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静 房玉上 刘 媛 司继伟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358)
在中国, 独立创业企业家为经济增添了非常重要的生机与活力,在活跃市场经济、缓解就业问题、提高经济效率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Li,Wang, Zhang, Li, & Chen, 2020)。 而创业领域的许多研究已证明,创业意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创业意向是指个体对于现在或将来是否会拥有创业行为的主观态度(Carr & Sequeira, 2007; Wilson,Kickul, & Marlinow, 2007)。 只有具备强烈创业意向的个体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创业活动(Zhang,Wang, & Owen, 2015; Adel, 2017; Thompson,2009)。 个体的创业行为更多受创业意向的驱使(范巍,王重鸣,2006),创业意向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好指标,没有创业意向就没有创业行为(李海垒,张文新,宫燕明,2011)。 因此,首先需要对创业意向进行深入探讨。
以往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创业的体系建设和教育方式上, 忽略了个体自身认知因素的影响(Fayal & Boukamcha, 2015)。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Lent & Brown, 1994),个体在进行职业探索与职业决策时, 主要是依靠自身认知系统来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因此,本研究在探讨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时以自身因素为主线, 深入探讨个体创业意向。
创业价值观作为一种职业价值观, 是个体对待创业的一种价值判断,反映了个体的职业态度、职业动机和职业倾向。 Super(1970)的早期研究证实,个体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 我国学者贺丹(2006)也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与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认为,在职业选择的模式中,个体根据自身所收集到的信息,对职业做出恰当的选择。因此,考虑创业价值观这一个体认知因素对于职业意向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然而, 以往研究有关创业价值观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楚。由此提出假设一:职业价值观可以显著预测创业意向。
基于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 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是预测个体职业生涯探索的重要变量 (Ochs & Reossler, 2004; Tiwari,Bhat, & Tikoria, 2017)。 创业自我效能感,即创业者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实现创业行为的一种坚定信念, 可以驱使一个人克服启动和运作一个企业的多种障碍和挑战(Shane & Collins,2003)。有高效能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明确, 并设立更高的探索目标和任务 (Gushue, Clarke, Pantzer, &Scanlan, 2006; Wilson, Kickul, & Marlino,2017)。 叶映华(2009)发现,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起明显影响作用的是创业自我认知。 创业自我认知是个体的人格特质、 社会资源和先前知识影响创业意向的中介变量。近年来国内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孟新,胡汉辉,2015;孙杨,张向葵,2014)。 范巍、王重鸣(2004)曾对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高自我效能感的创业者往往具有高创业倾向。 金丹等(2016)也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存在显著正相关。 据此,提出假设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价值观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在解释创业自我效能差异时性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Kothari & Patra, 2016; Barnir, Watson, & Hutchins, 2011;孟新,胡汉辉,2015)。除了这些关于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外,有大量证据表明,女性大学生自身可能会存在某些职业刻板印象, 会导致其更少地去选择创业(常兆五, 2017)。刘志(2013)对 5000 多名大学生开展的创业意向现状研究同样发现, 我国大学生创业意向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男生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女生。而基于社会职业刻板印象,许多人认为女性应该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创业环境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相比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拥有更为积极的创业价值观。 结合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大学毕业生相对于男生来说就业方案较窄,常规的就业选择较多。父母对女生的角色定位会明显影响女生的职业选择, 这导致她们的创业意识较低。 鉴于性别对于创业价值观-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我们尚不清楚,因此提出假设三: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受到性别的调节。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拟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创业价值观、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并揭示性别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潜在调节作用,所构建假设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本研究的假设模型
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四所普通高校的大三、大四学生共900 名实施问卷调查,共回收885 份。其中有效问卷835 份,男生375 人,女生460 人,回收率98%,有效率93%。
2.2.1 创业意向量表
采用由李海垒、张文新、宫燕明(2011) 编制的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 共包括12 个题目,1~6 题测量创业目标意向,6~12 题测量创业执行意向。 采用7 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 得分越高代表个体的创业意向越高。前人研究表明,创业目标意向分量表和创业执行意向分量表的重测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都较好(李海垒,张文新,宫燕明,2011)。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
2.2.2 创业价值观问卷
采用邓硕宁(2007)编制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问卷。该问卷由创业价值目标、创业价值手段和创业价值评价三个维度组成。 问卷共包括54 个题目,27 个题目测量创业价值目标,16 个题目测量创业价值手段,11 个题目测量创业价值评价。采用5 点计分,1=非常反对,5=非常赞同。 其中有5 个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创业价值观越积极。 该问卷各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在 0.574 至 0.846 之间,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1。
