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熙
【摘要】在泛娱乐化、过度商业化的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准确传达大众的声音,特别是对弱者的关注,体现着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河南日报》(农村版)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理念,记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和农民交朋友,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讲好他们的精彩故事,全媒体的报道方式增强了贴近性和亲和力,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人民至上;农民主角;转作风;贴近性;亲和力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个体的命运故事都是这个时代的有力注脚,都是这个时代澎湃向前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张面向基层的党报,近年来,《河南日报》(农村版)转变工作作风,记者用心用情走基层,不断磨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提升了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
一、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是践行习近平“人民至上”新闻思想的必然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习近平关于新闻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就是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满怀深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分报道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
端正工作态度,提高业务素质,是党报对每一个编辑记者的基本要求,是“人民至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播多元化,碎片化消息蜂拥而至,“个例”被无限放大,甚至出现了“有图无真相”的怪现象,与传统文化相左的“冷暴力”“隐色情”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主流声音。尽管有鉴别能力的人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但分辨能力较弱的人长时间浸淫其中势必会使其三观扭曲,对个体、家庭乃至民族国家都有不良影响。
在这种“乱云飞渡”时期,党报编辑记者必须用习近平“人民至上”的新闻思想武装自己,让人民发声,把噪声压下去,把真相拎出来。
作为一张宣传“三农”的报纸,多报道、报道好农民是报纸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端正报道思想的具体体现。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柿柿如意合作社300多名社员“合作社里喜算账”;舞钢农民陈向得家庭交通工具“加速度”升级,从买不起自行车到汽车开进家;……翻开《河南日报》(农村版),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农民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脱贫后的自豪,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成为报纸关注的重点。农民通讯员乔承祖在写给《河南日报》(农村版)编辑部的信中说,“编辑记者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车间,串地头,訪群众,用心用情,讲出了接党心、连民心的好故事”。
二、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记者就要走入基层火热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农民交朋友
蹲下去才能捞上来,作为“三农”媒体,“走转改”就是一种工作常态。
没有深入的采访,不主动和群众交朋友,就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就是空谈。“脚底板下出新闻”,这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总结,说的是新闻靠“七分采,三分写”。基层永远是好新闻的源头活水。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可真要下基层,忍受酷暑严寒,饱经风吹日晒,心理上并不是人人都愿意。
《河南日报》(农村版)年轻记者多,他们大多家在城市,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因为常年在外读书工作,心目中的农村与现实中的农村早已是大相径庭。为此,编辑部要求年轻记者一入职就必须补上“三农”这一课,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记者,要求记者每年都要到农村蹲点。凡是到基层采访的稿子,编辑部在工作量核定时上浮一个等级,每月好新闻评选向走基层的稿子倾斜。
除日常报道外,编辑部每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记者集中蹲点采访。2017年,开展“脱贫攻坚记者蹲点”活动;2018年聚焦乡村振兴,开展“走转改——记者蹲点”活动;2019年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蹲点活动;2020年“倾听河南脱贫故事,百名记者进百村”活动。活动中,记者进村入户,吃住在村,采写了大量带露珠、接地气、冒热气、鼓士气的乡村一线新闻,如《红彤彤的冀屯》《脱贫了,说啥都不能拐回去》《任小花家建新房》等稿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下中原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体现了河南“三农”在推动中原更加出彩中的贡献。可以说,每一次活动都极大地锻炼了队伍,都是一次国情村情民情的生动教育。
俯下身子才能闻到泥土芬芳,带着感情才能捞到新闻活鱼,追根溯源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下基层,走转改,不是麻木不仁、蜻蜓点水地走一圈,而是用心用情。进村、入户、走心,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员,去倾听他们的呼声,表达他们的诉求,传扬他们的事迹。走进他们,你才会被感染、被感动,才能写出真正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的好报道。比如,《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基层贷款十分困难,编辑部遂推出了“农民贷款难”系列报道。《巩义种粮大户王团玲:想发展,但贷款太难!》《上蔡县獭兔养殖协会会长陈华:想搞深加工资金成了“拦路虎”》《濮阳县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申请银行贷款门槛高迈入难》……九篇连续报道引起了河南省有关领导的关注,要求以省政府的名义召开全省涉农金融部门座谈会,并特邀农村版记者参加。此次新闻帮扶,全省各级政府共为农民解决贷款2亿元。这也更加坚定了报纸服务农民的信心。
走基层,也让记者与农民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记者把农民当亲戚,农民就把记者当亲人。
《河南日报》(农村版)驻平顶山记者丁需学常年在农村采访,在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分享了自己下基层的感受,说起与农民的感情眼眶湿润:“一次,我到叶县辛店镇某村采访,车正开着,突然排气管脱落,无法行驶。一过路的村民认出了我,他停下车,钻到我的车下帮我修,看一时修不好,他就让我先开他的车走。看我有几分不相信,他说,你几年前到俺村采访过,大家对你评价很高,你放心去吧。采访完毕,我去取车时,掏钱给那个村民和修理铺老板,他们死活不要。还有一次,我到鲁山县张良镇老庄村山坡上采访桃农卖桃难,车掉进地垄沟里,底盘挨地,无法前行后退,几个农民见状,二话不说将我的车抬了出来。”在与农民的深度接触中,他们的淳朴善良,他们的勤奋乐观,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那么的真实,从一棵棵新鲜出土的作物中,在一捧捧鲜嫩的蔬菜里,找寻农民脸上的笑意,体味他们生活的甘甜,也不断净化着记者们的心灵,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他们对事物的判断。
