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丽娟 朱利红 费家堡
摘要:本文将支架式教学运用于我校田径教学的挺身式跳远技术教学中,探究其存在的意义,用教学实验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通过SPSS17.0等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利用支架式方法将多媒体功能用于实际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工具的结合,同时为改进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支架;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2021)12-071-02
1前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强国”的建设中,同时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内容也愈加丰富,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结合前人在支架式教学与教学实践研究方面的成果,对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结合挺身式跳远项目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将支架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分别运用于挺身式跳远的课堂中,检验支架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传统教学法与支架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中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成绩、技术动作掌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变化,找出支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为体育专业教学的发展以及挺身式跳远教学和训练提供借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两个班级学生挺身式跳远技术及达标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以图书馆、互联网、书籍为主要查阅途径,搜集国内外教学模式、教案及体育教学设计等相关文献资料,并查阅国内官方公布的相关体育文件,了解了支架式教学法在体育学科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2.2.2实验法
以沈阳体育学院2020级体育教育大一的4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班20个学生为实验组;(2)班21个学生为对照组,减去第一周的前测和最后一周的后测,实际实验干预周期为8周,每周2次课,时间是90分钟。
结合挺身式跳远的运动性质,全面了解两组组员的速度、弹跳和腰腹等基本身体素质,为支架式教学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在实验开始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测定,包括立定跳远、30m跑、1分钟仰卧起坐,结果显示两组实验对象的素质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立定跳远、30米跑、仰卧起坐等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P值: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不具备显著差异。
2.2.3数据分析法
对实验前所测的身体素质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Excel等进行深度统计学数据分析,将实验前测试的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
3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
3.1支架式教学法的实施环节
支架式教学法是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1997年,何克抗教授勾勒出支架式教学环节: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提供学生学习工具(支架)→設置独立探究的任务→集体进行探究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及时进行评价[1]。
3.1.1搭建支架
搭建支架是教学环节的关键步骤,教师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与知识框架,比如在挺身式跳远技术的腾空动作阶段,腾空动作要求后摆动腿下放、蝽部前移、挺胸展髋,这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出“图纸动画支架”,通过图案的形象帮助学生完成技术。
3.1.2创设学习情景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挺身式跳远属于跳跃性技术项目,课堂内容的设置以游戏引入,例如摸高比赛,学生之间进行摸高比赛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技能。在教学中创设好的教学环境和平台,师生、生生达成互动环节,对学习情况相互评价及反思,进而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质量。
3.1.3自主探索过程
给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活动课堂、带着问题去观看教学视频,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让每组至少一名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在学习腾空技术动作时,首先让学生观看蹲踞式跳远与挺身式跳远腾空技术的视频,查找动作技能的不同点,然后分组讨论,最后归纳出“蹲踞式跳远起跳腾空后,起跳腿去找摆动腿;挺身式跳远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去找起跳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让其学会总结,加深学习印象,在形成动作记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1.4合作学习
体育项目多采取团体游戏进入教学主题,在知识技能的搭建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技术学习的多方面基础特征进行小组讨论,组内成员在合作中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利用所学概念的属性达成共享思维,最后达成高凝聚力的团队,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1.5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是教师理念的指挥棒[4],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参与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其中对结果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出勤率、课中练习的频率及练习时间,以及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在对挺身式跳远技术做出评定时,要评价的内容包括:摆动腿积极下压、起跳腿向摆动腿靠拢,当腾空步达到最高点时,身体是否做到充分伸展,达到“挺胸展蝽”的动作姿势,双脚着地后,及时屈膝缓冲,蝽部迅速向前移动,双臂快速前摆,特别是将臀部迅速移过落地点。
4结果与分析
4.1实验后各项指标分析
田径运动技术是指人们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运动能力协调规范地完成各项运动[5]。技术评价和达标成绩在田径运动的主要技能考核中都是核心部分,需要对专业技能的成绩以及专业技能的能力进行评定,即学生的技能成绩、技术达标成绩。
4.1.1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分析(表2)
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立定跳远、30米、仰卧起坐做了测试,数据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P>0.05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实验。
4.1.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技术评定得分对比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平均得分为84.3±6.17分,对照组学生挺身式跳远技术平均得分为73.6±17.9分,两者相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为0.039,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通过支架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挺身式跳远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4.1.3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挺身式跳远达标成绩的对比分析
由表4可知,教学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跳远达标成绩经过了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的达标成绩均值為3.79 ±0.15米,对照组的达标成绩均值为3.65 ±0.22米,P值为0.047,实验组达标成绩优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说明支架式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的成绩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挺身式跳远运用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时学生的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均有提高,但采用支架式教学的学生技能水平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5.1.2支架式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5.1.3支架式教学创设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可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2建议
5.2.1加强支架式教学法的组织力度,提高教师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认知,并结合传统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5.2.2要求教师对教材做细致的分析,并进行科学的教学行程安排,搭建运动技能各步骤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2.3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引导的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2(05):74-81.
[2]高稳.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览.2005(12):30-34.
[3]刘洪俊.挺身式跳远中运用“四步全息法”的教学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46-48.
[4]范运祥,马卫平.体育教学评价中几对范畴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35(04):70-73.
[5]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