2.2.3 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采用汤明(2009a)编制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与创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二是与创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自我效能。问卷共包括 22 个项目,分成了创新效能(第 1~6 题)、风险承担(第 7~10 题)、机会识别(第 11~14 题)、关系协调(第 15~18 题)与组织承诺(第 19~22 题)5 个分问卷。 问卷采用 5 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该问卷五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 以上,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体施测, 由经过施测培训的研究生担任主试,每个班级的主试为2~3 人。 在施测之前,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然后由被试当场填写问卷。问卷收回以后,未完成的或者不认真作答的均视为无效问卷,予以剔除。
采用SPSS19.0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通过问卷法获得, 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在施测之前,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 研究者首先采用AB 卷的形式平衡了问卷项目的顺序效应。为检验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采用Harman 单因素检验, 将问卷中的所有项目一同纳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KMO 值为0.94,Bartlett 值为 18975.36(p<0.000)。 因子未旋转的结果发现共生成13 个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解释了57.8%的变异,第一个因子解释了24.35%的方差变异,低于40%,因此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表1 给出了被试创业意向、创业价值观、创业自我效能感的表现及其性别差异状况。 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总得分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t=6.38,p<0.001),男生的总得分(M=39.21,SD=20.11) 明 显 高 于 女 生 (M =30.91,SD =16.8)。
此外, 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总得分在性别上差异也非常显著(t=5.46,p<0.001),男生总得分(M=137.95,SD=18.74) 明显高于女生 (M=130.20,SD=21.64)。
最后,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57,p>0.05)。
表1 中的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创业价值观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4,p<0.01),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之间正相关显著(r=0.54,p<0.01), 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价值观之间正相关显著(r=0.36,p<0.01)。
表1 大学生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价值观的平均数、标准差、性别差异及其相关分析
首先做职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一元线性回归,我们发现回归系数显著(β=0.41,t=12.74,95%CI[0.33,0.45],p<0.001),即创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大学生创业价值观越高,创业意向越高。
为进一步验证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之间是否发挥中介作用, 我们以创业价值观为自变量,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以创业意向为因变量,构建图2 模型。 采用SPSS 中的Process 插件 (Hayes, 2013), Bootstrap Samples 设定为5000,Bootstrap 取样方法选择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置信区间的置信度选择95%。 结果见表2。
表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从模型1 结果来看, 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R2值为 0.08,F 值为 73.68,这说明创业价值观可以解释创业自我效能感8%的变异量。显著性检验也表明模型是显著的(p<0.001)。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为 0.13 (t=8.58,95%CI[0.10,0.15],p<0.001)。
从模型2 来看,在加入创业自我效能感之后,模型 R2值为 0.34,F 值为 215.17,R2的值增大且显著(p<0.001),因此创业效能感在创业价值观与创业意向路径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 意 向 的 预 测 作 用 为 为 0.90 (t =14.89,95%CI[0.78,1.02],p<0.001),创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预测 作 用 为 0.26 (t =9.60,95%CI [0.20,0.31],p <0.001)。 下面对中介作用路径系数大小进行分析,根据PROCESS 输出结果(见表3)。 结果显示,创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大小为0.26 (95%CI[0.20,0.31],p<0.001), 间接效应大小为 0.11(95%CI[0.08,0.15]),上述两个效应均显著。
表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效应大小
鉴于前面结果显示创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我们又进一步检验了性别在创业价值观与创业意向之间、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之间可能发挥的调节作用。 以创业价值观为自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为因变量, 构建图2 模型。 对各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 采用 SPSS 中 Process 插件进行研究,Bootstrap Samples 为1000,置信区间为95%。
图2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表4 中结果显示, 该模型可以解释创业意向总变异的39.09%。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应显著(t=8.22,95%CI[0.10,0.16],p<0.001),性别在创业价值观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t=-3.23,95%CI[-0.16,-0.04],p<0.001)。 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预测效应显著(t=13.46,95%CI[0.76,1.02],p<0.001),创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的预测效应显著(t=9.12,95%CI[0.17,0.27],p<0.001),性别对对创业意向的预测效应显著 (t=-5.12,95%CI[-7.65,-3.41],p<0.001),性别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项对创业意向的预测效应显著(t=-5.41,95%CI[-0.93,-0.44],p<0.001)。 根 据 温 忠 麟 、 叶 宝 娟(2014)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层次检验流程可确定, 创业价值观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受到性别因素的调节影响。
表4 性别在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间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如表5),由表5 可以看出, 男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间接作用要大于女生。男生间接作用大小为0.16,女生间接作用大小为0.07。
表5 性别在创业价值观、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中介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大小
调节前半路径表明(见图3),创业价值观越积极,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 与男生相比,女生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促进作用减弱。
