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的平衡性: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反思

2021-09-05 21:32廖茹菡
美与时代·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平衡性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摘  要:“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创作目标。“平衡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方法,也是该专业教学内容的重心所在。在形式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形态与环境的物理特征,这需要造型和空间构成类课程的支撑。在内容层面,公共艺术要平衡作品的话语方式与环境的文化背景,这需要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支撑。在综合创作层面,公共艺术需要跨学科的平衡能力,这要求管理策划类课程的支撑。多维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如多背景的师资队伍和多渠道的授课方式。只有采用跨学科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多向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平衡能力,才能使公共艺术专业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平衡性;公共空间;文化;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时尚模仿理论的中国化研究”(20SKGH141);四川美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城市建设背景下公共藝术专业的理论课体系研究”(2021jg07)研究成果。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共艺术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它已成为当下城乡建设中的一股时尚潮流,是展现社会文化的视觉窗口。公共艺术是走进大众日常生活的艺术。它提倡打破“白立方”的禁锢,尊重公众在艺术审美中的话语权,搭建起艺术品、艺术家、公众、生活空间、社会文化等元素之间的沟通桥梁。它既是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媒介,也是推动艺术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手段。鉴于公共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价值,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培养阶段。同时,各个培养单位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提升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重技能与轻综合

自公共艺术在国内发展以来,其课程设置呈现出了多元化状态。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艺术、工艺美术、雕塑、壁画、平面设计等传统艺术学专业都曾孕育出公共艺术,并衍生出了差异巨大的各类教学体系。这些非同源的公共艺术专业各有侧重,着重培养不同媒介形式的创作技能,未形成完全统一的教育战线。因此,既便当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呈现出了丰富的多元化景象,但却显得混乱和贫瘠[1]。

创作技能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核心。但是,单纯的技能培养必然无法满足公共艺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形态多样,不受传统艺术分类的限制。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以“公共性”为中心。但“公共性”并非艺术学概念,而是跨越了哲学、社会学、规划学等学科的综合性概念。可见,“将公共艺术设置于任何艺术实践类学科门下都是扞格不入的,这必然会将公共艺术专业置于非驴非马、不伦不类、无所依凭的尴尬境地”[2]54-55。因此,公共艺术专业的教育也必须跳出传统艺术教育体系的框架,探索一条跨学科的培养思路。深入分析公共艺术的特征,并剖析其实现方式就是发掘这条培养思路的有效手段。只有把握了公共艺术的核心特征,才能准确找到最贴合这一特征的教学模式。

二、公共艺术的特征剖析:公共性与平衡性

与公共艺术创作的持续发展相同步,相关学理研究也日渐丰富。从概念定义到类型划分,从创作手法到作品功效,公共艺术的各个向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公共艺术的特征也得到了相应的总结,例如参与性、介入性、互动性、在地性、场域性、人文性、时代性等。在这些特征中,最为核心的是“公共性”。“正是这种公共性体现了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体论存在方式,决定公共艺术具有空间审美生产功能和公共艺术价值。”[3]可以说,“公共性”既是公共艺术独特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其创作的目标指向。

(一)创作目标:公共性的达成

作为公共艺术的核心关键词,“公共性”有三层含义。首先,在空间层面,公共艺术不同于私人收藏品,而是融合在公共空间中的作品。其次,在参与者层面,公共艺术不是创作者的个人表达,而是提倡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再次,在内涵层面,公共艺术不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它关注社会问题,旨在引发公众的思考与讨论。

可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一种关系性的特征,它以作品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创作者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作品内涵与公共话题的关系为基础。而公共艺术的创作就是有效地平衡这三组基本关系,进而达成作品的公共性。

