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培训班过度收割“天下父母心”

2021-09-07 11:03王玉初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天下父母腰包主管部门

王玉初

每年学生们好不容易盼来了长长的暑假,可家长们却焦虑了:暑假很长,该如何安排好孩子们的假期时间?要给他(她)报什么培训班?作为家长,我经常听到“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过暑假”的鼓噪。你的孩子在休假,人家学霸却在培训班努力学习,还美其名曰“弯道超车”。你说哪个家长还能按兵不动?

于是乎,暑假还未开始,家长们便开始全网搜索哪家的网课好,哪个培训班的老师是985大學毕业的,哪位老师是特级大师。当然,家长也会全城搜寻哪家培训机构帮学生提了多少分,培养出了什么状元,等等。他们唯一不在乎的是自己那个平时也不算太鼓的钱包。

每临假期,各种培训机构当然是最开心的,也决不会错过这个黄金档。他们无一例外地介绍某某年级是关键期,某某课程一旦落下将来要再追上就困难重重……各种恐吓式营销、饥饿式营销,让家长们忙不迭地去掏空自己的腰包。

家长自愿掏空腰包,还得做家里那些“神兽”的工作。“人家比你成绩好,都报了好几个班。”“某某比你多考了几十分,也在那个培训班。”“你以为我乐意花这冤枉钱呀!还不是希望能给你长几分,将来考个好大学,你咋就这么不懂事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家长们都成了天才说客。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最后就差眼泪掉下来。于是,孩子被成功洗脑。不管他们有千般万般的不乐意,还是要乖乖地去上培训班。

对培训班,老师们也有自己的心思。曾经,有些学校的老师利用假期办个小班,前半个假期赚点培训费,后半个假期正好用这些钱去旅游。如今,对学校老师从事培训班有了严格的约束,绝大多数老师不敢再以身试法。培训班已与公办老师无直接利益关系,老师们对培训班多以佛系态度待之,既不主张也不反对,由家长们“自主”选择。当然,也有老师希望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假期里有个较好的知识储备,而不是整个假期疯玩掉,便以不反对来表示自己对学生参加培训班的支持。

要说培训班的事儿,教育主管部门也是操碎了心。国家教育好不容易构建起较好的教育体系,要让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他们也架不住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望,以及社会培训机构逐利的驱动,各类假期培训班方兴未艾。什么作文妙变法,什么考试妙招等等,无不是引导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路上狂奔。眼下,教育主管部门在打击各类虚假宣传及违规培训行为,但更多的时候也只是在提醒广大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项目、缴纳培训费用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踩雷。管理好校外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这副担子不轻,但必须挑好。

仔细一想,多方不讨好的培训班,依然能大行其道,收割的恰是“天下父母心”,值得警惕。培训班不招人喜欢,极像块臭豆腐,闻起来臭,有人却觉得吃起来香,并乐此不疲。依我看,培训班最多只是小吃,当不得正餐,各方当审慎待之。

猜你喜欢
天下父母腰包主管部门
放风筝(外一首)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腰包回潮
大肚腩腰包
百姓腰包更鼓了
ALettertoParents写给天下父母的一封信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