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精神的构建与弘扬

2021-09-05 05:41邹琼李莹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构建新时代

邹琼 李莹

摘  要: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指引下,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高水平大学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学精神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其形成源于“集体记忆”的传承,发展过程呈现双向嵌入逻辑。东莞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跨越式发展中形成了“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支撑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前行。新时代继续构建及发扬大学精神要把握新形势,继续发挥大学精神的文化引领作用;发展新内涵,丰富大学精神的价值内蕴;提升新境界,实现大学精神从有形到无形、化无形为有形的形态转变。

关键词:大学精神;新时代;构建;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05-07

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一所大学要脱颖而出既要有实力,也要有魅力。实力是指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资源集聚整合中的能力,魅力则主要指大学在其所处的动态历史时空中涵养的价值理念、精神品格、人文气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1] 由此可知,大学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各项指标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一、集体记忆: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内涵

从大学精神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看,大学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滋养与熏陶,换言之,大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所处历史时空中的社会文化决定的,从这一角度而言,大学精神是社会文化的“下位”概念。

然而,大学精神与社会文化又具有和而不同的特质,大学精神表现得更加理性,以知识和学科发展逻辑为基础,聚焦于学术与知识的传承。在独特的空间内,大学通过显性的制度规约与隐性的文化规训设定好边界四至以及内部规则的结构,人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教学、学习、互动实践、情感交流,彼此的知识、观念和经验在此交汇,参与大学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各个群体逐渐汇聚形成统一的“身份共同体”,并共享这个身份共同体所带来的价值观和荣誉感。

“身份共同体”的形成基于共同的身份认知,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共享当下、回顾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即对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项显性制度、隐性规约的一种共识,具有高度的组织化,不具区隔性。这种共同的身份认知是共同体开展学习、工作、生活的精神支撑和身份归属。大学精神形成于“身份共同体”的“积累”和“反思”,是大学历代师生校友学习、工作、生活实践的象征化。“积累”是指大学成立以来师生长期的思想言行呈现,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这种积累又是大学教育对其学习、工作、生活延续作用的反映,也是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等各种内容的留存和积淀。“反思”则主要是大学的管理者持续对学校的目标方向、使命愿景等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建设性规划调整的过程。大学的管理者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梅贻琦之于清华、蔡元培之于北大、张伯苓之于南开,无一不体现了大学校长对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引领的作用。不可否认,其他与大学相关的各种岗位上的社会角色也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大学精神的建构和展示中来,众多身份群体以大学精神为基础,通过积累和反思,逐步形成对于办学定位、教育目标、价值判断、人生志向、社会理想等的共同认知,并成为全体师生共同文化心理的基础。

正如哈布瓦赫所言:“一种头衔、美德、品性背后,总是一些具体的群体和个人,但凡每个人物、历史事实渗透入了记忆,就会被转译为一种教义、观念、符号。”[2] 记忆通常具有社会功能,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反映了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空间,在其所建立的无处不在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所构成的社会框架中对个人记忆、行为的稳定性传递与形塑。即使是离开这一身份共同体、离开大学进入其他社会场域的师生校友,大学精神也会嵌刻在思维方式中,把在大学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延伸带入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这一特殊的形成过程,使得大学在循迹传统、营造仪式与庆典、塑造集体记忆方面格外积极主动。“倘若我们希望保护产生它们的信念,我们就要始终重视各种程式、象征、习俗,以及必须被不断重演和再现的仪式。”[2] 不断地凝聚、巩固和再现集体记忆,对于群体的身份认同、传统和精神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二、双向嵌入:大学精神的构建及价值

大学精神的构建呈现“双向嵌入”逻辑。从主体的双向嵌入方面来看,大学精神作为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主要是通过认同和共享其内涵的具体的人来表现,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者主要是教师、学生(包括校友)以及管理者。

