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婷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师德是教师重要的职业素养。为了强化师德意识,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学校可将师德建设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全面优化师德教育方式,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信息技术和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融合,可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培育教师现代教育理念,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推动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科学发展。
在学校师德建设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开辟新的道路,优化师德建设工作内容、方式,满足不同教师对于师德建设的需求。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融合还存在不足,学校需要探究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师德建设网络工作平台
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融合,可优化师德建设工作方式,满足教师在信息化时代中的发展需求。
互聯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为了促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与时俱进,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对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辅助作用。同时,学校传统师德建设管理模式相对单一,容易将师德建设工作局限在校园、课堂里。而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学校可结合师德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创建师德建设的网络平台,定期向教师分享与师德建设有关的内容,调动教师参与师德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不同教师在师德建设工作中的发展需求,为教师认真学习、积极互动提供机会。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与师德建设工作的融合,学校可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为了突出现代化教学和办学特征,学校师德建设工作需要加强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发展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有助于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学校工作的多方面,培育教师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和网络沟通能力。
创新建设方式,营造师德建设氛围
发挥新媒体的影响作用。在师德建设工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可发挥新媒体的影响作用,全面优化师德建设的内容,提升教师对师德建设的深刻认识。同时,在新媒体导入的过程中,学校还可结合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增强教师对师德制度和内容的认知,实现师德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学校可基于新媒体构建师德建设工作平台,定期向教师和学生分享与师德建设有关的视频、教学案例等,引导师生通过师德建设工作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校师德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学校构建新媒体平台,加强党建工作,全体党员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可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推送与师德建设有关的信息,不断将师德建设工作渗透到校园发展的多方面。
采用多样化的建设方式。为满足不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需求,学校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师德建设方式,提升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对新媒体教学的认可度很高,制作新媒体视频成为教师进行师德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师德建设工作的融合中,学校可结合新媒体、自媒体传递视频信息的便捷性,满足不同教师对于师德学习视频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学校可将一些视频资料进行碎片化、可移动化处理,让师德师风建设更具有直观性。同时,多样化的新媒体视频内容可吸引教师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此外,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学校鼓励教师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和移动设备,满足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师德学习的需求,让师德教育更好地深入教师的心中,提升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水平。
营造师德建设校园氛围。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融合发展中,学校要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校园氛围,让教师更好地参与到学校师德建设工作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一方面学校可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建设工作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官网、广播台等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宣传优秀教师,优化师德建设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帮助教师了解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师德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学校可采用让学生对优秀教师进行投票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师德建设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了解哪些教师受学生的喜爱,这种方式可推动师德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
在为师德建设工作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过程中,学校可将师德建设工作与教学改革工作有效融合。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宣讲师德建设的教育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找出学校师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为了促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学校将师德建设工作与信息技术应用有机融合,制定并落实有关师德建设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同时,学校要更充分地发挥新媒体的影响作用,采用多样化的建设方式,营造积极的师德建设校园氛围,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融合发展的水平。
责任编辑/陈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