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 王忠平
对员工工作幸福的关注和支持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员工在工作当中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幸福感,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项目能够使得员工在做志愿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享受到助人的快乐,增强同事间的心理联系和信任关系,缓解甚至消除工作当中产生的消极情绪。由此带来的企业志愿服务氛围会让员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有积极情绪,比如乐观、激情、自信等,跟上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强对企业的心理依赖程度,提高工作绩效和创新能力。
员工工作幸福感与企业志愿服务氛围
工作幸福感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及工作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心理体验和认知评价,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人际支持三个维度来衡量。主观幸福感,表现为在工作中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绪及满意度,是积极情绪大于消极情绪的一种情感体验;心理幸福感,是个人价值实现、优秀品质得到认同和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带来的感受;人际支持,侧重于员工的人际关系状况,包括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和员工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员工工作幸福感程度越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越高,越不容易离职。因此,如何使得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感是当今的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将会对组织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志愿服务氛围是员工关注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然后通过个人的视角来解释,并通过与同事的反复交谈和互动来理解和传递这些信息,从而在企业组织层面形成的这种氛围。企业志愿服务氛围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公司层面的制度支持、财物支持和志愿服务项目安排等;另一方面则是员工间对志愿服务评价的互相交流。无论员工是否在实际中参与过志愿服务项目,都会感受到企业志愿服务氛围,员工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体验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来感知到这一氛围,甚至无需主动去了解。
同其他的组织氛围一样,企业志愿服务氛围也可以影响组织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这一氛围能让员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积极情绪,并且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志愿服务氛围促进员工工作幸福感
员工的工作幸福感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既包含了员工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也包含了员工在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力,获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企业志愿服务氛围能有效提升员工在工作当中感受到的幸福感,具体表现在:
第一,企业志愿服务氛围是一种积极的组织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体验。在工作层面,积极的组织氛围可以提供给员工良好的工作环境,带给员工强烈的组织支持感,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增强员工的心理幸福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进而提升主观幸福感,减少跳槽。在人际关系层面,企业志愿服务氛围在员工间的良性交流和互动中形成,促进员工之间相互认同、同心同德,彼此协助支持、融洽合作,这一氛围也如同无形的纽带一般将员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第二,企业志愿服务氛围是一种有道德的组织氛围,具备诚实可信、公正公平和关心他人及外部环境等特质,是一种具有利他性的氛围。当员工处在具有浓厚道德氛围中工作,便会有更高的内在动机,认为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对待工作将会更加乐观自信,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积极情绪,提高工作绩效和创新绩效。不仅如此,具备高程度道德认同感的员工会更加关注组织的道德环境,当员工的道德水平与组织道德氛围相互促进時,能够提升自身的工作幸福感。
第三,企业中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与领导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和对道德规范的重视高度相关。通常,有浓厚志愿服务氛围企业的领导者是具备“利他性”和“道德性”的伦理型领导者,即极具正义感,重视信任与诚实,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关注组织内部的公民行为,也因此能够赢得下属的尊敬与信任,同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投入度,从而提高工作幸福感。具备这一特质的领导在组织中不仅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员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也会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感受,使得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乐观、自信和坚韧,帮助提升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
如何增强企业志愿服务氛围
第一,企业管理层重视并支持企业志愿服务。《企业志愿服务报告2017》和《企业志愿服务报告2018》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是否参与志愿服务与企业管理层对志愿服务的态度息息相关,企业越支持、重视志愿服务,员工对企业支持志愿服务的程度越满意,员工的志愿服务参与率就越高。尽管企业对员工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长,但是仍有超过一半的员工认为时间和服务地点是妨碍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为志愿服务提供物资支持、建立员工志愿者协会、为志愿者提供相关的培训指导及购买保险,还要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协调员工的工作、生活及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带薪志愿服务制度或“志愿者日”等。
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推动企业志愿服务的发展。比如建立企业员工志愿者协会、开展相关的志愿者培训、建立内部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员工志愿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结合企业资源优势创办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等。同时,根据员工需求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比如打造亲子公益服务平台,鼓励员工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并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时长证明等。这种做法既能满足孩子的社会实践需求,培养孩子的爱心,又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第三,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选择。企业志愿服务归根到底只有员工参与才能感受到志愿服务的价值,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参与渠道,同时鼓励员工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设立公益孵化基金,以商业创投的模式激发员工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公益项目,为社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