教师的专业水准、品格气质、道德情操代表着大学形象,是大学精神的直接呈现。所以,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形象载体。学生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浸润于独特的科学人文环境,培育构建成熟的主流价值观,融入多元的社会文化,获得特定的心理归属和身份认同。与此同时,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共识,就具有感召人心的强大力量,持续地作用于大学共同体的认知与实践。

从历史的双向嵌入来看,大学精神诉说着一所大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构建大学精神须立足于历史传统与当下实践,从传统中积淀出共同心理、群体情感、集体记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精粹而成。英国教育家、时任剑桥大学副校长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提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3] 大学精神不仅是大学师生的精神归所、行为规训,更体现了民族意志、社会发展对大学的期许与愿景,折射时代思想、彰显时代特质、传扬时代价值,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交相辉映。“大学文化不仅要在大學围墙之内涵养大学的底色,还应倾听新时代的呼唤。”[4] 大学精神中包含的时代精神是指正视时代赋予的挑战,直面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勇于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社会。当前,大学师生如何迎接时代发展,拓宽国际视野,把握发展机遇,融入社会向前向上发展的潮流,是构建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层,是对大学文化核心的综合而精萃的概括[5]。大学精神构建的过程亦呈现出价值的双向嵌入特性。如前所述,大学精神体现了民族意志、社会发展对大学的期许与愿景,是社会精神文明价值在高等教育层面的稳定输出,“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6]。另一方面,大学作为时代的先行者、时代最强音的传播者、时代理性的智者,其精神的形成也不断丰富着社会文化意涵,引领着区域文化、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大学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7],大学呈现出的理性、创新、科学等属性对于学术发展、区域文化内涵深化、社会文化层次提升具有重要的辐射示范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强烈。”

三、求同存异:大学精神的共性与个性

大学精神的形成源于“集体记忆”的传承,发展过程呈现多维的双向嵌入逻辑。同处于社会大背景中的“身份共同体”带有相似的时代印记、思想形态,因而从广阔的视野来看,大学精神具有典型的共性特质,带有相似的文化符号。

(一)红色精神:深植于心的印记

“红色精神”是中国大学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与考验之中沉淀的特殊品质。无论是五四运动中坚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青年师生,亦或是当前秉承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理念,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大学人,红色基因赋予了大学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感召力,“红色精神”也成为大学不可磨灭的精神属性。

环境愈是艰难,精神愈彰显其本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块瑰宝。它诞生于抗战白热化阶段,政府为保护作为战时“精神高地”[8]的大学而被迫采取的大学合并内迁之举。西南联大聚集了大批学者,保全了中华民族的教育精华,培养了大量人才[9]。西南联大在逆境之中的隐忍与坚守铸就了大学精神的“韧性”,广为当今学者传颂。

如果说西南联大所展现的“韧性”与“坚守”,与民族危亡生死相连的情感是大学“红色精神”的历史代表,那么在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红色精神”更倾向于内在的精神牵引力。我国任何一所大学都应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大学精神构建,任何一所中国大学亦不能跳脱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规训去谈大学精神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是对中国大学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最全面、最系统的阐释。高校不仅要立德树人,更要为治国理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解决方案和实践智慧。

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论信仰,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新时代“红色精神”最深刻、最立体的传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二)真理为友:追求知识的纯粹

大学的诞生与成长,是追求科学与自由的生长史;大学的发展壮大,是探索真理与真知的进步史。在经历了传统与现代的各种理论纷争之后,大学从社会团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翘楚。“无论是洪堡在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科学教育’,还是纽曼以传授通识知识、培养‘绅士’‘通才’为宗旨的‘自由教育’,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逐渐成为大学人共同的精神传统。”[10]因不断探寻高深学问的学术特质,大学也成为相对独立于社会的特殊空间,与大众文化相区别,表现为更具理性、前瞻性、创新性。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提出,“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共同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应然追求。无论是在逆境中驻守精神高地的近代大学,亦或是身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时期的现代大学,其精神底色均在于崇尚科学、坚持真理。

