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塑造一个人,往往就是一生所为的那点什么。
于赵四小姐——赵一荻而言,她为的就是爱。作为名门之后,少帅张学良的爱人,她曾经坚信着:爱是补给、是阳光、是水和氧气,也是她一生的壮丽梦想。也因为这爱,她曾坠入深渊,低到尘埃;与他生死相随,成就了一生传奇。
1912年5月28日,赵四小姐出生在中国香港。
父亲给她取名字的时候,无意抬头发现了天空漂浮着一道绮丽的霞光,分外迷人,于是他给宝贝女儿取名“绮霞”。
她还有一个英文名字,伊蒂斯,谐音“一荻”,因为她喜欢“赵一荻”这个洋气的名字,所以一直延用。又因为她在家里排行老四,家人索性昵称赵四,外面的人则称她为赵四小姐。
她的父亲赵庆华在北洋时代,历任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后来官至交通次长。在中国香港度过童年后,赵四小姐随父亲来到天津,先后在天津浙江小学和中西女子中学读书。因为天生丽质,又品位出众,所以十五岁时,便做过《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她是那个年代标准的白富美。
1927年,16岁的年纪,正是情窦初开,骄傲的赵四小姐,却从来没有为谁心动。直到一次蔡公馆舞会,她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心动。
那天,出入蔡公馆舞会的人都是社会名流,所以那里的贵妇和千金们,都珠光宝气,浓妆艳抹。而第一次去舞会的赵四小姐,装扮清素淡雅,似春日栀子,悄然绽放在世人面前。
舞会上的的公子达贵,都被那份独特的清纯气质吸引,陆续不断邀她共舞,却都被她婉拒了。
第一次来到正式的社交场合,她还真是不大习惯,只是静静地坐在一处,正喝着茶水,忽然场内一阵骚动,有人喊到:“少帅来了!”,舞池里的人们都停止了舞步,翘首以待。
只见一位英俊潇洒的军官,一群副官和侍卫的簇拥下,进入舞池,名媛太太们,蜂拥而至,邀他共舞。这位少帅就是东北张作霖大帅的儿子张学良,对他早有耳闻的赵四小姐,发现这位少帅比她想象的更出众。张学良也一眼就发现了赵四小姐,对视的刹那,张学良没有丝毫犹豫,便阔步走到她面前邀她共舞,这一次,她伸出了手,没有拒绝。
一见钟情,你信吗?那一晚,赵四小姐和张学良都相信了。迷人的音乐,迷人的舞姿,迷人的眼神,英雄美人,连枝盛开。那一舞,他和她都不能自拔。
以后,但凡上流社会的舞会,只要有张学良出席,就可以看见赵四小姐的身影。尽管两人越爱越浓,赵四小姐的处境却越来越难堪,因为张学良早已经有了夫人于凤至。当赵四小姐的父母听到了女儿的一些风言风语,看着每天都因为跳舞而回家很晚的女儿,他们不得不限制了女儿的行动,不许她再去舞会,更不许她与张学良见面。
赵家在天津也是名门世家,她的父亲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在社会上的口碑極好。所以,他们家里是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而此时,张学良的父亲在苏家屯突然遇害,张学良离开了天津,返回奉天去处理家事、国事。
后来待局势稳定后,张学良接替了父亲的职位,他才得知赵四小姐已经被父亲禁足在家中。后来在赵四小姐哥哥的帮助之下,她去奉天见张学良,被安置在幽雅的北陵别墅。
几个月的别离和相思,让两个人的感情明显更近了一步。那些日子,张学良只要有时间就去看她,两个人每天都如胶似漆,如影随形。
可是来到奉天不久,赵四小姐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关于父亲的声明:四女不孝,与人私奔关外,有辱门庭,即日起与女儿脱离父女关系,断绝一切往来,并宣告自身惭愧,从此不再为官。
看到这条声明,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这是真正毁灭性的打击,父亲从小就视她为掌上明珠,她却亲手毁了父亲的前程。
不仅如此,她当时的朋友、同学都像躲着瘟神一样,避她而行。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根本就不接受她,做妾都不可以,更别说进大帅府,只能以侍女和秘书的身份在他身边。
赵四小姐怕了吗?她不怕。面对父母的不解,赵四小姐痛苦,但不纠结。面对外人的流言蜚语,赵四小姐心冷,但不悲伤。面对张学良家庭的抗拒,赵四小姐亦是丝毫不慌不惧。因为她一旦爱住,管它春夏秋冬,时岁枯荣。
软禁张学良期间,于凤至被允许与之同住。几年后于凤至患了重病,被安排去美国医治。
张学良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允许赵四小姐陪同。当时工作人员都觉得这个要求太荒唐,赵四小姐在中国香港衣食无忧,儿子还不足十岁,应该不愿意陪同软禁,过清苦没有自由的日子。可出乎意料的是,得到这个消息的赵四小姐,没有丝毫犹豫,她把儿子寄住在美国一个朋友家里,忍着和儿子分开的痛苦,很快来到了张学良的身边。自此,她寸步不离地陪伴他,度过了那五十多年的幽禁岁月。
赵四小姐在2000年6月去世,终年88岁。次年张学良也随她而去,在去世后,两个人合葬在一起。永远,相依。
(据“十点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