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生节译和搬演《琵琶记》之热议与冷评

2021-09-07 01:41张勇风
艺术评鉴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田汉胡适

张勇风

摘要:1920—1930年间,德国人洪涛生翻译多部传统经典剧作,并由德国剧团在北平、上海等地搬演,还赴德国、奥地利演出,引起轰动,很多学者和文化名人撰文谈及此事。《琵琶记》作为其中的重要剧目之一,备受关注。多数人对洪涛生节译和搬演《琵琶记》持赞赏态度,将其作为中德文化交流的趣事来谈,也有一些人就舞台呈现和表演内容提出批评意见。国人的不同态度,是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融和当时文人戏剧观念的缩影。

关键词:洪涛生 《琵琶记》 胡适 田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01-03

洪涛生(1878—1955),曾于1924年至1937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在几位精通德语的年轻学者帮助下,他翻译了包括《琵琶记》《西厢记》在内的多部中国戏曲经典作品,并组织德国剧团,将这些作品搬上舞台。《琵琶记》作为元代最重要的南戏作品,明清时期流传甚广,洪涛生对其翻译和搬演自然引起学者和文化名人的高度关注。

一、洪涛生对《琵琶记》的节译

洪涛生节译的《琵琶记》,主要分为两个版本系统,第一个系统为两幕或三幕。据吴晓樵考察,出版于1929年的三幕版由《貞节的姑娘》《通往荣誉的路》《考试》构成。其中《贞节的姑娘》出自南戏《琵琶记》原作第三出“牛氏规奴”和第六出“丞相教女”;《考试》出自原作第七出“才俊登程”、第八出“文场选士”和第十出“杏园春宴”;《通往荣誉的路》,内容不详。两幕版可见于黑丁《记德国总会之德语<琵琶记>》一文,该文载1930年3月24日晚在德国总会公演的《琵琶记》,两幕为《考试》和《贤妇》,“大抵脱胎于《琵琶记》原书,而稍有增损”。据黑丁文章所载《考试》和《贤妇》的演出场景,分别与吴晓樵所述《考试》和《贞节的姑娘》内容基本一致。

第二个系统为七幕或八幕。八幕见《胡适日记》所载1934年4月24日晚他观看《琵琶记》公演的情况,八幕分别为:(1)开场,为原剧第一出“副末开场”;(2)嘱别,为原剧第五出“南浦嘱别”;(3)陈情,为原剧第十六出“丹陛陈情”;(4)琴诉,为原剧第二十二出“琴诉荷池”;(5)祝发,为原剧第二十五出“祝发买葬”;(6)路途,为原剧第三十二出“路途劳顿”;(7)两贤,为原剧第三十五出“两贤相遘”;(8)相逢,为原剧第三十七出“书馆悲逢”。七幕见郁金《德国剧团<琵琶记>底演出》一文。该文记述了作者于1935年3月19日在上海兰心剧院观看德国剧团演出《琵琶记》的经历和感受。文章先总述演出内容“共分七幕,计(一)离别(二)来归(三)剪发(四)弹琴(五)长途(六)二妻(七)团圆”。接着具体介绍每幕的详细演出情况,除第二幕变更为“恳求”外,其他各幕名称与总述一致。第二幕的内容介绍为:“黄袍总太监上,说白、唱词,继之音乐伴奏,一共唱了好几段,太监下。蔡邕穿大红袍,服状元装上,手持陈文。一人独思家之苦。太监又上,蔡邕以陈文上,太监下。蔡邕独白。太监又上,手持一圣旨。蔡邕下跪领旨,旨意不准返乡省亲,蔡邕居愁苦。幕下”。据此可知,该幕所演内容与原剧《丹陛陈情》一段同,也即上文《胡适日记》所载八幕中的第三幕“陈情”。另外,郁金所述七幕较胡适所云之八幕,少了“开场”一幕。

对比上述两个译本系统,可以看出两系统所演内容并无重复,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第一系统,《考试》和《贤妇》选自原剧戏谑性较强的出目。从黑丁所介绍的演出情况来看,德人所表演的插科打诨颇得中国戏曲调笑逗乐之三味,今日读来仍觉妙趣不减。第二系统,八幕所选内容大体勾勒出蔡伯喈上京赶考、高中状元辞官不成、入赘相府和赵五娘孝养公婆、祝发买葬、上京寻夫,还有在牛小姐的帮助下,二人终于团圆的主体框架。这一系统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着重体现出洪涛生以“诗人的情趣用优美的文笔、和谐的声调”对中国戏曲的意译和创造。

