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璞
摘 要:素质教育为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高效课堂不仅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快速提升学生成绩。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新型教学手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设计内蕴丰富的教学活动,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这门自然学科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运用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展开教学,这虽然能带领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但无法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还会出现“前面学,后面忘”的情况,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走入课堂,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重点,领略化学独特的魅力[1]。
比如,教师讲解“化学反应限度”时,可提出问题:“在17世纪,钢铁是英國产业的命脉,人们常把三氧化二铁和一氧化碳混合在高炉中进行高温反应,从而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焦炭反应可产生一氧化碳,但炼铁需要碳的数量比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出的数量多,科学家尽力增加高炉高度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知道原因吗?”学生已完成预习任务,很快得出发生了可逆反应这一结论。教师可以继续询问学生:“可逆反应是什么?”并在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后告知学生可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正、反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随后讲解可逆反应及其具体特征。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极佳,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提高其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分为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交流和探讨这几个步骤。课堂充满着生命力,而其活力的根源是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度、探索问题时的发现与创造以及交流时对不同观点的争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带领学生展开学习,帮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其探究意识[2]。
比如,教师讲解完“可逆反应”定义后,可以要求学生按组讨论可逆反应的具体特征。学生依据教材内容积极讨论,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可逆反应是可逆的,无法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若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可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学生会对可逆反应如何达到平衡感到疑惑,教师可适时引入化学平衡和反应限度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可以帮助其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化学问题,继而提高探究能力。
三、合理优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合作探讨问题或实验,以此活跃课堂,并帮助学生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增加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其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沟通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氨气”时,可以要求学生明确氨气化学式后分组探讨其性质。有的学生从化学键理论入手,有的学生从元素周期规律入手,在共同探讨中快速得出氨气的性质。随后,教师为学生分发预备好的氨气,让学生感受其气味和形态。有的学生反映其气味与化肥碳素氢铵相近,将碳铵分解为NH3;有的则根据化学式推测其可运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还有的小组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规律推测出其性能稳定。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效果极佳,“问题—实验—讨论”的循环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理解探究实质。比如,设计实验“判断草酸与碳酸的酸性大小”时,实验材料有酚酞溶液、草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钙溶液、草酸溶液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筛选实验仪器、确认实验步骤、收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检验结论。学生将草酸溶液滴加在含有NaHC2O4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将草酸溶液滴入含有碳酸钙的试管中,发觉气泡产生后逐渐消失。用pH试纸测NaHC2O4的具体pH数值,pH<7;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草酸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量为草酸的2倍……学生能通过组内探讨确定最佳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创新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高中化学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还可以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为国家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快速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继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付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3):361.
[2]周世香,王刚.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山海经,2015(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