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晨
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管理的国家出资企业的产权及其分布状况进行登记管理的行为。
国家出资企业、国家出资企业(不含国有参股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境内外各级企业及其投资参股企业、国家出资企业所属事业单位。
(1)因投资、分立、合并而新设企业的。
(2)因收购、投资入股而首次取得企业股权的。
(3)其他应当办理占有产权登记的情形。
(1)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称、持股比例改变的。
(2)企业注册资本改变的。
(3)企业名称改变的。
(4)企业组织形式改变的。
(5)企业注册地改变的。
(6)企业主营业务改变的。
(7)其他应当办理变动产权登记的情形。
(1)因解散、破产进行清算,并注销企业法人资格的。
(2)因产权转让、减资、股权出资、出资人性质改变等导致企业出资人中不再存续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的。
(3)其他应当办理注销产权登记的情形。
首先,做好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实施产权管理的前提和基本手段。要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需要熟悉企业国有资产状况。这样才能了解企业国有资产存量的分布、价值总量及其增减变化情况,正确行使国家赋予产权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做好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新时期企业国家资本与资产统一管理的基础和突破。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核心是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最后,做好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提高经营效益的前提条件。产权登记不仅是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法律行为,同时也是将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依法授予企业经营的法律行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有利于资本运作和产权流动。它既保证了国家的所有权,又为企业落实法人财产提供了管理形式,是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的前提。
产权登记可以对经济行为的决策流程,产权变动的交易过程、审计情况、评估情况,公司章程和公司营业执照等工商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将公司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同时可以合规性地考量和评价,并保留历史依据。
在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统一组织下,上市公司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对所属公司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现有产权情况进行了集中登记。本次登记企业总计100家。具体分类如下:
公司类别 公司数量货代公司 46单船公司 19码头公司 17支线船公司 5物流公司 4仓储公司 2船舶辅助公司 2平台公司 2单证公司 1公司本部 1项目公司 1总计 100
2016年末,产权存量登记分类如下:
公司类别 公司数量单船公司 33集装箱租赁及管理公司 22长期股权投资 9平台公司 8造箱及管理公司 5融资租赁公司 3保险经济公司 2货代公司 2船舶管理公司 1公司本部 1供应链管理公司 1商业保理公司 1总计 88
2021年6月末,产权存量登记分类如下:
公司类别 公司数量单船公司 101长期股权投资 16集装箱租赁及管理公司 12投资平台公司 7融资租赁公司 6造箱及管理公司 5船舶平台公司 4保险经纪公司 2公司本部 1商业保理公司 1总计 155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龙头集装箱运输企业,为船舶提供集装箱揽货保障,成立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深圳、海南为中心的区域揽货公司,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张周边城市货代公司,逐渐做大做强代理业务。
2007年,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从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手中收购了八大口岸公司的少数股权,收购完成后全资持有八大口岸公司,准备A股上市。2007年12月,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A股上市。
随着中海集运A股的上市,公司资金充沛,2008年,中海集运收购中海集团持有的中海码头股权项目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随着集团码头资产的注入,中海集运在集装箱运输的业务上加强配套产业联动,扩张了合并口径的资产规模。
2012年成立中国海运(非洲)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中国海运(南美)控股有限公司,中海集运向海外进行扩张,逐步建立自有的海外代理网络。
2010年成立中海之星航运有限公司等8家单船公司,2013年成立中海渤海航运有限公司等8家单船公司,2014年成立中海环球航运有限公司等5家单船公司,作为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营主体,随着船队规模的扩张,船舶箱量增长显著,集装箱运输航线和班次得到优化,使得中海集运能够参与到全球集装箱班轮运输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管理难度也有所增加。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后,相关码头决策项目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法人管理链条较长,决策的及时性受到制约,且原本船公司的管理人员对于码头业务的专业性不足,使得决策效率不及原先集团直管,且中海集运还要专注于主业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务,需要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激烈的班轮运输的竞争之中。中海集运于2016年出售了码头业务的相关股权,集中资源专营集装箱运输业务。
2016年,原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整合,在保留原来两个集团总公司的基础上,新设立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并将原来两个集团无偿划转至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剥离所属货代公司,买入原中海集团下属相关租赁、投资、造箱公司,买入中远集团下属租箱公司佛罗伦。自此,中海集运所属主要资产为存量集装箱船舶资产、存量集装箱和新增集装箱资产、相关股权投资权益资产。中海集运不再作为集装箱运输的经营主体,从集装箱船舶班轮公司转型为持有集装箱船舶、集装箱、股权等多元资产的平台型上市公司。
2016年11月18日,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金融服务实体,发展创造价值”为价值导向,以存量基础资产为依托开展造箱、租箱、船舶经营租赁、船舶融资租赁、多元融资租赁、股权投资、保理、保险经济等相关业务。
从产权登记的角度纵观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其从一个依托货代公司揽货为主的集装箱船舶班轮公司逐渐扩大至涵盖码头公司的全产业链公司,之后又剥离码头业务,通过单船公司的形式扩张集装箱班轮船队规模,扩张海外代理网络,随着集团合并又转型成为资产持有的类金融平台公司。
需要进一步发挥集装箱物流产业链优势,探索基于集装箱的金融科技,打通货流、资金流、信息流,提供物流、融资、风险管理等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提高客户便利,增强产业链黏性,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市场化机制、专业化优势、国际化视野,打造卓越产业金融运营商。以产融结合为抓手发展产业金融,发挥金融对主业的赋能作用,同时加强对外服务能力以实现价值创造。
各法人主体进行联动,创造上下游联动优势。
集装箱制造板块与集团内集装箱运输公司的协同、集装箱租箱板块与集团内集装箱运输公司的协同、集装箱造箱板块与集装箱租箱板块的协同,加强上下游产业联动,优化资源配置。
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数据集成、加强网络安全,以科技与数字化转型带动各板块发展。强化科技投入和数字化投入,以市场、客户和业务为中心,以智能制造、智慧集装箱、智慧信息系统为抓手,加强科技研发和数字化投资,增加研发创新投资强度。
加强对船舶资产证券化研究,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稳步有序推进落实,提升融资能力,以实业促进金融发展,以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