广小麦34万亩、玉米18万亩,平均亩产小麦512.86公斤,总产17437.35万公斤,比对照亩增产68.65公斤,增产率为15.46%;平均亩产玉米614.44公斤,总产11063.88万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25.4公斤,增产率为24.4%,小麦玉米周年平均节本133元/亩,新增纯收益6649万元,总增经济效益53185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2016年12月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7年获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勇立潮头敢为先,研究解决农业生产“新问题”

多年的辛勤努力,邰凤雷成长为辛集市最年轻的资深农技专家,深受广大农民爱戴,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但他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始终把目光放在农业生产一线前沿,千方百计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

近几年根结线虫危害呈上升态势,对蔬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邰凤雷与单位几名骨干联合自立课题,开展技术研究。在生物菌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添加,研制出既能有效防治蔬菜根结线虫,又可以提高土壤阳离子供应水平的多功能生物有机肥。通过施用多功能生物菌肥的简便方法,替代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伤害的复杂化学防治方法,一举解决了目前大棚土壤的养分失衡、土传病虫害防治等相关问题。该技术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无需特殊农事操作,使用简便,效果优异,推广前景广阔。目前该技术已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登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2019年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培养一般资助。

说到20年的工作经历,邰凤雷感触颇多:“农业好干,干好不易;农业不易,农民更不易;农业生产过程很辛苦,农业成果很美丽,为农业服务最幸福。”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邰凤雷20年如一日,扎根在农业农村,献身农技推广,服务千家万户,努力帮助农民把辛苦少一点,把美丽多一分,为农村振兴、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用实践诠释出基层农技员的不懈追求,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基层农技员的精彩篇章。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农技河北省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