二、时人对洪涛生搬演《琵琶记》的赞赏

1930年代,洪涛生节译和搬演《琵琶记》,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多家报纸刊登该剧在北平、上海、天津、青岛以及到德国和奥地利演出的讯息和大量评价文章。多数学者和文人对此事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认为演出比较成功,这样的活动可以宣传中国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刊载于《艺风》杂志的一篇文艺消息《德国剧团表演中国戏剧》中言道:“北平大学教授德人洪涛生先生,居华十余年,精于中国古典文学。近年来研究元明戏曲,甚有心得,已将中国著名小说《琵琶记》《牡丹亭》译成德文,并于北平组织北平德国剧团,在舞台上表演。前在北平、天津等处一度公演,极得观者称誉”。此消息介绍了《琵琶记》《牡丹亭》的演出情况,从“甚有心得”和“极得观众称誉”等语,皆可以看出受众对洪涛生翻译和搬演中国戏曲给予的高度评价。1933年刊载于《湖北教育月刊》杂志上的一则文化讯息《<琵琶记>在柏林公演——轰动柏林沟通文化》云:“前晚在此处舒曼大堂所公演之中国古代剧《琵琶记》,系由尼罗德尔学生歌剧团所扮演。而主持其事者,则为东亚西亚艺术研究会之德国分会。此剧在此公演,确已轰动一时,该歌剧团在抵柏林之前,曾周游世界,阅时二年有半,到处受人欢迎……该团排演此剧最初之目的,为使祖国人士明悉中德两国在文化思想上实多共同之点云”。

1930年代,是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伴随着梅兰芳访美、熊式一改译《王宝钏》搬上百老汇舞台等大获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戏剧的海外影响力。洪涛生作为“一个天生的诗人”(季羡林语),熟谙中国戏曲艺术抒情性的精髓。他曾云,中国戏曲作家“运用和谐的音律将热烈的情怀与丰富的幻想灌注在抒情诗上,借着戏剧的表现道达出来”,剧作家既然将精力“灌注在诗的表现上”,便“没有必得模拟现实的一切拘束,诗人乃有充分表现诗才的广大园田”。他认为:“中国戏曲不是倾向于自然主义,也不是倾向于写实主义,而是倾向于理想主义的”。这种认识不仅切合中国戏曲“曲本质”的特征,且与中国戏曲虚拟性、程式化的表演特征相吻合。所以,他选译的中国戏曲作品,以“美丽的词句,和谐的音韵”获得广大受众,尤其是德籍观众的认可。他对《琵琶记》的节译选出,也获得国内学者的认可,胡适曾谈道:《琵琶记》德文本的公演,共摘出八幕(约为原剧八出),如此摘演,已很够了。原本四十二出,真是笨的可以了。胡适对南戏《琵琶记》的批判,与他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思想相吻合。他曾云:“南曲以后,编戏的人专注意词章音节一方面,把体裁的经济方法完全抛掉,遂有每本三四十出的笨戏,弄到后来,不能不割裂全本,变成无数没头没脑的小戏”!这种说法,从演出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道理。洪涛生摘演的八幕大体能完成故事的主体叙事,且较为适合一个夜场的演出时段。胡适所言主要针对原剧篇幅过长、不易全篇搬演的弊端,肯定洪涛生摘演内容长度适当。