(二)创作方法:平衡性的把控

公共性蕴含的三组基本关系可以概括为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作品包括艺术品、创作者以及作品的含义。环境则包括作品所在的空间、受众以及公共话题。作品与环境之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形态。其一,作品强行介入环境,让其接受作品的话语方式。其二,环境吞没艺术作品,掩盖作品的独立性。其三,作品与环境进行平等的对话。第一种模式用作品的霸权压制了环境的话语权,它是作品对环境的强制改造,没有为环境留下发言的机会。第二种模式用环境的需求化解了艺术作品的自足性,它是环境对作品的吞并,取消了作品本身的独立价值。第三种模式则将作品与环境的两种主客关系转变为了主体间性,保留了双方的能动性,保障了两者之间的有效交流。

根据前文提出的公共性的三层含义,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呈现第三种关系模式。一方面,公共艺术不是环境规划设计,它应该具有艺术的自足性。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不能压制环境的声音,否则,它就会回退为博物馆中的精英艺术。而第三种模式的实现显然需要艺术家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即兼顾艺术作品与环境的主体性,保证两者的对等性。这种能力将引导创作者主动把控艺术的多种构成元素,而非盲目地模仿既有的优秀作品。由此,这种平衡能力应该占据公共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

三、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核心:平衡能力的综合培养

如果说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应该“做什么”,那么平衡性就是公共艺术应该“怎么做”。前者是公共艺术在内涵特征层面的关键词,后者则是创作论层面的关键词。对于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公共艺术专业而言,创作论层面的“怎么做”是其教学体系的主要关注点。而具体的教学视角可分为三个维度,即形式层面的平衡、内容层面的平衡、多维元素的综合平衡。第一类平衡指向作品的物理维度,第二类平衡囊括作品的文化维度,第三类平衡则涉及作品的整体性。

(一)形式的平衡:公共艺术的空间嵌入

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是简单地将一件艺术作品放置于公共空间中,而是让艺术作品与其所处空间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便对公共艺术的形式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公共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第二,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尊重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三,公共艺术的形式应该与环境特征相融合。前两个要求分别保障作品与环境的主体性,第三个要求则搭建两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而每一条要求的达成都需要艺术家在形式创作维度的平衡能力。这构成了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体系的第一个重点,具体可从两个层面展开。

1. 内部的形式平衡:公共艺术的形态美感

就语法结构而言,“公共艺术”是一个偏正词组。其中,“艺术”是中心词,“公共”是修饰语。可见,艺术性应该是公共艺术的存在基础。我们在强调“公共性”的同时,也不能遗忘了“艺术性”。虽然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已经将艺术拉下了神坛,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否則,艺术就将真正地走向终结,失去存在的意义。

艺术不同于设计。设计主要遵循功能原则,艺术则需要遵循审美原则。在形式层面,公共艺术应该具备基本的美感,并足以激发人们的审美经验。因此,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仍然需要继承传统美术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雕塑等。这些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平衡艺术作品构成元素的创作能力,使其能全面地把控作品的形态、结构、材质、颜色等多重因素。总体而言,在各个教学机构中,这类课程的开设比例总体较高,教学情况良好。

2. 外部的形式平衡:公共艺术的环境融合

内部的平衡性只能满足公共艺术的第一个形式要求,后两个要求还需要外部的形式平衡能力。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内在化地嵌入环境,因为它将自身的最终陈列空间作为必要的权衡因素。它不是真空中的纯粹创造,而是既定物理环境中的再创作。每一个环境空间都有独特的组合方式,它们将直接影响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艺术创作者在平衡作品的色彩、结构、材质等内在因素时,必须将环境的颜色、比例、景物等外在因素纳入平衡的范围。例如购物广场中庭的装置设计需要考虑场地的空高和层数,街区花园的雕塑创作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建筑风格,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中的作品创作需要考虑人流的数量和行走方向等。这便将作品形式的内部平衡性扩展为了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外部平衡性。形式的外部平衡能让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可见,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从陈列环境的考察开始。因此,除了传统的艺术造型类课程,公共艺术专业还需要开设空间类相关课程,例如立体构成、建筑结构、空间规划等。这些课程将引导学生将创作视角从作品自身拓宽至作品的呈现空间。例如,广州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多维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中“城市空间教学板块”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课程[4]。相比之下,由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衍生而来的公共艺术专业,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而由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发展而来的公共艺术专业对这类课程的重视则略显不足。

