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静珍 刘骏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近年来央视推出的各强档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大受观众喜爱,激起了传统文化热潮。以故宫博物院为首的各大博物馆文创作品崭露锋芒,庞大的文史资料通过数字化平台融合进各个终端,静止的文物通过现代技术逐渐活化。2019 年12 月,故宫博物院文物、清朝康熙年间所著《海错图》,以沉浸式交互方式在上海豫园展出,向世人展示了可听、可感、可触的《海错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梦幻佛宫》球幕电影,让观众深切体验到置身洞窟,与绚丽壁画近在咫尺的感动。哔哩哔哩跨年晚会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数字技术相结合,以崭新方式呈现,旧貌换新颜,将传统文化之光播撒到二次元群体,笼络了一众粉丝。
传统文化正以这种创新性的、大家喜闻乐见的、融合性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加强民族文化自信。
本文所涉及数字艺术类专业主要有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播设计、电商视觉设计、动漫设计、游戏设计。
现代数字技术和艺术发展突飞猛进。近几十年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审美西化”,二是“唯技术论”。在课程中融入文创项目,将传统文化元素、题材导入课程开展项目式教学,提高作品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学生组成各个项目组,项目发布、实地调研、挖掘素材、寻找灵感、沟通协调、调试作品等各环节都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作品也更有内涵,更具文化传承传播的现实意义。
以“校中企”“横向课题”为接口,通过企业引入项目和技术。传统设计公司的熟手缺乏年轻人的思维和创意灵感,而学院学生缺乏技术与实践能力,空有想法而无力实现。如今两者结合,年轻的学生出创意,成熟的企业予以实操支持,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目的。通过不断的文化浸润,学生有能力参与到基金、政府、企业项目中去,综合竞争力得到增强。
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在课程设置上改变原来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两相分离,各行其道的状态,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创业耦合,建立“认知、探索、实战”的“三阶递进”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完善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学生自主挖掘“传统文化”题材,加深文化认知、提升作品内涵,作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则通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基石,在现代数字媒体时代应得到创新继承与广泛发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挖掘非遗文化、民俗风情、传统工艺、诗词典故等题材,将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和谐”之美思想融入数字艺术类专业教学中传达给学生,既拓宽了课程外延又促进了内容的深入。学生经历资料搜集、分析调查、主题提炼、理念表达、作品创作等过程,最终借助数媒载体加以传播。这一系列动作构建成传统文化被挖掘、被传承、被传播的环形体系。
传统文化能极大提升作品底蕴,是技术创作的有力支撑。教学实践中校、企、行业专家三方合力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研制课程标准;课程建设中,围绕“产学融合”的需要,引入各方文化类基金项目,尤其注重地方区域特色文化项目的开发。以典型项目的创作过程为依据开发教学项目,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强化双创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融合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底蕴的拔高,作品创作更有内涵;打通企业项目,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职业能力极大提升;毕业生受企业欢迎程度大大增强,就业质量明显提升。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自2016 年秉承本课题目标展开教学实践以来,课程引入两大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楼兰寻梦》《东去西来》,对接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多民族民间音乐与管弦乐队》(国家一带一路项目)、上海民族乐团《栀子花开》(2017上海优秀作品奖),注重宜兴本土特色文化项目的开发,如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网站、顾景舟紫砂艺术馆展示平台、紫砂系列文化活动宣传制作、陶文化“口述历史”展示平台、中超利永文创等项目的建设。超过半数学生参加转本、接本学习,学位通过率超过90%,并有2 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获批省“双创”项目十余项,获多项国际、国内奖项。
以传统文化项目为切入点,以“融文化”“通校企”为基准点,以“融通并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点,逐步形成“2 转6 融6 茂”人才培养机制(图1)。
1.转变思想
首先,转变学生对传统的误解。很多高职数字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认为传统就是陈旧、迂腐、过时的代名词,这个思想扼杀了同学们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然而,建立在深厚历史文化根基上的继承性创新作品才是真正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著名艺术家徐冰的“英文方块字”“天书”、系列“山水画”,国际平面大师靳埭强的水墨画海报等等。这些作品均因传统之根而变得枝繁叶茂。其次,转变老师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现状。设计教育发源于英国,在德国诞生并繁衍到全世界。20 世纪的中国设计教育是西方设计教育的照搬,直到中国政府开始强调文化的自主与自信,人们才慢慢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目前数字艺术类在校教师大多比较年轻,在西方设计教育大环境下,对现代软件技术与设计理念敏感,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浓。然而,顶层的转变要落实在基层并非易事,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从教师入手。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要帮助学生们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充分认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刻内涵,以此感染、影响学生,最优化地将传统文化浸润专业教学,重塑传统文化地位。
2.转变教学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传统单一的课堂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线上、线下、项目实践、竞赛参赛相结合的多方位、多角度、多技术、多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成为必要手段。首先,优化课程内容。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挖掘非遗、地方人文、民俗风情、经典诗词、典故、甚至方言等题材,优选出部分融入课程中实施教学。其次,优选实践项目。优选文化类项目,提升了学生作品的起点,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更优质的就业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最后,走出校园课堂。实地调研、社会实践成为优选项目实施的必要过程。笔者和同事们的基金课题、横向课题,均有学生参与。现场拍摄、材料收集、元素提取、资料整合、与甲方沟通、小组沟通、现场效果调试等都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走出校园与课堂,带着文创作品参赛,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钻研能力更强,文化涵养更深,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更高,继续学习与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重技能轻文化,特别是数字艺术类专业,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目的性,以及该设计类别与各类软件技术关联的紧密性,教学过程中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熏陶;重现代软件技术,轻传统文化植入。现今,在职业技能人才需求和知识型社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不论学生本身还是设计作品都亟须文化滋养。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融文化”“通校企”,推进“6融”。
