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性胆囊炎的症状和治疗

2021-09-08 02:02刘建平
健康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汁胆囊

刘建平

结石性胆囊炎指的是由于胆囊结石导致的胆囊炎症反应,主要分为两种,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极高的发生率,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显示每4位良性胆囊疾病患者中,就有3位患者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多发生于女性,年龄低于50岁女性,其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年龄超过50岁以后患病率依旧高于男性,是男性的1.5倍。结石性胆囊炎若急性起病,患者会出现剧烈的上腹痛症状,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患者病发后立即就医。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虽然临床症状比较轻,但是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

1.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炎症发生初期,可能是因为胆囊结石对受压部位黏膜造成了直接的损伤,从而引发了炎症的发生,后期随着胆汁的瘀滞,导致出现细菌感染。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囊梗阻使得患者的胆汁无法顺利排出,随着胆汁的不断淤积,胆汁的浓度会不断升高,而高浓度的胆汁含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会损伤胆囊黏膜。

致病菌主要是通过肠道逆行到胆囊的,加上胆汁瘀滞给病菌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细菌感染迅速,患者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病。

1.2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胆囊结石,患者体内的胆囊结石会造成胆囊反复性梗阻,同时会间断性的损伤胆囊黏膜,使得囊壁反复发炎。

虽然正常情况下,胆汁是没有细菌的,但是胆囊或者胆管在发生结石嵌顿和梗阻的时候,存在引发肠源性细菌感染的风险,肠道的细菌会经过胆管最终到达胆囊,也可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等途径到达患者的胆囊,从而引发炎症。

其他导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原因还包括有:低纤维、高能量的饮食,使得人体胆汁的胆固醇含量上升,患者极易因此形成胆囊或者胆管结石。避孕药、头孢曲松等药物,若长期服用可导致患者形成胆囊结石,与此同时快速减重也可能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2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

2.1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多在夜间发病,起初是上腹部肿胀不适,但随后会逐渐发展为阵发性的绞痛。当疼痛剧烈时,疼痛部位可能会放射到患者的右肩部、肩胛部和背部。若病发后病情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疼痛会持续和阵发性的加重。

急性胆囊性结石患者病发后常伴有恶心、便秘、呕吐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比如皮肤或者眼睛巩膜黄染等。

2.2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通常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伴有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具体表现为嗳气、恶心和腹胀等,在患者进食油腻的食物或者吃得过饱以后,腹部可能会出现不适或者胀痛,且胀痛的程度不同,可能会牵连到患者的右肩背部。极少数患者病发后,会出现高热、畏寒以及黄疸症状,同时可能还伴有呕吐等症状。

3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发后需要立即就医,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发后,若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胆囊可能会纤维化,并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引发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完全丧失胆囊功能。因此,当我们出现持续性和反复性的上腹疼痛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3.1 急性期治疗

当患者病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后,若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可以给予其抗感染、解痉止痛、营养支持等治疗,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先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若病情十分危急且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或者已经明确患者合并有化脓性胆囊炎或者坏疽穿孔性胆囊炎时,需要考虑给予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的适应证有:(1)患者病发时间在48~72小时这个范围以内。(2)患者接受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甚至病情有继续恶化的趋势。(3)患者因为胆囊穿孔并发有弥漫性腹膜炎,或者患者合并有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或者患者合并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

3.2 一般治疗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后,若存在以下情况,则需要由外科医生进行会诊,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具体包括:1.胆囊结石经过各项指标检查,确定存在逐年增大和增多的情况,或者患者的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2.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患者的胆囊壁出现了陶瓷样的改变。4.患者的胆囊壁在逐渐增厚,已经达到了4 mm,甚至超过了这个厚度。5.胆囊壁有局部增厚或者不规则的情况,怀疑可能有胆囊癌的患者。

对于没有症状且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手术的选择上需要十分慎重。对于手术不耐受的患者,建议选择非手术治疗。同时限制油腻食物的摄入,并给予患者消炎和利胆的药物。

4结石性胆囊炎的预防

4.1 注意饮食健康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膳食,少吃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少摄入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减少胃肠道和胆囊的负担,以免诱发胆囊炎。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不要吃得过饱,尤其是早餐,每天都要坚持吃。若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胆汁浓度增加,使得细菌更加容易繁殖,容易增加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

4.2 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注意减重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增加胆结石的发生风险。每周减重目标控制在0.5 kg~1.0 kg这个范围,将体重保持在健康的范围。

4.3 少坐、加强锻炼

当身体处于蜷曲體位时,腹腔中的压力就会增加,胃肠蠕动会因此受到影响,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会影响胆汁的排泄,尤其是饭后久坐,会对胆汁酸的重吸收造成影响,使得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比例失衡,增加结石风险。

选择合适的运动的方式,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降低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生风险。

4.4 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确诊后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及早控制病情。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汁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