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芸
摘要: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音色时而朦胧迷人,时而清脆活泼。长笛曲目题材广泛,有用来描绘大自然景象,如小鸟、日出、流水以及回声等,也有描述爱情、心情、神话的,还有表现民族音乐风格或是特别音效的作品等等。长笛在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笔下展现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本文将以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例,浅要论述长笛演奏在不同时期作品中音色的变化。
关键词:长笛演奏 音色 口型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60-03
长笛(flute),流传已经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能够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在竖笛上开口的粘土制笛管,长笛在经过不断创新和改造后直到1847年,由德国长笛演奏家、发明者波姆(1794-1881)制作出“波姆式长笛”,这便是我们现在最为常见的长笛。长笛的音色具有典雅高贵的气质,各音区音质色彩斑斓,它作为演奏者和听众沟通的桥梁,是演奏中表达乐曲内容的重要技能之一。当我们听到一些优秀的演奏家演奏的作品时,总会被他们动听的笛音和华美多变的表现力倾倒,好的音色将为听众带来更为极致的听觉感受。本文将以不同时期的作品为例,以笔者自身演奏时的经验为依据,通过对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特点的分析,例举不同时期的长笛作品,浅要论述长笛演奏在不同时期作品中音色的变化。
一、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特点
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的巴洛克时期音乐是一种宏大、热情而充满活力的音乐。这个时期的音乐旋律是精致、跳跃和连续的,节奏强烈,短促且有节奏性,主要以复调手法为主,严格的构思和饱含内涵的情感,经常表现出持久而坚定的信念,且常以灿烂的高潮结束。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是在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产生的,浪漫主义音乐热衷于自然状态,完全脱离人为的自然装饰,充满着梦想与激情,作曲家比过去更为自由的建立音乐的形式,根据感情的需要来处理音乐。变化音和附加音、大量没有准备和不予解决的和弦,旋律上注重“抒情的动力”和“歌唱的旋律”,不均衡的乐句长度、变幻无穷的节奏等都充分展现了技术与感情并重的一个新的音乐时代。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印象主义时期音乐是由法国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开创的一种音乐风格。音乐的线条结構相对宽松和自由,音乐段落边界相对模糊,音乐中缺少矛盾冲突的戏剧性动力。节奏上常使用复节拍与复节奏,简短的音乐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及丰富多变的织体,往往具有一种朦胧、静谧、梦幻的氛围,常用来描绘自然风光、生活风俗和神话意境等。
20世纪初,巨大而频繁的社会变革使人们处于一种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潮流中,现代音乐在许多方面都有其新的技术与风格。作曲家将音乐的节奏从传统和常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节奏、和声配器,再到音乐旋律都有了大胆的尝试与解读。音乐的多样性是现代主义时期音乐最大的特征。
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形成了音乐艺术的里程碑,并成为音乐表演艺术和技术辉煌发展的典范。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及演奏方法。当我们在演奏这些作品时,如果仅仅只用一种音色和演奏方法是无法完整的诠释作品内容的。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和声、曲式上的差异和多样性进行仔细分析,另外,如何在演奏中把他们表现出来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不同时期长笛作品的音色变化举例
(一)巴洛克时期长笛作品
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长笛音乐,原则上来说需要使用木质长笛,其原因是巴洛克时期的长笛都是由木质的,而现今常见的长笛多为金属制作,声音较木质长笛更为宏亮、穿透性更强,这就需要演奏者在分析乐谱的同时,使用更加委婉、连续性的气息去吹奏,并较少的使用颤音及装饰音,以便模仿巴洛克木质长笛的音色,达到朴实、庄重、严肃而纯洁的巴洛克音乐风格效果。