三、时人对洪涛生搬演《琵琶记》的批判

洪涛生节译和搬演《琵琶记》引发国人热议的同时,也引起部分人士的冷评。冷评的内容包括演出中的布景、念白、服装及演出效果等方面。小英《德剧<琵琶记>之谬点》云:“洪教授既欲宣扬我国旧剧,除化昆曲为话剧外,而于旧剧精华之词章、表情、装束各点,皆未细心研究,率尔编入德文剧本。在德人已莫名其妙,而在国人观之则太觉奇异也。牛氏既知五娘为蔡之元配,以五娘在乡侍养翁姑克尽孝道,请五娘上座,低头下拜。按书依理,五娘皆谦不敢受。而德剧中五娘高坐不动,任牛氏跪拜。欠通。国剧之描写太监,多属猥琐阴性人物,而德剧饰此者,则俨然一威武大臣,亦与剧情不合。牛氏为丞相女,宴尔新婚之后,御彩衣白裙,大误。蔡伯喈闻五娘述其父母双亡,晕倒救起时,当去红袍,易素服,牛氏五娘亦然。故扮此幕,多预备着素衣于内,洪氏不知,以致无所变服”。小英文章所列为洪涛生德译本之英文转译本中出现的语言表述错误,盖因直译无法体现汉字所代表的深刻文化内涵所致。如The Yellow Gate不能与中国黄门官(太监)相等同,Spring and Autumn也无法体现孔子所著《春秋》之意。后面所列的主要是人物表演、角色安排和不同场合服装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德人《琵琶记》搬演中存在的问题,前文所引郁金一文也有论及:“由演出效果说,如使不能听德文原来词句,这一出戏是完全失败的。虽然,剧院德人听众每幕有热烈的鼓掌。但我们以戏剧的原则说:第一,全剧没有布景,减少演出效果。第二,演员动作念白没有音乐,这是一个最主要的缺点。单以念词、独白表现剧中情感是不够的,我们要以音乐的韵律帮助剧中进展的情绪才对。第三,演员都注重念词对白,忽略了动作与面部表情,没有把全剧剧中个性表达出来。如我们晓得中国民间表演《赵五娘》,常常使观众声泣俱下,而这里呢?只能使外人享受一点诗情的抒情诗与中国古典的服装美而已”。

当时的演出,今日已不复得见。从评论文章来看,德译《琵琶记》大体以话剧的形态演出,这对熟悉该剧戏曲形态的中国观众来说,自然有先天的不足。尤其是戏曲唱腔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塑造,自然是话剧表演无法企及的。同时,民国时期,适逢中国文化变革和戏剧改良的重要时期,《琵琶记》这样一部被认为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剧作,自然成为戏剧改良者批判的重要对象。田汉曾批判道:“这一些‘华洋贵族彩排《琵琶记》的结果,有的说是很能融贯中西,有的说是‘凌乱中西。但我们相信,这个提倡‘贤‘孝的封建道德的戏,不单是曾经明太祖朱元璋赞美过,认为:‘四書五经在民间如五谷不可缺;此记如珍馐美味富贵家其可无耶?今给正在提倡良妻贤母主义以解决失业问题,准备新战争的希特勒先生看见了,一定会大为叹赏,命令德国女子‘家弦户诵,说不定昆曲有衰于国内而盛于海外之一日”?该文原载1934年10月21日上海发行的《中华日报》。每一篇文章都会留下其所处时代的烙印,此文既留有当时国际社会政治形势的印记,也体现出国内文化艺术界对于德人搬演《琵琶记》甚为犀利的批判。田汉对《琵琶记》的批判与他对旧剧批判和改良的思想相一致。田汉对中国戏剧整体持批判的态度,认为梅兰芳虽饱受封建压迫,但在“遗老遗少的包围下”,也成为“散播封建意识的天女”,宣扬“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塑造“有贞有烈赵真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琵琶记》,遭到戏剧改良家田汉的强烈批判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四、结语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戏剧逐渐走进西方人世界,国人亦积极参照西方戏剧观念来审视中国戏剧。德人洪涛生节译和搬演《琵琶记》所引起的热议和冷评,便是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集中体现。对该剧评判的不同声音,既体现出国人对中国戏剧走向世界的积极态度,也可以看出传统古剧在民国戏剧改良者眼中的价值定位,还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中国戏剧接受和传播的有益尝试。这一切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多姿多彩的画卷,也成为《琵琶记》传播接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2]吴晓樵.洪涛生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德译与搬演[J].德国研究,2013(01):85+86.

[3]黑丁.记德国总会之德语《琵琶记》[N].北洋画报,1930.

[4][9]胡适.胡适日记全编(六)[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73.

[5]郁金.德国剧团《琵琶记》底演出[N].新闻报本埠附刊,1935-03-21.

[6]佚名.德国剧团表演中国戏剧[J].艺风,1935(04):112.

[7]佚名.《琵琶记》在柏林公演——轰动柏林沟通文化[J].湖北教育月刊,1933(04):135.

[8]德洪涛生教授对中国戏曲的意见[N].新闻报本埠附刊,1935-03-23.

[10]小英.德剧《琵琶记》之谬点[N].晶报,1935-03-26.

[11][12]田汉.中国旧戏与梅兰芳的再批判[A].田汉文集(第十四卷)[C].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429+433.

猜你喜欢
田汉胡适
我就做你戏剧事业的“恩格斯”
田汉与洪深:人生难遇一知己
田汉与洪深:人生难遇一知己
黄侃妙试胡适
元培送茶叶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田汉娱母
田汉的鞋带
胡适的星期日
田汉的沪上迷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