(二)内容的平衡:公共艺术的文化嵌入

公共空间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文化属性。完整的公共空间是物理场所与个体经验以及集体经验的总和。因此,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平衡性还需要从形式维度上升到内容或文化维度。与形式层面的要求相对应,内容层面的创作目标也对公共艺术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公共艺术作品要能清楚地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其次,公共艺术作品的意涵要以环境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最后,创作者要能借助作品与公众进行交流。这三点要求的达成将在形式层面的主体间性上增加文化维度的主体间性。公共艺术不仅要给公众带来审美体验,还要获得公众的认可,进而引导公众展开思考,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说形式维度的平衡性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享受,那么,内容维度的平衡性将满足人们的内心情感需求。

相对于形式层面的平衡性,内容层面的平衡性更为复杂。空间维度的元素是直观且具象的,文化维度的构成因素却是抽象、灵活和多变的。在文化层面,公共空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可达性”[5],几乎所有的陌生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会面,并发表不同的观点。正如阿伦特所言:“公共领域的实在性依赖于无数视角和方面的同时在场”,“当共同世界只在一个立场上被观看,只被允许从一个角度上显示自身时,它的终结就来临了”[6]。在面对这样的空间时,创作者必须平衡同时在场和交替上场的多重视角,并将自己的作品有效地嵌入。否则,一件作品只能孤单地进行独白,无法引发对话,进而无法形成一曲大合唱。它只能带来基本的感官共鸣,而难以实现真正的情感共鸣。

而展开有效对话的前提是所有对话者都使用相同的话语体系,这便要求创作者要在展开设计前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一个空间中的文化是其历史的浓缩,具有不可压缩的厚度。这种厚度将决定公众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将决定公众如何理解放置于其生活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只有在理解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以后,才能真正进入公众的话语体系,进而与同时在场的无数视角展开沟通,平衡不同的立场,实现主体间的对话,最终将感官共鸣深化为集体的情感共鸣。否则,公共艺术创作就只能盲目地追随潮流,并且极易落入千篇一律或过度标新立异的陷阱之中,而不能成为环境文化的展示窗口。

无疑,这样的平衡能力需要历史、文化类课程的有力支撑,例如中外文化史、城市发展史、大众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课程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的话语体系,也可以丰富他们的艺术表达语言。只有以此为依托,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呈现为环境文化的共存者,而非环境文化的入侵者。虽然在现有的公共艺术专业教学体系中,文化理论课已经占有了一定的比重,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明显偏低。因此,文化理论课的功效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其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而最为有效的开发途径之一便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一方面,与实践的融合能提升学生对枯燥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对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理解会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艺术形式层面的平衡,进而将两个维度的平衡性融为一体。学生可以在这种融合中直观地认识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文化是抽象的,但文化的呈现是具象的,它需要借助各种符号展现自身。口头语言、文字、服饰、绘画、摄影、雕塑、城市结构等都是文化的符号。符号的能指层面就是形式,能指与所指的意指关系则是文化,对文化的分析显然无法脱离形式而独立存在。可见,公共艺术的空间嵌入和文化嵌入是一个统一体,它们可以在学理层面被分开,但不能在实践层面中相分离。同时,这种整体性也指向了一种更为综合的平衡能力。

(三)多维元素的综合平衡:公共艺术的整体统筹

如上所言,公共艺术的创作应该兼顾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具体到实际创作维度,则是把控形态与文化、具象与抽象、感官与情感等各个子层面的平衡。而当学生能灵活自如地探求这些平衡关系时,他们就会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平衡能力。不过,这种综合能力不是简单地将形式与内容层面的平衡性相叠加。造型类课程和空间类课程虽然能以培养学生在不同层面的平衡性,但却不能引导他们将这些平衡能力融会贯通。在此,策划类课程将起到关键性的补充作用。策划是强有力的粘合剂,它可以将零散的艺术创作元素合而为一,进而将画纸上的设计方案转化为真实的作品。

