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华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9.01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21)09-0135-09
信息交流是指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的认知主体(即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等)之间相互交换共享信息的过程。信息交流作为一种社会过程,有其构成要素,即信息发送者(S)、信息接受者(R)、信息中介及其支持条件(如自然、技术、社会等保障性因素)。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嬗变的推动下,信息交流从大众媒介模式进入到社交媒体模式时代,信息交流与社交媒体相互影响、分化与发展。一方面,在社交网络中享受着充分信息民主的同时,又深陷社交网络的信息选择偏好、等级分化和权力体系结构之中,出现信息交流边缘化;另一方面,信息交流的时空、媒介、载体、运行结构的需求不断驱动着社交网络的升级与发展,但大量的冗余信息、虚假信息、隐私信息、违规信息等导致社交网络成为私利与欲望肆意放纵之地。
201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以社交媒体为载体开展的社交网络信息交流展开了研究,学者对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微信、Twitter)的年龄、性别、收入、人格特征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这些因素对用户信息交流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β因行为模型表明人类的行为方式和强度主要受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刘慧云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人格特质引入微信学术信息交流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是影响用户使用微信进行学术信息交流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谢世敏等对1997—2017年期间的科学信息交流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发现排在首位的研究主题是与网络环境相关的研究内容,集中包括网络引文分析、Web链接分析、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计量学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科学活动测度等内容。学者指出社交媒体引起学者或研究人员的信息行为变化,成为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成为科学信息交流行为的选择方式。Forkosh-BaruchA等指出,通过社交网络和网络社区能够促进学术信息分享;Lackovic N等肯定Twitter在学习环境中促进知识参与反思、优化学习工具、提高行业认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Schnitzler K等讨论了在研究中使用Twitter的战略、机遇和挑战等问题:Stvilia B等进一步探讨了在高校图书馆中使用Twitter或微博的信息交流问题,对用户规模扩大、服务途径拓展和研究影响力扩散等持肯定态度。综上,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从非正式交流到正式交流,从网络交际到学术信息交流,其广度和深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成就与问题并行,社交网络信息交流亟需进入网络治理的管理与规范阶段。
1社交网络信息交流的构成及特征
社交网络的构成分为3层,分别是基础层、软件支持层、信息交流层。基础层是社交网络开展信息交流的信息基础设施;软件支持层是各方主体实现应用服务的协议、标准与框架等;信息交流层是信息用户主体或组织之间实施的各种信息行为。用户是信息交流的主体,社交网络以个体为基本单元,形成不同用户类型,进一步形成子群、社群;用户在内外因素驱动下,采取主动或被动、正式或非正式信息交流的方式,开展信息生产、信息分享、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创新、信息协同等一系列的信息行为,并在系列行为中构建不同成员的关系强度,形成强关系和弱关系。诸多信息行为推进管理机制、信息传达机制、信息交互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信息交流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如图1所示。微观层面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呈现全域性信息网络、价值驱动、交互不均衡、信息团体聚集稀疏化、协同化信息行为等特征。
