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引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2021-09-05 05:41张玉红成军黄少华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体系构建工匠精神

张玉红 成军 黄少华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当以工匠精神引领学院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厚植文化育人理念,扩展文化育人内容、方式和途径,创新文化育人方法和手段,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多层次、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形成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关键词:工匠精神;文化育人;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112-03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培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就要以工匠精神引领学院核心文化理念,推进文化体系建设。

一、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职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全面增强学院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

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是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就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优化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文化育人主体意识,更好地培养德技双馨的“大国工匠”、技术能手,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二)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一直以来,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孤军作战。一方面,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专业课堂教学“重技能、轻德育”“重教学、轻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重视度低。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职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就是要牢牢把握高职院校专业课堂这一育人主渠道,加强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有机实现价值引领,推动新时代高职课程落地生根。

(三)有利于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大格局

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更要有高尚的精神。建设高质量校园文化,就要構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灵活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将工匠精神育人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强化思想引领[2]。新时代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职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原则,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奏响育人最强音。

二、全方位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职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成效从根本上取决于文化育人体系的完善程度。通过挖掘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围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建设高职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精神引领、制度约束、环境浸染、行为养成的校园文化育人生态系统[3]。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工匠精神包含着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非利唯艺的职业道德、卓越精湛的职业能力和道技合一的人生哲学等职业精神,是追求善美境界,最终达到心性的修养和自我实现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不仅包含“技”,更蕴含“德”。高职院校要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办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构建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的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多层次、一体化文化育人体系。

(二)秉承两大原则

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涵养学生工匠精神,就必须秉承精神价值引领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教学资源整合与综合素质提升两大原则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1. 精神内涵引领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理念必须凝练成学校精神层面的核心文化理念,并以此带动全体师生员工文化意识共同体的形成。学校要从自身办学历史、行业特点、人才培养特质等方面挖掘精神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理念,构建校园文化体系。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校园文化理念根植于师生心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活化专业教学方式方法。例如邀请本校优秀校友、创业精英现身说法,分享就业创业典型案例。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效地渗透到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严谨质量意识和高尚职业操守。

2. 育人资源整合与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锤炼道德和技能的关键。高职学生实践教学能丰富学生的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升华个人内在品质。高职院校要通过深度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建设和完善一批兼具教师企业锻炼、学生实习、校企合作功能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成果、资源共享共用的可持续人才培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构建德技并修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1. 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以三全育人大格局为依托,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工匠精神文化底蕴和价值导向,“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构建“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

2. 修订课程标准和德育目标。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修订新时代新课标,出台德育大纲,重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增加思政育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将良好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敬业精神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首要素质,将价值引领置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之前,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教育。

(四)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内核的三全育人生态

1. 确立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文化理念。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多,课堂学习时间少,对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要求更高。所以,高职院校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上突出对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培养,厚植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高职校园文化理念,使校园文化具备工匠精神的灵魂和底蕴,为系统构筑校园文化育人生态,提供精神凭依。

2. 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管理生态。新时代,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必须坚持“文化强校”,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构筑“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形成高效运行的管理生态。建立一套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要求、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保障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

(五)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校企融合育人平台

工匠精神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最佳融合点,优秀企业所崇尚的质量文化、管理文化、创新精神等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深厚底蕴。高职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文化特色,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实景复制等方式,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搭建校企文化互融的协同育人平台,推进校企协同高质量育人。

(六)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职文化育人生态

高职院校通过一系列彰显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产品、精神文化标识等,能有效进行高职生价值观和道德精神教育,渗透工匠精神内涵,涵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凸显职教特色、时代特色的区域特色的以文化人环境。

1. 精神文化升华工匠精神。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培育优良校风。一是要在办学理念中融入对工匠精神的塑造,高职院校要在办学定位、治校理念、办学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校歌、校徽等方面打造兼备学院行业特色、职业文化特色、高等教育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二是要在在校园文化作品中展示职业院校的精神特质,打造职业院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三是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凝聚职业院校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追梦前行的磅礴力量[4]。

2. 制度文化彰显工匠精神。渗透工匠精神、严谨规范的各项制度,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制度保障。健全完善的教学、科研、人事、学生、财务、资产、监察、校园建设与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制度体系,是推进高职院校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的必要保证。

3. 环境文化注入工匠精神。一是要建设彰显校园精神、凸显工匠精神、规划科学的校园环境,学校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应当能充分显现高职院校的风格和品位;二是要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景观,从学院的历史和现状出发,突出特色,强调全方位的育人功能、方便实用的使用功能、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建设文化长廊、大师雕像、亭台楼阁等,彰显学校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底蕴,丰富校园人文内涵与时代品质,营造优美、高雅的育人环境,陶冶师生情操,潜移默化地教育师生[5]。

4. 行为文化融入工匠精神。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在学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加强管理,创新、拓展精品文体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亮点,不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三、结语

以工匠精神引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是高职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全面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赋予专业建设新的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高品质的现代高职文化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 苏海莎. 基于高职院校技能文化育人新路径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1):131-135.

[2] 曾玥蓉,姚莹.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体系[J]. 重庆科技学院,2020,7(48):173-177.

[3] 同宇.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的建构及实证研究[J]. 陕西教育,2019(04):58-60.

[4] 张震宇.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122-123.

[5] 贾洪岩,刘惠娟.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育人机制研究[J]. 文化空间,2018(10):141-142.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体系构建工匠精神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技术文化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