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e小调奏鸣曲》BWV1034第一乐章前8小节为例:我们需要用柔和的、带有歌唱性的声音演奏,此乐句旋律较为深沉,需要音色厚重且富有感染力,仿佛是一位在诉说内心痛苦与困惑的男子,吹奏者需要带着悲伤的情绪身临其境于乐曲中,乐曲由第5小节的长音开始渐强,情绪高涨,直至A段又恢复平静,再次进行开头主题的变化重复,进行内心感情的继续抒发,演奏情绪更加深刻。
我们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时,一方面要在把握好稳定的节奏基础上分析各乐句段落的和声曲式走向,还要对乐曲风格进行分析和理解,并用自己的方式予以情感解读。想要把巴赫的作品演奏出色,最难的绝不是体力上的练习和手指上的娴熟技巧,而是我们对作品风格和作曲家真实情感的个性表现。
(二)古典主义时期长笛作品
在古典时期音乐中,尤其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音乐,相比其他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更需要平衡和有分寸的演奏。他的作品具有自然真实、轻松愉悦、简单而阳光的艺术之美,音乐旋律线条清晰明了,作品结构简洁严谨,对长笛音色的要求更为细腻与华丽,这主要取决于当时大多数音乐是献给皇宫贵族而演奏的。
《D大调长笛协奏曲》K314是根据莫扎特为双簧管而作的《C大调协奏曲》移植而成,它可以说是古典时期长笛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当代长笛教学课程中必须掌握的曲目之一。该作品音乐风格生动活泼,旋律和节奏听起来很简单,实际演奏上却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以第一乐章开头部分为例:明亮的快板,浑厚、轻快而富于弹性的长笛音色,通常情况下,十六分音符部分需要吹奏出轻灵、欢快、跳跃的效果,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或长音部分则需要吹出歌唱性的效果。另外,莫扎特协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乐的强弱对比明显,相同的一个乐句, 第一遍强吹, 而第二遍很弱,音乐本身戏剧色彩与情感都被体现出来。第44~45小节是音符完全相同的两个小节,尽管第44小节未标有强弱记号,但是第45小节标有P的弱奏记号,为了增强乐曲戏剧性的色彩效果,可将两小节做夸张的强弱对比演奏,前一句是浑厚有力的音色,而后一句则是轻盈而跳跃的。
练习莫扎特的作品前,演奏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读谱,分析各乐句的演奏方法,并有计划的练习,尽量做到每一遍的音乐处理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作品对于装饰音trill的演奏方法有着特别的要求,在法国、德国等不同地区也对莫扎特trill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将在其它文章中加以详细论述。
(三)浪漫主义时期长笛作品
保罗·塔法奈尔(Paul Taffanel, 1844-1908)是19世纪浪漫主义后期法国长笛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是集音乐演奏、音乐教育、指挥及作曲于一身的长笛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以及在长笛领域的贡献,都为19世纪的长笛发展带来了巨大改变。
塔法内尔创作的长笛作品《田园风行板与诙谐曲》,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年,整首作品充溢着“黄昏晚景”的音乐景象,仿佛在暗示着当时他内心深处的忧思,其长笛音色的表达方式和整体的优美程度已达到了相应的境界。
以乐曲开头行板部分为例: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画面,静谧、柔美而舒展的旋律,需要演奏者吹出柔和、淡雅且略带忧伤的音色,注意声音在高低音区过度时的协调性与流畅性。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调整口型大小,借助后背及腰部力量保持气流顺通,同时注重音色及强弱的控制,保持唇部肌肉柔软,使声音变得柔软、甜美且具有感染力。
当旋律进入到诙谐曲后,大量的连续十六分音符连接和跳音组合,需要长笛的声音短促、清脆且充满激情。演奏者在练习初期可能会遇到各音符音色不稳定、强弱难控制的情况。为了跳音可以有弹性且饱满的演奏,需要借助腹部肌肉的力量,并且气息完全下沉于腰部以下。乐段节奏较快,技巧相对较高,在练习期间,可先使用节拍器进行慢练,在慢练的过程中调整各音符的口风位置,嘴唇肌肉放松,保持一直吐气的状态,做到音断而气不断的效果,当慢练中可以将各音符音色及强弱较好完成后再逐步加快至原速练习。
(四)印象主义时期长笛作品