在现实的公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需要把控各种复杂的因素。除了保证作品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以外,创作者还需要处理项目申请、制作工艺、经费预算、物资运输、人员调配等多方面的问题。优秀的公共艺术创作者不一定是某种技艺的大师,但他们一定具备合理搭配艺术作品与环境的策划能力。他们不仅了解各个艺术创作技巧的特点,还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调研能力,更具备综合性的策划统筹能力。这也是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由此,公共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形成如下框架结构:

课程类型 艺术造型类 空间构成类 历史文化类 策划管理类

能力目标 形式的内部平衡 形式的外部平衡 内容的平衡 综合性平衡

四、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需求:多元化的资源整合

为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资源也需要进行相应优化,具体可以从教学人员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人员:跨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

由于公共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艺术背景的教师很难单独完成其教学任务。因此,教学单位应该组建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平衡能力。以前文提出的课程体系为框架,师资队伍可按如下计划分工:艺术形式的内部平衡能力由美术学类教师培养,形式的外部平衡能力交给建筑学、规划学类教师负责,内容的平衡能力由历史学、美学、社会学类教师讲授,综合性平衡能力可以由管理学和设计学类教师共同强化。当然,多元化背景的师资队伍很难由单个培养机构独立组建完善。因此,教学单位可以在适当拓宽固定师资的学科范围的同时,灵活聘请外校学术专家和校外行业专家。例如“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就采用跨界视角,成功配备了一组跨越行业边界的导师团队,进而将“大跨度、多元的新知识”融入实践当中[7]。

(二)教学方法:多渠道的授课方式

除师资学科背景之外,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同样需要多元化。首先,在授课地点层面,教学活动需要从传统教室走进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作品与环境的平衡性。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的各类教学工坊项目就将学生带入了社区,并以社群关系为主题,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创作。其次,在教学手法层面,教师应该综合采用理论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在把握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理解两者的关联性。最后,在教学资料方面,教师应该提供并统筹多类型的知识媒介,例如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最新的实践案例、校内外的专业讲座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校内外非艺术类课程,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培养综合性的平衡能力奠定基础。此外,在课程组合方面,学校可以尝试以艺术创作项目为线索,安排多门课程同步进行。一方面,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创作实践将其融会贯通,进而培养自己的管理策划能力。另一方面,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得到明显加强,进而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

五、公共艺术的综合性

“公共艺术不是用于挑战人类极限的竞技项目,它相当于大众娱乐项目,为全民参与而存在”,“前者是争高低,后者是求广大。”[2]52而广大就意味着多元话语的并置与异质元素的融合。因此,公共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其创作需要考察、组织、沟通、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公共艺术来说,严格的学科分类会是一种简化和限制。“公共艺术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就如同生活不能成为专业一样,它包罗万象,无处不在。”[8]公共艺术的创作以问题为导向,它针对特定的空间问题和社会话题展开设计。因而,公共艺术专业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用艺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人文教育,而非单纯的技能培训。在新文科与新艺科的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以跨学科的综合平衡能力为核心,才能使公共艺术更加全面地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志奎.對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诘问[J].美术观察,2015(8):30-31.

[2]王洪义.如何定义公共艺术的专业性?[J].美术研究,2018(5):51-55.

[3]李建盛.公共领域、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本体论[J].北京社会科学,2020(11):118-128.

[4]张健.多维构建:广州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定位与教学体系构建[J].公共艺术,2020(1):21-27.

[5]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3):47.

[6]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8-39.

[7]张新宇,孟照东.论公共艺术多元化与跨界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21-23.

[8]汪大伟.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的思考[J].公共艺术,2020(1):6-13.

作者简介:廖茹菡,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美学、文化研究、时尚理论。

猜你喜欢
平衡性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山西省煤炭行业生产使用平衡性分析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追溯信息平衡性智能识别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