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国际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技竞赛,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重大科技创新离不开深厚的基础研究以及学科交叉互动,而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纵横交错的学科体系中,在分门别类地专业探讨中,在行健不息的研究实践中,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源源动力。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必然包含理性、质疑、创新的品质,在知识创新、知识传承方面葆有持续的探索、追求状态。

(三)社会关怀:时代担当的展现

一所大学的内在精神气质既包含着传统文化理念,也必然包含时代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气质风采,扎根于社会和时代的丰沃土壤。“大学只有真正融入整个社会的总体框架中,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角度谋划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引领时代的大学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11]

当前,大学应肩负使命担当,在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创新引领方面发挥作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彰显价值,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应有贡献。大学应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知识并带动提升整体国民科学素养,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文化发展、提升思想引领。

(四)千校千面:大学精神的个性

大学精神包含集体价值取向,具有与区域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取向不相斥的属性,即大学精神内涵具有“千校千面”的特点。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境遇不同、所处时代区位不同等因素会导致大学有其特殊的精神内涵。如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创建的民办高校,大学精神除了具有传承教书育人精神、担当时代责任之外,还体现出拼搏创业、自力更生的个性特征。民办高校的自负盈亏、自主办学也使其具备了更加灵活的办学体制,在吸纳各类社会群体资源协同办学方面也与公办高校截然不同。同期兴起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吸引国外知名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项目,把握国际国内“双循环”、国际国内“双资源”,展现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精神特质,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精神的个性化体现了大学文化在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呈现的多元化风格取向,对于大学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风格、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研究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四、校地融合:莞工精神的积淀与凝萃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精神所要塑造的大学核心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培育内容,可以引领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塑造。”[12]东莞理工学院基于29年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的理论升华,总结凝练出“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体现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爱国奋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是历久而弥新的精神力量,有着丰富的思想内蕴,时刻引领着莞工师生教书育人、成长成才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

(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到:“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一论断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东莞理工学院所在地——东莞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东莞从一个灾荒不断的农业之地发展为富裕发达的新一线城市,莞工也在近三十年的历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的历史是莞工精神不可分割的部分,灌注在血液中,融汇于意识里。作为扎根中国大地的社会主义大学,作为扎根东莞的地方高校,东莞理工学院的师生校友们传承着红色基因,汲取历史养分,保持忧患意识,自觉践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做坚定的爱国者,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的殷切期盼。

(二)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的远大志向

坚定的信念、远大的志向是成事的支柱与根基。从开基草创到成为广东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东莞理工学院走过了艰苦的初创期、迷茫的探路期,迎接升本、评估、高建、申硕等各种挑战,莞工人带着疑问出发,渐渐找到了前行的答案。29年来,莞工始终坚持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累计有十余万莞工学子走出校园,扎根珠三角,投身经济发展主阵地,支撑着东莞乃至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脚步更加坚定,“天地”也更加广阔。莞工人不局限于“做题家”,不自困为“打工人”,把个人的发展融入人民的需要中,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心怀祖国,树立更高远的目标,将奋斗精神自上而下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由外而内汇集入思想意识里,始终保持奋斗之姿,提升本领,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长于东莞,拥有与生俱来的突破陈规的勇气和智慧,不安于現状、保持持续的竞争状态,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疆域,与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建“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主动融入区域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强化科教融合、科技协同。东莞理工学院不断学习创新的理论知识,用创新的观念谋划工作、科技发展,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镇街共建9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获封“教育部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中形成的“六强化六着力”新工科建设示范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149位,位列应用型高校第一。

莞工学子也在莞工精神的激励和鞭策下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融入时代创新的潮流,不懈探索,追求卓越,在各类国际科技、设计大赛中崭露头角、收获佳绩。“风华正茂而立年,扬帆破浪启新航”,在持续的开拓创新精神指引下,学校不断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新局面。