1.1全域性信息网络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扩大了信息交流的时空范围、内容载体、参与成员,丰富并改变着信息交流的时间演变、结构演变和交流模式,形成基于社交媒体发展所构建的全域性信息网络。“全域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载体全域性,自文字诞生以来所出现的所有信息载体在社交媒体中都有所呈现与应用,涵盖文字、图片、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代码、表情符号等各类载体的信息与知识内容,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并进行交流传播。二是用户主体的全域性,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占全球网民的1/5,网民覆盖城镇与乡村,青年群体与未成年群体、中老年群体,男女平分秋色,学历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职业涵盖学生、自由职业者、外出务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农林牧渔人员、企业管理及员工等,无所不包的数字社会构成了社交网络用户的全域性。三是信息内容的全域性,在社交网络中,基于信息交流实现网络购物、在线教育、旅游、娱乐与游戏、网络音乐、支付与理财、网络文学、交通与网约车、医疗、远程办公、新就业形态等诸多类型的信息内容,以静态信息、直播、长短视频等形式多元化地呈现与互动。四是网络环境的全域性,无时空限制的网络空间,囊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行各业的数字产业空间,集信息、服务、知识为一体的立体空间,汇聚多元信息载体、信息用户和信息内容的社交动态空间,共同构筑了全域性的网络环境。
1.2感知价值是信息交流的驱动力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社交网络中信息主体仍是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不论是信息生产者、分享者与传播者、接受者都是现实的。现实的信息主体仍然遵循信息交流的本质,即在一定时空环境下进行交换共享信息,那么驱动这些信息主体开展信息行为的因素是什么?Dunne A等研究发现信息有用性能够激发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参与动机;Kim G M等实证发现消费者感知的移动银行的相对利益对消费者初始信任和使用移动银行动机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信息交流的动机离不开利益价值的感知与驱动,感知价值即“用户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如科研人员借助信息交流实现信息质与量的提高,学术水平提升、學术影响力扩大、建立学术合作等;粉丝借助信息交流实现偶像追随、共同信念价值的交流、群体归属与认同;大学生借助信息交流实现学习、生活、娱乐、购物等领域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学者等将行为意向、价值感知、成本感知、自我效能、信任因素归结为影响用户信息交流的内在条件,将机会、信息与通信条件、激励归结为影响用户信息交流的外在条件。研究表明,信息用户主体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对信息、交流、行为的感知价值,进而开展相应的信息行为。
1.3单向关注占主导的信息交互
社交网络中存在权力的控制和资本的渗透,信息在不同用户主体、群体或机构组织之间的交流存在不对称性,具有信息优势的成员在地位等级、选择话题、信息量、会话技巧等方面占据信息交互的主导权,成为核心信息节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关注度和影响力,对传播速度、传递路径、覆盖范围以及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等具有重要影响。相对而言,拥有或没有信息资源的弱势成员则处于听众式的边缘角色,多为信息接收的行为表现,较少或没有信息交互。信息网络容易处于“多者愈多,少者愈少”的演变结构,网络中“双向关注”现象并不普遍,即一个信息节点进行信息分享的频率与信息接收的频率不一致,或者信息分享频率高于信息接收频率,或者信息接收频率高于信息分享频率,点人度和点出度双高的核心节点少之又少,表明与其他信息节点的交流互动不足,这也与前文提及的核心成员昙花一现的现象相互印证。故培养网络中用户的参与交互意识逐渐上升为网络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不论是主动参与亦或是被动参与。
1.4信息团体聚集与稀疏并进
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每个参与者在群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呈现分类化和分层化,可以划分为核心成员、桥梁成员(响应者与传播者)、附和者(追随者)、沉默者(听众)。核心成员是信息交流的核心节点,主导着话题设计、引导话题讨论与反馈、群内风向等,占据着话语权,同时拥有着较多的信息资源,相对于其他成员,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现象。而广泛存在的沉默者或“听众”,因为接收群内信息、崇拜意见领袖、认同群体价值观、隐藏宅居等理由,分散孤立的存在,虽隶属于该社交网络但却是边缘团体,与群内其他成员存在弱关系,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可以增加异质性信息,并扩大信息交流直径。每个成员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因地域、身份、兴趣、话题等围绕在核心成员或意见领袖周围的附和者和追随者逐渐形成信息交流群体中的小团体或子群、集群,地区+美食群如东北美食群等;身份群如教师群、高三群等;兴趣群如全民大侦探、动漫群、游戏群等,集群内部以某些话题进行集中和凝聚,信息交流频率明显高于集群外部,且集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信息交流相对稀疏。