印象主义一词源于法国画家奥斯卡-克劳德·莫奈(Oscar-Claude Monet, 1840 -1926)创作的一幅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该作品在1874年于巴黎举办的一场画展中遭到艺术评论家路易·勒罗瓦的讥讽,将画名中的“印象”作贬义词形容这类绘画风格。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 -1918 )作為同时期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奇异而神秘的幻想性因素、朦胧的感觉以及神奇莫测的色彩。德彪西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特点新奇而富有色彩性,旋律中略带冷漠而又飘忽不定的感觉。德彪西将作品中音乐色彩的变化以及明暗对比作为重要的音乐表达方式,这无疑对演奏者的音色变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以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为例: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牧神午后》,乐曲描绘了一个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他整天都在贪婪地追逐森林中的仙女,在一个炎热而静止的中午,早晨的恶作剧已使牧神感到疲倦,他躺在树下的空地上,一边懒洋洋地吹着笛子,一边期待着未来的征服物。乐曲开头,朦胧的笛声响起,在这里,需要演奏者提前吸大量的气,唇肌放松,唇孔稍大一些,口腔放大,富有歌唱性、诗意性而温暖的音色,朦胧而流畅的旋律,营造出一副梦幻般的、含糊而难以捉摸的意境。
不要潺潺流水,
让我的笛声弥漫丛林,
只有风儿把声音散入淅沥的霖雨之前,
从玲珑的笛管中喷出,
在不被涟漪搅扰的天边,
那充满灵感的嘹呖而恬静的笛声,
响遏行云。
作品27~28小节,这段连续一、二长笛的三十六分音符交替演奏,吹奏时需要通过气流速度的变化来控制乐句的强弱,达到如流水般的音响效果,给人一种光色变幻、瞬间即逝的感觉。紧接着进入连续的强奏三连音部分,一、二长笛同时演奏,突然变化的节奏型带来新的音色效果。
这是一首精美的管弦乐作品,而长笛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独奏部分,作品将长笛细腻的音色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现代主义时期长笛作品
卡尔·尼尔森(Carl August Nielsen, 1865-1931)是20世纪著名的丹麦指挥家、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富有浓厚的民族性与鲜明的时代性。他对丹麦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个人见解,因此他的很多创作灵感常常来源于丹麦民间素材和民间音乐。
尼尔森于1926年创作的《长笛协奏曲》,这是一部充满浪漫色彩、极富有个性的作品,由两个乐章组成,作品中大量使用了现代作曲技法,将长笛的旋律性和技巧性充分展现出来,这也使得该曲成为长笛音乐文献中的珍品。
以乐曲开头片段为例:中等的小快板,先由乐队奏出热情洋溢的旋律,紧接着长笛旋律的流畅与华丽引人入胜,此处需要演奏者吹出高亢、明亮且富有激情的音色。在这里,为增强长笛音色的穿透力,达到与乐队热情的旋律在听觉上协调一致,需要加快颤音的频率,注意要借助腹部肌肉的力量以保证每个音的饱满度。
这首乐曲的音区大多处在中高音区,是长笛演奏中最美的音域。长笛素有“花腔女高音”之称,高音区清澈透亮的音色对音准有极高的要求,由于高音区的气息流速较快,音准往往随之偏高,所以我们练习时,口腔要尽量打开,借助腹部及腰部的力量,及时调整气息的流速、笛口与口风的角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拥有正确、优美的音色是每个演奏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演奏者分析和表达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如果您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长笛演奏者,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积累与艺术修养,另一方面还需努力提高演奏技巧,做到精益求精。在音色上要掌握音色变化的方法,在这里,笔者推荐两本教材:《长笛音色的艺术与技巧》马赛尔·莫伊斯著、《口型218条基础练习》菲利普·班诺得著,可以用于日常的音色基本功练习。将音色练习作为一项专门的课程,首先需为自己预设出自己想要的声音,并朝着这一方向在练习中聆听、思考、探索并总结,同时还可以借鉴一些优秀演奏家的音响资料, 进行对比分析与模仿。当演奏者具备坚实的演奏基础及正确的音乐思维方式后,便能够演奏出好听的音色和优美的音乐。
参考文献:
[1]杨尚京.浅谈长笛演奏中的音色影响因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00-102.
[2]李小科.试论巴赫的长笛奏鸣曲[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02).
[3]杨晓东.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美]汤普森译.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M].朱晓蓉,张洪模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涂琳,卡尔·尼尔森.《长笛协奏曲》的创作技法初探[J].大舞台,2015(0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