三、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就要不断提升报道水平,讲好他们的精彩故事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奋斗者。要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要放到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去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高光点”,讲精彩故事、辨是非曲直、启思想之窗、导振兴之向。
获得河南省好新闻二等奖的《八个90后的种田实践》,讲述了八个90后青年种地的故事。记者在商水县魏集镇天华农业合作社采访,发现那里有八个大学生,“毕业后,我们不想到大城市里送快递、卖种子,正好刘记森招呼我们来种地”。八个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六人的专业相关农业与农机。除了负责合作社流转的2000亩土地外,八个大学生还托管了周边农民的一万亩土地。他们分批参加了农业部的新型农民培训,七个人获得了无人机操控上岗证。他们到内蒙古耕地,慨叹内蒙古的地块好大,半个小时一调头,“拖拉机GPS定位、智能加油,听着音乐耕地,爽!”他们说,“未来农民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现在到了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种地的时候了,我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信心当好领头羊。”可以说,在这八个90后身上,读者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有力地回答了现在社会上“土地谁来种”的疑惑,报道刊发后,不少读者给编辑部提供类似线索。
好的故事离不开记者的观察。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在变化中找到新闻,而有观察力的前提是“学习”,学习能使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政策导向吃透把准,讲故事更有高度。
《一顿饭,两块钱》讲述的是沁阳市西沁阳村开办老年大食堂的故事。记者在该村采访其他报道,看到老人中午都到村里开办的老年大食堂用餐。原来,西沁阳村“离焦作近,年轻人多是早出晚归去打工,这样一来,家里老人的午餐就出现了问题。中午不回家吧,担心爹妈吃不好饭,中午回家吧,耽误时间还累”。在广泛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后,村里建起了这个大食堂,周一到周五专门为老人供应午餐。联想到现在的农村养老问题,记者深入采访,报道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老年大食堂,让老年人又过上了新时代的集体生活,老人不孤单了,子女也不操心了。正如该村党支部书记孟祥所说:“没准我们这种做法是未来农村养老的一条路。”可以说,故事精彩不精彩,不但要看记者脚上的泥土沾了多少,更要看记者的眼力是否独到,脑力是否强大活泛。近几年来,《河南日报》(农村版)获得的河南好新闻奖绝大多数都是走基层走出来的。
“脱贫攻坚不但要做得好,还要讲得好”。贫困农民是脱贫攻坚的主体,为此,《河南日报》(农村版)专门开设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專栏,大量刊登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故事。南召县残疾青年连荣根“货郎担甩掉穷帽子”,南乐县罗庄村罗艳超“猪窝里蹚出脱贫路”,封丘县祝店村杨广玲“事不成”变成“事事成”……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以自己拼搏奋斗的故事感动了读者,成为农民街谈巷议的美谈。唐河县王庄村的王万才,平时酷爱舞文弄墨、斟诗酌词。但由于儿子先天脑瘫,妻子体弱多病,生活困顿、致富无门的王万才终日借酒消愁。2016年,王万才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在各项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开始放下酒瓶拿起锄头,流转土地种植西瓜和红薯,2017年1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脱贫后的王万才被评为县里劳模,还当上了县人大代表。有感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王万才写下了12万多字的脱贫日记,详细记录了他从最初的甘于贫穷、不思进取到后来执着奋进、顺利脱贫的心路历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唐河千帆过》,王万才也成为河南省脱贫户出书第一人。对于王万才这个典型,《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不间断跟踪,4次报道。
有好的事实,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说俗点就是“说人话”。农民的语言朴实、清新,都是大白话、大实话、家常话,但却有味、耐品。《上梭椤沟孕育出“风光经济”》一文中介绍王粉玲“靠手脱贫”,文章写道:上梭椤沟“一号农家乐”的老板叫王粉玲,58岁了,中午正忙着招呼客人吃手擀面。“以前日子难,没钱买挂面、方便面,掏力用手擀面,图的是省钱!”王粉玲说:“我也没想到,这家里娘们儿都会干的,当下都成‘手艺了,来村里的外地人谁都稀罕这碗手擀面,原来图省钱的手艺现在能换钱了!”语言质朴却饱含哲理。
四、让农民成为报道的主角,就要用新媒体形式多角度展示农民多彩的正面形象
当前,新闻舆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短视频用户规模超8.5亿,其中每5个短视频用户中就有1个农民。[1]手机已经成为农民的新“农具”。不同的农民个体用各自独有的方式在短视频中表达着自己对经济生活、文化传播、日常生活的看法,呈现出一派热闹、多元的乡村图景。[2]毋庸讳言,个别土味视频内容不雅、格调不高,有的过度炒作、污言秽语,为了迎合网络受众,耍怪搞丑,使农民正直、善良的形象大打折扣。加之现在网络上未成年人群体增多,由于辨别能力不够,一些负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到他们。
面对新的传播环境,《河南日报》(农村版)积极强化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覆盖到移动端。报社要求记者到农村采访时,在文字成稿的同时要有短视频配合,并计入绩效考核。回乡创业的新农人、致富能手、文化达人、新乡贤……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登上《河南日报》(农村版)官方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用更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上蔡县脱贫户刘琴丈夫去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她养过猪、喂过羊,还到扶贫车间当临时工,在脱贫路上不放弃不服输,不但还清了债务,还光荣脱贫。她乐观、阳光的性格打动了无数网友,纷纷称赞她为“坚强的女人”。
五、结语
在价值多元、传播环境复杂的当下,不管传播形式、传播途径发生怎样的改变,但内容依旧为王。主流媒体要履行好职责使命,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理念,深入基层,用心用情去感知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锤炼好“十八般武艺”,唯有此,才能在媒体深度融合这场大考中获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0.
[2]杨彪,郭昊天.农民的“出场”:短视频中的乡村振兴图景与话语表达[J].新闻爱好者,2021(2):64-66.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