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术后恐动症的影响

2021-09-08 04:02郑彩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7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康复

郑彩云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骨科 223300

腰椎间盘切除术可有效缓解椎间盘压迫导致的腰腿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是治疗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方法。术后康复锻炼可促进术后康复、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手术效果与预后的重要因素。恐动症[1]指个体因疼痛或害怕活动对身体造成伤害或再次损伤而对运动或锻炼活动产生逃避的一种过度的、非理性的恐惧心理现象。腰椎间盘手术患者恐动症发生率约70%,导致患者夸大疼痛,将疼痛感觉灾难化,抵触、逃避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增加术后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2]。我院2019年起对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降低其活动恐惧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41例腰椎间盘术后存在恐动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0.7±12.9)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6.9±0.6)个月,初中以上文化31例,初中以下文化10例。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腰椎间盘术后存在恐动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9.8±11.3)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5.8±0.7)个月,初中以上文化32例,初中以下文化9例。纳入标准:经过CT、MRI确诊腰椎间盘突出,存在手术治疗指征,意识、交流能力正常,手术方式均为传统腰椎间盘切除术。排除合并腰椎结核、恶性肿瘤等脊柱疾病以及心、脑、肺等疾病不宜纳入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椎间盘术后常规护理,如口头健康宣教、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直腿抬高、飞燕、五点支撑、蹬脚、伸展、转腰、行走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认知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腰椎间盘手术与恐动症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使患者知晓术后康复锻炼的必要性;术后对患者恐动症状进行评估,纠正患者对锻炼导致疼痛的灾难化认知,知晓术式康复锻炼不但不会引起身体二次损伤,还可以降低术后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缓解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1.2.2 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患者疼痛阈值,避免患者夸大疼痛,缓解对活动引起疼痛的心理恐惧,增强康复锻炼的信念。

1.2.3 疼痛干预:进行疼痛教育,纠正镇痛剂对身体不好的错误认知;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依据患者疼痛程度予以相应干预措施,如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使用骨骼肌松弛剂缓解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使用神经修复剂缓解神经根性疼痛,疼痛较轻的通过听音乐、聊天等转移对疼痛的关注。

1.2.4 康复指导:利用视频、宣传册、现场显示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与放松训练。功能锻炼:术后当日进行踝泵与直腿抬高训练,第2日进行膝关节与髋关节屈伸锻炼,1周后进行腰背肌训练以增加肌力与脊柱稳定性。放松训练:指导患者依次从上肢、头颈、躯干至下肢有规律的收缩与放松肌肉,感受肌肉的收缩与放松。

1.2.5 延续护理: 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对患者进行回访,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解答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上门回访、患者复诊时间了解患者恐动情况与康复锻炼效果,对康复锻炼效果差的患者分析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恐动症程度与康复效果的差异。恐动症采用恐动症评分量表(TEK)评估,Cronbach’s 系数为0.791,含17个条目,每条目1~4级评分,>37分存在恐动症症状,分值越高恐动症症状越重[3];康复效果采用下腰功能评定表(JOA)评估,其Cronbach’s系数为0.845,含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膀胱功能4项目,分值-6~29分,分值越高康复效果越好[4]。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恐动症比较 干预前两组TEK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TEK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TEK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JO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腰腿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其疼痛机制包括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受压神经根的炎性刺激、椎间盘细胞的凋亡、椎间盘自身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等,其中神经根机械压迫为主要机制[5]。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张力增高、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缺血、炎性水肿、代谢异常、炎性反应与粘连导致疼痛;机械压迫影响流入轴突内的神经递质代谢,造成轴突分离、内膜离子间失衡、轴浆流动损害、神经组织纤维化、髓鞘再生,最终损伤神经结构与功能,因此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可以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症状[6]。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恐动症与手术效果、术后康复密切相关,其发生与以下因素相关[7-8]:(1)疼痛:疾病导致的疼痛与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是患者术后恐惧症最重要原因,疼痛程度越重,患者越畏惧、抵触、逃避活动,越易产生恐动症。(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低的患者认知程度较低,面对疼痛等刺激时,因缺乏正确认知而采取逃避等消极应对策略,加重恐动症;自我效能高的患者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缓解疼痛,降低恐动症程度。(3)心理状态:恐惧、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导致患者夸大疼痛程度,担心锻炼对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产生恐动症。(4)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病程越长、症状越重,心理体验越差,越易在心理上回避运动,术后担心后的加剧疼痛,加重恐动症症状。(5)教育程度: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能够主动寻求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知晓术后疼痛的原因与康复锻炼的必要性,治疗依从性好,恐动症程度低。

恐动症降低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影响术后恢复,如何降低腰椎间盘术后患者恐动症症状已引起临床关注[9]。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康复指导、延续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TEK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上述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恐动症症状,提高康复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恐动症症状,主要在于:(1)认知干预可以纠正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镇痛药物等错误认知,意识到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避免因害怕疼痛而回避锻炼;(2)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其负面情绪,避免患者夸大疼痛与内心排斥活动;(3)疼痛是恐动症最主要的原因,疼痛干预可以缓解疼痛症状,避免因剧烈疼痛导致的恐动;(4)康复锻炼可以缓解肌肉疼痛症状,康复锻炼效果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进行康复锻炼;(5)延续护理减少患者因缺乏督促与指导导致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腰椎间盘术后患者恐动症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对于保证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半躺姿势最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