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原名黄安,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以及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为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14万英雄兒女,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全国第二烈士县。
2021年,红安县教育系统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大课堂,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频频亮相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先后7次亮相央视。“小小红色讲解员”典型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红安县第一中学千名学子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新闻登上《湖北新闻》与《新闻联播》。
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红安调研时,高度评价了红安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作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红安县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建引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彰显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党建引领,推动“党建、思政、红色德育”深度融合
红色资源是红安德育的重要载体。思政课是推进学校党建的优势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红安县教育系统利用红安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以思政课“三育”为抓手,推动中小学校“党建、思政、红色德育”深度融合。
课程育人。借助红安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思政课校本教材,建立体系。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可爱的家乡》《永远的丰碑》《将军的摇篮》《永远的丰碑》《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将军童年的故事》等系列读物。将军城小学编写的《红安县将军城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列宁小学编写的《红土育新苗》等,在全县具有较大影响。思政课课程开发工作呈现系列化、特色化特征,实现了课程育人。
环境育人。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大思政”育人队伍,既明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德育职责,又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既保证团工委、关工委、妇联等组织协同参与德育,又邀请老红军、老教师、老干部、老专家到学校作德育报告,形成“人人重德育、处处抓育人”的局面,实现了环境育人。
文化育人。利用红安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礼仪教育相结合,与“三百”(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看百部爱国影片、读百本爱国主义图书)教育相结合。优化社区教育组织,搭好校内外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校讯通、班级QQ群与微信群等渠道,搭建思政交流平台,构建校内外新媒体立体网络,实现了全方位文化育人。
创新载体,以红色研学探索立德树人新路径
红色是红安最亮丽的底色、最厚重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红安县教育系统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践行素质教育,促进知行合一”理念,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探索出了一条富有红安特色的立德树人新路径,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校德育工作优势。红安德育工作经验“走进”了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百万学生红色游,中国第一将军县”光荣旗帜,红安红色研学旅行品牌名扬全国。
根据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需要,红安县教育系统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县红色资源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围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这一主题开发了具有红安特色的“英烈风骨之旅、铜锣精神之旅、领袖风范之旅、将军风采之旅、红军传奇之旅、红色体验之旅”6条红色研学旅行线路。结合6条精品线路,县教育局聘请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余名专家教授以及部分学校校长、教师代表组成编写专班,对研学线路进行现场调研,对课程编写思路、框架进行讨论研究。总投资80余万元,历时半年,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编写研学教材,目前已经开发80门红色研学精品课程,形成了红色研学红安模式。在此基础上,红安县教育系统还与帝王湖、长河源、永河知青茶场、七里将军红红色教育中心等一些绿色体验基地、民俗风情园、劳动教育基地合作,打造更多精品研学线路,丰富课程资源。
今后红安县教育系统将继续建优红色研学阵地,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将“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转变为德育“活教材”,积极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多元德育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渗入血脉,翰墨书香浸润校园,传统文化陶冶师生。
立心铸魂,深入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发挥红色教育铸魂育人的效应,红安县教育系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小小红色讲解员”为突破口,在全县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精选细评,壮大队伍。2005年,“小小红色讲解员”率先在红安县将军城小学启动,十几年来,从一支小队伍发展到现如今的“秦基伟中队”“李天焕中队”“王近山中队”等,队伍不断壮大。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红安县教育系统发动全县5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报名参与“小小红色讲解员”活动,培养近200人,利用节假日到红色场馆开展义务宣讲600余次。
内化培育,深化认识。红安县教育系统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先后编写《将军童年故事》《将军风采》《红军洞的故事》《红色七里坪》等红色校本教材,每周由辅导老师为“小小红色讲解员”开展1—2次教材精讲专题培训;统筹线上线下,广泛开展“红安红色故事”征文活动,组织“我心中的中国共产党”美术展,举办中小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读书活动与演讲比赛;此外还利用校园广播播报先烈故事,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红色历史专栏等。目前,全县已逾90%的学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外化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红安县教育系统把红安红色资源作为最直观、最生动的教材,组织“小小红色讲解员”瞻仰参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董必武故居纪念馆、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长胜街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迹遗址,凝听革命故事、汲取红色力量。如今,“小小红色讲解员”讲红色故事已成为红安的一大亮点。《峥嵘岁月红色印记小小少年薪火相传》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小小红色讲解员”引领青少年学党史》被《湖北省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作为创新案例采用。
一直以来,红安县教育系统始终坚持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将军城小学“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戴敏思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红安一中、列宁小学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称号;列宁小学少先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少先队优秀大队”称号;将军城小学少先队“秦基伟将军中队”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红安县实验小学铜锣艺术教育和德育融合硕果累累,6次进京演出;马岗小学少先队员徐奥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红安县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青少年血脉,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赓续红色基因,做红色家谱的传承者,做红色能量的传递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