1.5用户协同化信息交互趋势
网络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渗透为信息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环境,但个体用户存在信息选择偏好和倾向,容易造成“信息茧房”或“信息窄化”现象,从而导致片面性信息获取、自我封闭、小团体主义、降低社区或网群黏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减少信息窄化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协调过程中,近些年在网络的影响下出现协同化信息行为趋势,这背后存在群体或团体的共同信息需求或驱动因素,协同信息行为是一组成员为了识别和解决一个共同的信息需求而采取的活动,在网络行为方面包括:协同信息搜寻与检索、协同内容创作、协同信息质量控制和协同信息交流等。信息创作者或发送者之间、信息接受者之间或者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形成信息共识与认同,在特定的信息环境中或社区中,共同开展搜索、生产、传播、质量控制等行为。目前在情报交流系统、学术交流系统以及粉丝社群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协同行为。
2社交网络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及网络治理目标
社交网络在用户需求和网络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快速渗透于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信息安全、信息冗余、信息不对称、关系冲突等干扰网络安全的不和谐因素,据此提出社交网络信息交流的有序化管理、优质有效信息、和谐生态关系的网络治理目标。
2.1针对信息过度民主进行有序化管理
网络空间的自由、民主与开放思想在社交网络中得以放大,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发布、表达、传播无关乎好坏信息的媒介,信息载体、信息用户、信息内容和信息环境的规模和体量都在不断变大,基于社交媒体形成了全域性信息网络,民主丰富了社交网络的内容和拓宽了社交网络的边界。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个人隐私泄漏、网络攻击、人肉搜索、商业窃密、病毒传播等网络暴力在社交网络中乱象丛生,法律法规的滞后性让所谓的“民主”在网络空间中肆意膨胀和畸形发展,不仅仅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也对社会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技术进步是为人们美好生活服务,而不是成就法外之地,有序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社交网络亟需对这种畸形的“民主”进行有序化的管理与规范,才能真正地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
2.2针对信息偏好生产优质有效的信息
社交网络中的每个用户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具有个性化与社会化,由于时间、精力、成本、货币等因素,用户会存在信息选择的偏好和范围,拒绝在偏好和范围之外的信息,导致信息的有向性和局域性,即“信息茧房”或“信息窄化”现象。该现象虽存在信息聚焦的优势,但不可否认,解决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需要广度性和深度性的信息获取与整合。信息偏好虽是个体行为,但其影响却是连锁性的,对个体用户的危害是信息局限与封闭,对社群的危害是产生小团体、滋生从众情绪,对社交网络的危害则是偏听则暗,损害网络民主。所以,从影响用户的内外在因素入手,打破个体和群体的偏好界限,刺激和改善用户主体的交互意愿,以全交互的动力机制促进生产优质有效的信息。
2.3针对信息交互不平衡协调处理关系冲突
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是在两个及以上的主体之间发生的交流与沟通,交互意愿和积极性是社交网络发展的驱动力,社群类型、群体压力以及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等社群环境特征影响信息交互的数量与质量。由于交互话语的流动性、延展性与变化性,交互话题在具备首次导人、持续、沉默与消失的生命周期特征的基礎上,同时具有生命周期再现特征,即对交互话题进行迁移、转换和替代,关注焦点话题释放后呈现“无限偏移”现象,产生信息交互不平衡与不对称的问题,极端结果导致“一家之言”与“沉默螺旋”两极化现象,引发成员关系的紧张与冷漠,将减少交互的持续动力,导致不积极的沉默与放弃,甚至升级为攻击与诉讼等尖锐矛盾,由此引发网络安全危机。故,协调处理社交网络中不同用户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网络治理的重要问题。
3面向网络空间治理构建社交网络信息交流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理论起源于系统学科,关注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平衡状态,对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要关注空间、时间与功能上的协同作用,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社交网络由信息载体、信息用户、信息内容、信息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同时又是与外部物质能量进行交互的开放系统,社交网络信息交流协同创新就是协同以上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利用多主体协同管理机制、全交互动力机制、自适应运行机制解决社交网络无序、无效、紊乱的网络安全隐患,实现网络治理的管理与安全、优质与有效、协同与关系。如图2所示。
