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的故乡

2021-09-08 19:13郑方东
浙江林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科普

郑方东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州市泰顺县西北部,总面积超1.88万公顷,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距离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鸟类黄腹角雉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乌岩岭是国内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也是中国黄腹角雉的唯一保种基地、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和理想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

烏岩岭地处属洞宫山脉南段,因箬岭坑岩石乌黑而得名,自古便有“百丈林”“万里林”之称。这里山峦起伏,群峰耸拔挺秀,主峰白云尖海拔1611.3米,是温州第一高峰,也是浙江第三大水系飞云江的源头。天气晴朗之时登临峰巅,浙闽两省四县风光一览无遗。

乌岩岭地处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被丰厚,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2.8%,保存有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素有“天然氧吧”之美称。乌岩岭还被誉为“生物王国”,这里有种子植物1863种、蕨类植物287种、苔藓植物358种、真菌212种;已查明有脊椎动物342种,以鸟类为主,还有昆虫2133种。2007年5月,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它是世界上最名贵的蝴蝶之一,被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定为R级。

泰顺县被誉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目前乌岩岭内有500余只黄腹角雉,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400米高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珍禽,是国际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世纪80年代以前,黄腹角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原杭州大学教授诸葛阳带领学生到乌岩岭开展生态学课题调研,在乌岩岭发现了黄腹角雉的踪影,立即向北京师范大学雉类研究专家郑光美院士进行了汇报。1983年夏,郑光美选定乌岩岭保护区作为研究基地,对黄腹角雉进行深入研究。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黄腹角雉雄鸟和雌鸟的照片,找到了鸟巢和鸟蛋,并于1986年在泰国清迈首次将研究成果向全世界展示,引起了轰动。

乌岩岭是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被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大学等多所院校列为教学科研基地。保护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在普及生物科普知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保护区已建成全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主题馆,依托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区的工作成效。此外,保护区先后制作科普知识宣传牌200多块、宣传展板40多块、馆藏生物标本2000余份,以及宣传册、折页等科普宣传资料若干,不断扩大宣传的广度。每年利用“爱鸟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开展较大规模的科普活动,并举办“科普讲座进校园”“科普宣传进社区”“学生夏令营”“大篷车课堂,科考乌岩岭”“学生课外研学活动”等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近年来,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管理集体”“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2016年,乌岩岭保护区被中国动物学会评为“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2021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中国动物学会濒危动物保育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科普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