图3 性别对创业价值观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调节后半路径图表明(见图4),自我效能感越高,创业意向越高。 与男生相比,女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促进作用减弱。
图4 性别对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Lent & Brown,1994),对不同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不仅明确了创业价值观如何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而且揭示出了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在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区别性预测作用 (性别的调节作用)。上述发现对于深化培养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首先发现, 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创业意向, 还可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进行预测。在现有的创业意向研究中,学者经常通过中介效应来分析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意向影响因素中的作用机制。例如,创业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风格和创业意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靳义君,2018);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新变革、风险承担、机会识别和关系管理维度在创造性人格与创业意愿关系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唐炎钊,2018);创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人特质、 外部环境与创业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汤明,2009b)等。因此,为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行为, 我们建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他们的创业价值观或创业自我效能感。首先,对于各大高校,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及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为部分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开设相关教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赵薇, 张海景,2018),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促使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形成; 也可以通过拓宽创新科研项目奖励的受众团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开设讲座宣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与相关指导,培养学生负责、耐挫、创新、独立等良好心理品质(李成彦,李艳茜,2019),从而增强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另外,家庭因素对创业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今很多家长对创业还有一定的错误认识, 加上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其反对孩子创业,力求为孩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因此,家长应改变传统的择业就业思维,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大学生的独立性,相信子女可以根据专业、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培养子女的创业价值观; 当子女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培养子女的责任心、抗挫能力与担当精神,从而提高子女的效能感。而对于个体,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才能创新和超越自我,形成系统的创业价值观。通过课余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正确对待创业中的挫折,不断向优秀前辈学习,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迎难而上,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自己的创业效能感, 从而促进自主创业的成功进行(颜文娟,2017)。
更值得注意的是, 本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在创业价值观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在性别调节前半路径中,创业价值观越积极,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 与男生相比, 女生创业价值观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促进作用减弱。在性别调节后半路径中,自我效能感越高,创业意向越高。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创业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 Wilson(2010)研究曾发现,相同的创业生涯教育,对男女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尽相同。 创业课程能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因为女性对职业成功的期望水平往往低于男性,在学习创业课程以后,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将更显著。为此,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应侧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女生的兴趣特长、自身特点设计合适的教育内容,实施性别差异的创业生涯教育 (李成彦, 李艳茜,2019),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鼓励更多女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男女共同协作创业;提供适合女生自主创业的教育指导和实习机会, 平时多开展相关创业活动, 减少女生创业的刻板印象和对创业的畏缩心理。
本研究上述发现拓展了创业意向的研究领域,从影响个体创业意向的认知因素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大学生创业价值观、 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并为高校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 鼓励大学生创业即增加就业机会, 为就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为此, 高校应对不同性别学生实施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鼓励男生、女生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特点的创业机会,培养大学生面对创业行为的乐观心态,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增强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系统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增加创业实践教育和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大学生面对就业挑战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素质,大胆创业,为我国就业市场增添新的就业活力。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男生的创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 但创业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别差异。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性别分别调节创业价值观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