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近年来,儿童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传统广电节目、互联网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等,都将儿童作为缔造热点内容、凝聚人们注意力的重要资源。在消费主义大潮下,儿童被演化为消费符号,成为利益和资本追逐的对象,也成为窥视文化和消费文化的附庸。
低龄“数字劳工”成为消费活动的催化剂
真人秀节目是窥视文化衍生的典型产品。当大量竞技、演艺、户外等成人真人秀节目涌向市场后,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而节目创新的步伐往往赶不上人们需求的演进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主义的触角伸向儿童世界,通过展现儿童才艺、儿童情感、情节矛盾、亲子关系等内容,打造与众不同的消费产品。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5G技术的普及,移动化、视频化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综艺节目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进化版,儿童真人秀步入网络成为备受追捧的一种综艺类型。很多商家为了促销、流量变现,跟风打造“网红儿童”,不仅利用各种方式炒作话题以聚集人气,还“指导”儿童在互联网上利用各种“话术”包装自我,提高网红儿童的商业价值。这些商家,甚至是部分家长的“造星”行为,使一些儿童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低龄“数字劳工”。
“去儿童化”的产品与符号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平台的媒介接近权已经触手可及,“自媒体”一词及影响力的扩大是普通人规模化使用媒介的鲜明写照。澳大利亚学者格雷姆·特纳在《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一书中提到,普通人之所以会入媒体的法眼,有时是因为其个人或职业为媒体节目所认同,有时是因其迸发的能力为媒体节目所认同。正因如此,媒介的民众化转向在自媒体和主流网络媒体中同时发生,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同步进行。
儿童是普通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网络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具有网络媒体的强大行动能力。儿童在电子媒介无门槛传播形式的冲击下,触及了成人世界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求新、好奇,具有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的各种表演秀,大多是以儿童的方式对成人世界进行一种模拟和仿真,以一种“去儿童化”的方式进行的形象建构。
比如在某短视频平台,儿童会身着短裙、露脐上衣,宛如当代“辣妹”,大跳热舞。这些亮闪闪的儿童站在镜头前,无比吸引人们的眼球。而这样的表演,消解了儿童的主体性、掩盖了童真的本真性、异化出交易的商品性。这样的节目、短视频营造的大多是一种设计出的“真实”,儿童自身的天性和诉求早已被边缘化。越来越多以童年形象为媒介的娱乐节目或表演的出现说明,在以生产、消耗、时尚和享乐的高速运转为特征的消费时代,人们对儿童的消费已分阶段、有预谋地侵入童年文化领域,潜滋暗长、四处蔓延,弥散于童年文化精神之中。
在消费主义的簇拥下,社会生产机器一方面生产出人们对于多媒体内容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生产出与之相匹配的内容产品。而产品的供给过剩,又需要通过符号化的方式,将过剩的产品重新包装、重新分类、重新划分等级,通过“区隔”和“合并同类项”等手段,将人们整体的需求撕裂为类型上、层次上、符号标签上的需求,美其名曰通过“分众化”“市场细分”的方式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实则是令人们进入不断追逐、不断攀比、不可停歇的消费循环系统中。
于是小小的身影不断出现在摄影镜头和聚光灯下,消费主义已然蔓延到童年世界,将有利可图的儿童异化为商品,将其纳入不同的类型化和等级化体系,形成不同的消费符号。儿童真人秀等各类取悦于人、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受众需求的内容产品,是电子媒介在数字化时代的消费文化的产物,也是消费社会中儿童在“媒介民众化转向”后的牺牲品。
被驯化和毁掉的童年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将童年与印刷媒介时代的读写能力联系起来,他认为,在印刷媒介时代,认字阅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划分了童年世界和成年世界。在社会化初期的儿童因为不具备無障碍的读写能力,因此存在对理性文明的成人世界的神秘感和向往感,但又保持了自由、奔放、率真的童心。
时代变迁,在电子媒介普及的背景下,童年是否会消逝备受关注。事实上,童年作为已经被确立起来的现代文化概念或许永远也不会消失。但在童年的“发明”中得到传递和建构的现代文化精神,却可能在我们对待童年的消费主义态度中不断流逝。电子媒介声画并茂地将成人世界的信息无障碍输入儿童世界,使儿童不需借助文字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成人世界。儿童通过媒介构筑了“媒介真实”,虚拟的“媒介真实”丰富而复杂,既拥有体现儿童需求的动漫等作品,又夹杂着大量的成年世界的信息,揭示了成年世界的密码。在这种媒介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失去了童真,过早披上了成人的“外衣”。这些儿童一方面要面对严峻的儿童成人化问题,另一方面有可能存在对成人世界信息的误读与曲解、对拟态环境的过早社会化与现实的儿童身份情景之间冲突、童言童语和儿童本真的状态与需求的瓦解等问题。热浪滚滚的消费狂欢,正在削平童年应有的意蕴深度,消解着现代童年的生命尊严与精神维度。
移动互联网缔造的高度媒介化社会与消费社会的叠加效应,让童年存在双重异化的风险。原本作为文化概念和审美概念的童年,如今成了商品化、符号化捕获的对象。相对于消逝童年而言,消费童年则是对童年的商业利用,让儿童在镜头中模仿成人演艺、竞技、“带货”,这是在消费逻辑下通过商业操作对童年的驯化过程,是一种“伪童真”“伪童趣”“伪童年”的展示。儿童的年龄和身体,被商业价值驱使下的“人设”“剧本”所绑架,扮演着不同消费者所需要的“儿童角色”,这样的童年本质上是被消费主义毁掉的童年。
在消费主义蔓延、社会深度媒介化、媒介民众化转向的时代里,为守护天真烂漫的童年世界,我们要通过政策手段、媒介素养教育手段和技术向善的手段,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不让儿童沦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不让童年被过早和匆忙地送入消费机器的齿舌间。
(作者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