3.1实施多主体协同管理
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根本,在信息交流网络治理过程中,首要问题要回答“谁治理”。“主体性和制度性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系统和控制的两个最为关键性的概念范畴。”要解决社交网络信息过度民主与开放的问题,需要改变目前社交网络的管理方式,让信息交流在网络服务商、政府、社会、非营利组织、用户等多主体协同管理之下形成有序的信息繁荣与发展。网络治理并非主体间信任基础上的自主治理,其治理的本质是一种权力的依赖关系。在互联网场域内应利用国家、政府、市场、社会、技术、法律等手段实现网络中各节点的有效信息交互,从而解决网络治理所要求的众多行动主体间效率与协同性的问题。网络治理要改变网络自由主义思想,网络空间不是简单式的自由、平等、开放的“无主之地”,网络治理要打破依附从众模式,创新合作式治理范式,基于“治理为民”的思想,打通政府、行业、网络组织、网民用户不同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立体式、联合式、常态式的治理模式,建立中国特色的网络话语体系。基于信息主权,学者们提出“网络协同治理”模式,即治理机制中的多个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网络内部成员多边互动协调来解决冲突,控制突发事件,在有利的网络环境中建立合作关系,最终确保有序运作,实现网络空间治理的最终目标。
3.2构建用户全交互的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驱动社交网络信息交流产生与发展的各因素及其运行方式,主要体现为用户参与社交网络信息交互的驱动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运行方式,目标是驱动用户有质有量地实现社交网络的全交互。科学的本质在于交流,从宏观层面看,“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从微观层面看,信息交流能够实现个体或群体预期甚至超出预期的目标,让用户在碰到问题或困扰的时候,在信息交流中逐渐缓解紧张状态直至解决问题。在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的实证中发现,行为意向、机会和激励对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在社交网络中,微博系以事件为核心,信息行为主要包括信息分享与传播,弱关系分布广泛;微信系以用户为中心,信息行为主要包括信息交流与互动,具有一定私密性、社交性与情感性,以群内等级体现诸如地位、职业等主体的身份符号,强弱关系交错纵横;二者都存在实时性、碎片化与裂变传播的特点。在明晰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感知价值预期共性与特性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信息主体的自身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是决定其交流意向的主要因素,借助于社交网络的自适应调节和外在宏观因素的调控,强化信息主体对社交网络交流行为的正面感觉和态度,如有疑问上社交、找朋友上社交、网上购物上社交……,在信息主体的认知中,社交网络信息交流是“我想去用”“我愿意使用”“我必须使用”“是我的信息行为的必要构成部分”……即是信息主体脑中知识网络节点的第一环,促进主体有意向愿意和持久地参与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降低社交网络信息交流行为的社会压力,并持续调动主体的参与性。目前,诸多组织或机构通过社交网络实现信息发布、业务办理、获取反馈建议等内容,不断形成使用社交网络的社会氛围共识和常态化,零或较低的社会压力也将驱动信息主体的行为进程。对知觉行为控制的驱动来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主体以往经验的丰富:另一方面是行为预期障碍较少。在社交网络中,以往经验可以基于个体,也可以从新手上路、**攻略、**方法、**过程等信息集合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经验积累,提高对未来行为的可控性:站在信息主体角度思考其行为可能遇到哪些障碍,如信息的有用性、信息的安全性、信息交流的顺畅性、群体关系和谐性等,增加主体对交流行为的控制力和预測性。
3.3打造自适应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保障社交网络信息交流系统协调、高效与灵活执行的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目标是通过运行机制各要素的合理设计及其运行方式实现系统的自适应性,促进社交网络信息交流适应网络安全需要形成良性规律性运行。
3.3.1识别与培养关键信息节点
