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伊莎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协同建设
自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建设举措以来,各行各业都加快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创新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作为培养素质人才的基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贡献。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脚步,建立起更多与创新创业课程发展目标相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机制和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为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提供完备的课程服务。国家一系列改革措施也为高校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许多高校建设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进一步研究及解决。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国家层面
国家综合实力是展现大国风采,谋求更高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以我国的科研实力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已经逐渐转化,我国的发展基点逐渐转向科技创新,必须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创业体制。建设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举措,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国家谋求新发展和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
(二)学校层面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规模已经变得十分庞大,高等教育进入了由院校数量向教学质量发展转变的一个新的重要时期。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步伐、营造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的大学校园,我国广大高校开始积极进行研究和实践。加快建设更专业的、更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强化高等教育、实现改革创新的有效方法。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高校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学习更多知识技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并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创新改变。可以说,建设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助力中国发展,完善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具有现实、长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层面
中国大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来充实自我,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做准备,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而高校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体系是帮助他们实现更高质量的毕业和就业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阶段的教育已经实现了长足进步,其已逐渐向大众化、平民化教育转型。在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广大高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帮助学生们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在学习创新创业课程时,学生的创业就业观、创新创业素养和技能、个人竞争力都会得到改变与提升,这会帮助学生融入社会中,及时做出调整,很好地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问题。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随着双创目标的提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正式把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在课程的目标建设方面,高校应当坚持把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高校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大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创业者,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满足他们关于创业知识的需求。高校具有明显的资金优势,因此要坚持设立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创业项目和投资基金项目,对有想法有技能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知识培养,从而达到整体目标和个体培养目标的平衡。但目前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设置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充分按照整体与个体的差异性确立更明确的整体目标和个体培养目标,甚至其目标仅仅只针对简单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只是将课程设置为第二课堂或是设置实践学分,少数人参加,却忽视了对大部分学生在实践运用和整体素质方面的培养。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完善
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十分复杂,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应该包括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专业课程、素质培养课程等,要坚持完善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多个方面。但当前许多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或是忽视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教授,直接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缺乏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教学效果不佳;或是仅仅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专业、独立的课程,让学生学习一些干瘪、粗略的理论知识,却未将学生的专业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学科之间缺乏联动,学科的专业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实现有效的融合和相互促进,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课程之后仍需要自己进行大量的知识转化,在毕业后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时难度较大,创新创业学习的效果不好。
(三)有待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课程结构
在课程的结构设计方面,高校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就高校的建设现状来看,一方面高校都主动创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模块,但却缺乏与通识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忽视了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创业技能培训这两个重要方面的联合培养,学生难以从现有的课程结构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联动;另一方面,许多高校主要是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为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价值观方面缺乏力度。此外,高校在课程修习设置方面存在不足。由于高校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同,部分高校仅仅是将创新创业课纳人选修课或是实践选修课程中,没有将创新创业课设置为必修课,学生仅凭自愿学习或是为了修学分而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很多学生未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当前,虽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是教育部和大部分高校的共识,但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的支撑,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规范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这导致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全靠自己摸索,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在缺少科学文件的指导时,大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只是单纯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毕业、就业相联系,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高校虽然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在保障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如何实施、如何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仍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导致效果不佳,创新创业教育難以实现高效发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一)遵循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而开展的教育形式,是创新和创业两个大方面的有机融合。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当主动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设置科学的目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能力的人才为己任,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帮助更多大学生在提升自身创新创业素养的同时学习更多专业技能,从精神素质培养到知识技能培养等两大方面实现进一步发展。
(二)遵循创业的一般规律
创业是一个复杂但具有明显规律的过程,任何教育活动都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在进行创业教育时也要坚持循序渐进。因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高校应当遵循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创业主要有创业机会识别、开创企业、企业发展、壮大成熟(或是失败或退出)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规律。创业要求创业者具有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力和融资能力、决策能力、日常事务管理能力等,这对大学生的个人人格素养和创业知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需要注意这些方面,坚持从各个细节人手,详细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遵循学生个人创业意愿
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创业意愿,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坚持实施涉及创业意识培养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在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创新创业素养后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分析和甄别,以此来开展更深入的创业课程教学。如天津美术学院开展创业大赛,对具有初步创业意愿和创业方案的学生予以资金支持和知识指导,对于一些已经开展创业的学生予以帮助和支持,介绍他们到一些知名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些都是在遵循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的创业指导和帮助。
四、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加大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
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摇篮,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高校要坚持将部分资金投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上,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业项目上投入更多经费,从而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天津美术学院自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的创新创业工作支持经费达304.3万元,主要用于对创业课程的开发、教师的培养、大创项目的资助、学科竞赛创业竞赛的支持、创新平台的建设等。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还应不断完善校规校纪和学校的组织机构,如建立创新创业部,设置创新创业管理岗位等,以加大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
(二)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细化分层方式
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发展,学生在创业素质、意识方面的差别较大,因此高校要针对不同学生实施更加细化的分层教学,要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如向全体学生广泛开设通识基础课程,针对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从而帮助他们深化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可以开设进阶课程,向一些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创业设想和计划的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创业技能。同时,对一些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可以实施更多的管理指导或是资金引流,利用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对于不同层级、不同项目的学生,要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细化教育,以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三)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高校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和开展相应的创业实践活动,并鼓励他们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如高校可以举办创业大会、创业比赛、创业体验活动等,让学生自己完成创业项目或是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联合部分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学习岗位,或是与企业合作设立创业资金会,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让广大学生群体都参与到具体的创业训练计划中。如天津美术学院多次申请并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三级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大量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学校的这个举动不断扩大了学生在训练计划体系中的参与面和覆盖面,保证了大量的本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本校大学生体验了创业训练营、天津美术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大赛等许多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四)整合创新创业教师资源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活动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整合创新创业的教师队伍。高校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要多进行集中的理论课程培训和实践指导,还要坚持引进教师人才。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在充分考察本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成绩素养后,天津美术学院从社会各界聘请了大量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作为兼职教师,联合校内教师成立了创新创业教师指导小组,合作指导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五)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首先,高校要持續推进与企业平台的合作,加强对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如利用网络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邀请大量校外教师或是企业家进行经验分享,建设更多资源共享的优质网课。其次,高校还可以与企业一起合作,如开创“创客空间”,开放校内实验中心、实验室、工作室等校内平台,同时积极引入丰富的社会企业资源,坚持开展科技成果孵化或是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工作等。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一个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帮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相互交流学习,为学生的创新训练、创业训练提供更多的经验、资金支持。
五、结语
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国创新创业发展水平的现实目标下,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要坚持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担负起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重任。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高校教育者和社会管理者都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采取更多的优化措施,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回馈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