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燕
我们谈儿童的独立性,首先要明确从谁的角度来谈,是从成人的角度还是从儿童的角度?如果从成人的角度,我们会认为儿童不能独立的漫长过程实在烦人,儿童的依赖性是一种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是无能的表现,希望儿童快快独立起来,使自己摆脱被儿童依赖的状态。如果从儿童的角度来谈独立性,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儿童依赖成人的意义和价值。
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属个体发展的社会属性
就自然世界而言,婴儿是无助的,从母体诞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缺乏身体上独立的能力和自己维持生命的能力。人類的儿童期很长,可塑性很大,他的身心是柔弱的,无法用自己的力量来应对环境,但是他却能生存下去,正是社会性使然,即儿童拥有引起他人合作意向的不可思议的强大能力,例如,通过啼哭引起父母的注意来满足他的要求。
依赖性是儿童得以成长的需要,是建立个性品质的基础。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首先发展的是依赖性。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0-1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出生后有种种生物学的需要,要吃、要抱、要人陪伴,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婴儿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感到世界是可靠的。这是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基础,是个性品质建立的基础,也是以后独立性发展的基础。所以,从社会角度看,依赖性显示的并非弱点,婴儿正是利用依赖性,将身边的人、事、物转化为自我成长的资源。
独立性是儿童探索世界的需要,是获取真实知识的途径。独立性是随着儿童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身心发展的成熟而自然流露的特质。处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第二阶段的儿童(1-3岁)由于自我意识的萌发,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自己来试试。儿童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手部的精细动作开始发展,他们开始藐视外部世界的控制,处处显示自己的力量。比如,最喜欢说“不”,学会代词“我”后,常说“我来我来”,渴望自己吃饭、穿衣、走路,大人在干什么,他也学着干什么。这是儿童身上的创造特质——体验的勇气。他们无条件地投入探索世界的活动,参与世间秩序的心愿是天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基本的自主感,形成意志的美德。
从行为上的独立性走向思想上的独立性
“独立性”一词,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贝勒和希泽斯的解释。他们认为,独立性“应当是指依靠自己又相信自己的行为”,包括自我依靠和自我主张,这里包含了行为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鼓励行为上的“独立性”,给儿童创造独立的机会。儿童的独立性首先表现为行为上的独立性。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观,要发展儿童的独立性,首先要给他们充分自由,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经由外在的教导引发的。
给儿童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便于探索。比如,将他的玩具、图书放在低矮的橱柜里,便于他自己独立取放;给他提供小碗、小勺、短一点的木筷子,便于他自由使用。也许,孩子开始尝试时,会带来很多麻烦,但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剥夺他自主探索的需要。
适时巧妙引导,不手把手代劳。成人也不能任由儿童摸索,该帮忙时还是需要帮忙,在适当的时机“教”给他完成任务的方法。穿脱衣物、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这些对于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我们可以分解任务,用形象化的语言配合慢动作示范。比如,孩子要自己穿鞋,认知发展的特点导致他还分不清左右,教孩子念歌谣“鞋子兄弟在一起呀,头靠头、脚靠脚,相亲相爱不分离”,这样孩子就不容易穿反。教的时候切忌替代完成,关注方法的传授,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方法,这是独立性的重要一步。
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自信。成人的鼓励和表扬是帮助儿童迈出独立一步的重要因素。在每一个阶段,都不要吝惜对他的鼓励,不论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鼓励、表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不经意间的,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努力尝试的肯定和赞赏。孩子听到了会很自豪,主动做事的欲望会更强。
发展思想上的“独立性”,引导儿童思考。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儿童,才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允许儿童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多限制、批评或惩罚,反复强调“要听话”“都是为你好”,就会让儿童产生羞耻感、无能感,无条件地顺从与服从,没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孩子第一次滑滑梯,他可能会害怕,站在高处不敢往下滑。换位思考,我们大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环境,是不是也会害怕?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肯定孩子的主观感受:“哦,你第一次站得那么高,是有点害怕,我陪你一起滑,看好不好玩?”孩子很在意成人对他是否有同理心,我们要和他站在一起,下一次,他才会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让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思想解放,有利于儿童的再发展。学会自己做选择和做决定是儿童走向独立的重要过程,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应多为儿童提供选择的机会。外出买东西,和孩子商量好,每次只能买一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孩子自己会权衡、判断,然后决定买哪一件。游戏活动中,今天想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都由他们自己做主,真正体验游戏的自由、自主。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讨论,例如,和孩子一起讨论周末的出行计划,尊重并听取他的想法和建议。
防止“过度关怀”,也不提倡“强他所难”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我们要遵循规律;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我们要制造成长的欲望。
“过度关怀”,不是“关爱”,是“束缚”。家长的关怀过了,儿童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束缚与捆绑,抑制了他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影响了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儿童形成了寄生式的依赖,样样事情都希望有人帮助决定、安排好,自己不动脑。所以,这种“关怀”不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要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