互动是信息交流网络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反映在信息生产、信息分享、信息传递、信息评价、信息反馈等信息行为环节的流动过程中。图3中核心节点是子群中关键或重要的信息节点,主要由核心成员构成,是信息交流的中心、意见舆论的扩散源,其关注度、影响力如爆炸物般,在群内具有引导、风向、聚集、协调等作用;大小不一的圆形代表不同类型的群内成员,如桥梁成员(响应者与传播者)、附和者(追随者)、沉默者(听众);直径大小代表子群内该类成员的规模,规模最小的子群甚至只有1人,如有些沉默者就是单独的存在,就子群数量而言,最小规模的子群数量比较多,分散在社群的边缘。实线箭头代表除了核心成员的其他成员对子群中核心节点的关注,包括接收、分享或创新信息内容,现阶段这种关注较多,并推进该子群或团体的生命周期发展;虚线箭头代表核心节点对其他成员的关注,包括反馈回复、回答疑问、互动探讨等,现阶段这种关注较少。成员之间的交流单向关注占主体,双向关注较少,重点体现在信息传达机制阶段,信息全交互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够发达,导致子群经过创建、发展、成熟后,快速进入解体期,生命周期比较短暂,社交网络中这样的子群或团体比较普遍,激励核心节点的双向关注和子群成员的参与活跃度是推进子群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创新方面,首先,基于核心成员识别关键信息节点,网络中的核心成员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他们发起话题、分享信息、提出观点、回复疑问、参与讨论,与社群成员交往频繁,活跃在社群对话体系中。核心成员可以一对多,也可以由若干核心成员构成,即面对面,关键看其是否为社群中的信息枢纽,有传有接、有生产有反馈、有关注有互动。其次,培养关键信息节点的“双向关注”行为,增加社群的参与活性。每个成员的参与性都对子群及社群具有正向影响,强弱关系的优势可以统一于社群的持久发展。核心成员被其他各类成员关注,同时核心成员也要关注其他各类成员,从其他成员的信息、反馈、疑问等调动其他成员参与的可能性与机会,哪怕是沉默的听众。参与活性是社群持久发展的源泉之一。
3.3.2加强信息节点强弱关系的转化
在网络空间中,根据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度可以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弱关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高度的灵活性,保持多样的异质性信息,但互动频率较低、信任度不高;强关系代表主体之间高度信任,频率交流,易于信息分享,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但容易造成小团体,形成团体内部的封闭。为了实现高密度的信息交流网络,一是要拓展弱关系的“质”与“量”,保证更多高质量的信息尤其是异质性信息融入网络,促进显性知识的分享与传递,为转化强关系提供信息补充与供给,尽量克服弱关系引发的网络低稳定性;二是要促进弱关系转换为强关系,以社交网络的兴趣导向和学术网络的研究热点前沿导向设计和引导话题,实现弱关系中分散信息的有效聚集,实现强关系的高频率转换;三是保证强关系的开放性与持久性,基于承诺和信任,强关系的主体之间容易进行隐性信息的扩散、信息交流行为的升级、不断创新信息合作的可能,故持久的强关系对于信息交流网络质量的提升是关键,但高级别的信息和知识是动态的、流动的,强关系的精英主体需要开放性地从弱关系处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素材,方可推动信息质量、交流层次和交流效率。
3.3.3激励协同化信息行为
协同化信息行为的逻辑路径是:首先,个体在难以完成预期目标的情况下产生协同需求,即借助于多人的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目标;其次,多个信息主体在同一目标下进行基于个体贡献的协同合作,即實施协同化信息行为;最后,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实现共同目标。为了保证协同化信息行为的有效性,需要每个参与个体独立的信息贡献,并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环境中以采用、吸纳和创新等方式进行协同式的聚合,体现个体的分工和多人的协作、信息资源的个性和共建共享、社交网络中强弱关系的有机转化。社交网络的自由度高于其他类型网络,因没有严格的规制和制约,信息主体之间比较松散,存在广泛分布的信息资源,且观点多样,并具有众多的弱关系存在,为协同化信息行为提供了基础。关键问题在于促进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其中复杂任务的设置和建立信任机制尤为重要。对话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进行适当引导,增加个体对更多认知的需求,在社交网络中,信息类型大体可分为4类,一是通知类信息,包括会议、通报、活动等;二是分享类信息,包括最新产品或服务、视频、热点事件等;三是求助类信息,提出问题或疑问寻求解决方案或建议;四是互动型信息,主要是对观点进行讨论与交流。第三类、第四类信息是可进行操作的话题范围。信任机制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核心成员的领袖素养、社群的持久性、群内关系的和谐性等都会增加个体对社群及成员的信任度。
4结语
网络空间安全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自由开放的社交网络信息交流模式更具网络治理的需要。社交网络信息交流协同创新就是要协同信息载体、信息用户、信息内容、信息环境等诸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利用多主体协同管理机制、全交互动力机制、自适应运行机制改善社交网络无序、无效、紊乱的状态,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交网络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