(四)与城市发展共建共享的融合精神

从农业县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世界工厂,再到现代制造业名城[13],东莞的发展离不开果敢的政策导向、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加持,这其中,东莞理工学院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作为东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理工学院积极发挥着牵引、带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职责,精准对接东莞制造业,培育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校、政、企、协多方合作,共建科技平台、创新合作实体,触发人才“虹吸效应”,释放发展潜能。东莞制造业的结构转型,也驱使着学校不断调整与聚焦自身办学定位。在与区域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理念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承接“三区叠加”以及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利好条件,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人才引育、内外循环互动,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势,借力区域发展动能,聚拢区域优势资源,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五、赓续绵延:大学精神的传扬与发展

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指标体系更加丰富多元,教育实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高等教育版图正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大学要有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新理念、更远眼光,秉持包容、多元的立场,不断丰富大学精神内涵,站在时代发展、国家发展的原则立场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致力大学精神的弘扬与发展,使之成为大学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砥砺再出发的深沉动力。

(一)把握新形势

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新时代大学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精神的形塑与发展,做大做深正面宣传,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14],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契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文化。

当前,大学精神要传播先进的思想信念、筑牢信仰根基,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超越,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二)发展新内涵

遵循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的逻辑,大学精神不仅要向“内”,也要向“外”,不仅要溯“源”,更要为“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中国大学精神诞生、发展的文化根脉,孕育出中国大学丰富的文化内蕴,激扬着中国大学奋勇争先的磅礴气魄。在时代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与未来,大学精神的内涵也应不断扩充与延伸。

譬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上下一心、共克时艰,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5],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特殊时期的赓续发展,也是大学精神在新时代应着力弘扬与传颂的精神禀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扶贫”理念,不仅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高校的实践品格。

(三)提升新境界

要以大学精神为切入,构建更加宏观、包容、立体、多元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大学精神的形成主要靠积累的自然过程,但大学精神的表达、阐释与弘扬却是一个需要有意识的、主动作为的行动过程。

这种主动作为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从“有形”到“无形”,即对大学精神标识的锤炼打磨。通过挖掘校史、优秀人物史中蕴含的价值元素,增强优良传统和特色文化的显示度;通过重要时间节点的仪式展演不断巩固、加深集体记忆的精神牵引力;通过课程、讲座、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梳理大学精神脉络,总结大学精神特征,进一步将有形文化升华为无形文化,形成大学精神的“源代码”。另一方面是化“无形”为“有形”,注重仪式符号的塑造,形成可视化成果。将大学精神中蕴含的价值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融入大学建设发展过程,融入师生日常生活实践。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建成一系列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相契合,具有较高艺术品位、体现精神本原的公共文化景观,将大学精神内核“景观化”“有形化”,形成文化传播的有形场域,增强大学精神的“外显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 (2017-01-25)[2021-05-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2] 莫里斯·哈布瓦赫. 論集体记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滕大春,滕大生,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14.

[4] 蔡红生,胡中月,李恩. 新时代大学文化的提档升级:驱动、困境与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2021(02):9-15.

[5] 吴朝晖. 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精神建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4-18.

[6] 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刘亚敏. 大学精神探论[J]. 未来与发展,2000(06):61-64.

[8] 李云梅. 抗日战争时期大学校歌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9.

[9] 汪洁.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在西南联大的实践研究[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10] 陈忠群. 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内在逻辑及建构路径[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01):194-198.

[11] 石志丹. 从稷下学宫看当代大学精神的塑造[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3):93-98.

[12] 陈娟,等. 利用校园特色资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1):81-83.

[13] 黄婷,刘慧茹. 科教新融合 一流学府为创新闯关持续“造血”[N]. 南方日报,2021-04-22.

[14] 靳诺. 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N]. 中国教育报,2015-02-03(003).

[15]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20-10-15)[2021-5-19]. 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leaders/2020-10/15/c_1126614978.html.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构建新时代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