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妍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图形想象能力,由此培养学生对抽象性概念知识的解读能力,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把控,当前“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方兴未艾,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具象化数学知识的抽象特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转化,具有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价值;教学策略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学习难度有了明显提升,可视作学生进行正规数学教育的起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教师要确保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与化繁为简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价值分析
首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与传统初中数学课堂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以往教师在讲授一些抽象化的概念知识时往往采用板书或画图方式,虽具有一定的启发效果,但较费时费力。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后,在进行此类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采用微课视频或PPT等多媒体技术解读知识点,省时省力,有利于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配置。文字、图片、视频三者相结合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加深知识记忆点。
其次,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了更加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平台,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以上所述能力可提供巨大的帮助。
最后,信息技术手段还可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反映学生成绩的变化幅度。例如,教师可利用线上作业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线提交答案,系统自动对答案进行批改打分,大大节省了教师线下批改作业的时间。此外,在线作业系统还能统计学生完成率较低的题目,教师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易错题在课上重点给学生讲解解题方法,并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点。
二、全面优化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在信息技术指导下进行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让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预习对当堂知识点有了大致的理解与思考,课堂中能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预习时就能掌握大概知识点,在课上则对预习时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本节知识体系。显然,仅依据教材预习难以全面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教师可在备课时将即将讲授的章节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活动。例如,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课前预习中,笔者将本课主要内容与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为学生点明预习方向。同时,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也不再受时空限制,笔者一般将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论是午休还是课间,学生都能点开视频开始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轻松开放的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已初具难度,为在教学过程中簡化知识难度并激发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探究积极性,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其创设更加开放轻松的教学氛围。现今的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的接触较多,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也较高,多媒体技术集音、形、影于一体,恰好与初中生的性格偏好相契合。以笔者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讲授“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点时,由于该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欠佳,教材又无法全面体现几何图形的外观特点,笔者便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以视频形式将不同的几何图形动态化,使学生脑海中对各类几何图形产生具体的印象,久而久之,对于一些复合几何图形,学生也能发挥空间想象力,在脑中进行动态化演示其形成过程。此外,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中,并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有利于强化学习效果。
3.将信息技术导入课后复习环节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是数学学习的要点,否则很容易遗忘当堂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在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制作一期讲解该章节中重难点部分的微课视频,并针对此类重难点拟订课后习题,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疑难部分也能再次观看视频重新理解相关知识点,找到解题思路,以此有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点,之后遇到类似题型,也能快速整理思路,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教师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各个学生的成绩变化幅度,针对一些成绩起伏较大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为其扫除学习障碍。此外,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行分层布置作业,首先使用电子试卷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在综合学生日常课堂表现与性格特征划分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难度的课后习题,使其获得相应的知识巩固,根据自身能力调整学习进度。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需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能使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具象化,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巧妙结合,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轻松实现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芸山.浅析如何构建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J].中学数学,2021(8):94-95.
[2]李欣妍.动手操作 教学“活”的数学概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