1.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艺的融通
传统文化题材与传统文化真实项目引入学校课堂,运用现代数字技艺来表现和承载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方便保存、容易传播、节省成本等旧貌换新颜的优势,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突破。早在2014 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教师团队和央视数字频道就合作成立了宜兴紫砂动画工作室,制作了动画片《紫砂壶传说》,并在央视世界地理频道播出。2016-2017 年,数字媒体专业师生团队完成了宜兴市政府与中国紫砂博物馆共建项目——陶文化“口述历史”展示平台的界面设计、音视频剪辑、数字化交互部分。
2.古典美学与现代审美的融通
中国传统美学洋溢着悦乐的精神,儒家“善美统一”之“和”、道家“境生于象外”之“妙”,释家“禅宗顿悟”之“灵”,综其所述,和谐实在是儒、道、释三家悦乐精神的核心。现代审美较中国传统美学范围更广,从审美感兴上可以有美感与丑感、崇高感与荒诞感、悲剧感与喜剧感,从形式上可以有简约、几何、抽象、超现实等。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不仅是技术层面与传播载体的革新,更要在立意、表现上创新。打破古典美学与现代审美的固有模式,打破双方隔阂,先破后立。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黄海的一系列电影海报,既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又能激发现代审美感兴,受到国内外媒体与观众广泛好评,值得我们探究学习。
3.企业与学校的融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条: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其中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落实院系与地方文化部门、博物馆、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双方与多方合作。院校、老师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课题协议,甲方的要求在协议中具体体现;老师申报的基金课题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开展实践,横向与纵向并举,企业与学校融通,促进深度合作。课程层面——作业有标准、主题有深度;人才培养层面——学生有技艺,就业少压力。
4.课程与课程的融通
以传统文化项目为纽带联结同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各阶段课程。如中国紫砂博物馆视觉形象设计项目,在视觉识别设计课程中完成标志、基础系统、应用系统的设计,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完成衍生品包装设计,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完成官网、网络销售平台的设计制作,横跨视觉传播、数字媒体两大专业多门课程,若后续要跟进吉祥物设计、宣传片制作、游戏体验,则会涉及角色设计、摄影、摄像、影视后期处理、交互设计等5 门课程。因此,实现课程间的融通是实践项目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5.不同艺术门类的融通
不同艺术门类的融通,一方面是同院系不同专业的融合互通;另一方面,是跨院校、跨学科的融通。目前我院主持的传统文化项目基本在同院系中就能执行完成,如中国紫砂博物馆官网设计、紫砂品牌形象设计等。但大型文化类主题项目往往辐射面更广,在教学中,师生要加强艺术门类间的融通意识,互通有无,跨界合作。如我院刘东升老师团队参与的上海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东去西来》,涉及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数字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就需要各专业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打通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以项目为切入点做到院校、课程间的互通,是项目能在学校可持续存活的关键点。2016 年,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已开设建筑动漫方向,是对不同艺术门类相融通的专业教学的探索。
6.项目与课程的融通
“对应实践项目,衔接相应课程”,这是融通的难点和关键点。我院在执行过程中做到项目分解、责任到人。项目初期,项目主持人与教师团队进行沟通洽谈,签署合同;而后在学院内进行项目分解,原则上是将大项目按照课程拆分成一个个小项目,由课程老师认领,每个任课老师成为分项目负责人,每个周期进行进度汇报与作品评选。
1.课程内容的丰富
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庞大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用之不竭的源泉,现代设计从中挖掘宝藏、汲取营养,新旧理念、中西样式、古今元素的碰撞融合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
2.课程质量的提升
教师团队携手企事业单位专家一起设定培养方案、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确定文创课题,把关作品质量。在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引领下,尊重传统、突破传统,在继承发扬中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3.学生素养的提高
传统文化项目实践成为数字艺术类课程中的必要环节,促使同学们对该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有更深刻的了解,加之该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反复出现,达到量到质的转变,提升了学生内涵,提高了综合竞争力,成人与成才并举。
4.文化传统的传承
同学们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传统文化项目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历经背景分析、文献调查、材料收集、主题提炼、理念表达、作品创作这一系列过程,对传统文化认知加深,实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5.文化传播的加强
通过数字技术将相关文化进行视听化表达,传统文化主题作品借助数字载体在线上、线下发布,更多、更广、更快地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数字化传播势必推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6.专业建设的深入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修正不足,总结经验,探索出一条有效发挥数字艺术类专业学生特长,有力促进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类学科联结的教学方法与培养途径,丰富教育理论体系,促进专业体系建设。
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演化的结晶,是反映民族风貌与特色、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民族的“共享记忆”。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均属传统文化范畴,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群体中要如何遴选出适合本校学生实践的内容?首先,立足高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及教研团队研究领域开展实践,以点带面逐步向外拓展;其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引入地方文旅项目;最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落实“2 转6 融6 茂”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文化自信、专业扎实、技能突出、富有项目经验的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