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流韵

2021-09-05 08:17张雷
躬耕 2021年8期
关键词:横河古桥七星

张雷

河流总在生命必经的路旁,浸润着灵魂,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地缘基因和故土情愫。

千年横河是一阕清丽的宋词,古韵悠长。河上的七星桥,恰如从马致远慷慨放逸的散曲中走出的小令,似隐如显、平和冲淡。岁月的丹青妙手,皴擦古桥斑斑駁驳的流年,以朦胧的写意,洇染水墨乡村;以隐约的风骨,存续古典江南与生俱来的文化乡愁。

桥梁,富于诗意的构筑,蕴含跨越与连通的意象。此岸的观望和遐想,彼岸的抵达与亲临,在桥梁的联通接引中完成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履约,达成自然情景与自我心境的冥合,跨越时空的距离,实现精神意趣上的鹊桥相会。而那些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关于桥的美好传说,更深刻地揭示了桥梁隐喻的意义——跨越障碍、弥合裂痕、连通沟壑,抵达彼此的心灵。

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河流是奔放的生命,纵横恣肆。桥是沉静内敛的思想者,稳重朴质的气质彰显独特的古典韵味。水网密布的慈溪,枕水而居的横河,座座石桥倚水而筑,宛如一弯弯飞虹,轻盈地俯卧在潺潺的流水之上。这些古桥大多为单孔石拱桥,把分割的市镇、乡村衔接畅联起来,达到静与动、刚与柔、力与美、人文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融合。

位于横河古镇的七星桥,是慈溪最高最大的三孔石拱桥。数百年来,七星桥守护东横河,漫观风生水起,历经岁月风雨,阅尽世事沧桑、此消彼长,于喧嚣中独守一片恬静,在繁华处坚守一份超然,识盈虚之有数,任四季更迭、流年不惊。

河水无言,古桥不语。穿越烟波浩渺的时光,漫长的过往里,七星桥已成为横河亘古不变的文化地标,凝结成历久弥坚的文化元素,预设了无法破译的情感密码,沉淀为一代代横河人共同的乡愁记忆。

南北跨越的七星桥,引领着两个方向,牵扯江南诗意的情丝,用一段绵延不断的接引,守候生命中绕不开的缘分。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桥是路的驿站,路是桥的延伸,桥头的聚散离合、纷纷扰扰,意外的相逢、期许的相约、不期的相会,每天都在七星桥这尘世的舞台上演不同的剧情。因水架桥,因桥有景。桥与水相互交融,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七星桥用足够恬淡从容的情怀,应和明月与河流的节拍,契合诗与远方的节奏,创造了人间最美的相遇。

生命是一场场不停遇见和别离的交替,生命中总有无法绕过的桥。穿越时空的七星桥上,曾疾驰过登科新晋子弟春风得意的马蹄,鲜花簇拥的驿道上卷起四散飞扬的花瓣,一路笙箫鼓乐追随,道不尽荣华富贵;也曾滞留逆旅彷徨的过客、失意落寞的仕人、郁郁寡欢的游子,徘徊于古道西风,摩挲失修的桥栏,仆仆风尘中辨识着七星的指向,“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竹布的长衫袖拢着残照的夕光,沉重的步履伴着疲惫的叹息……

“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七星桥见证着古往今来的不期而遇、繁华和落寞的轮回。承平之世,南来北往的人们,或是倚立桥头,静静观瞻长河落日、烟柳迷离,发思古之幽情,慨时光之不再;或是相遇寒暄,家长里短;或是擦肩而过,萍水相逢,又相忘于江湖。这一切,都是桥上的风景。

古桥路口,通向远方未知的世界和莫测的前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折枝赠柳的送别之地、骨肉分离的路口,远离故土、远离亲人,河梁携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执手互道安好和祝福,这是怎样的离愁别绪、依依不舍?一座拱桥就是离家最近的远方,不长的拱形步道,竟跨越了如此漫长的时光,凝固成缱绻绵长而又博大深沉的故土意象,总在不眠的月夜、秋虫浅吟低唱中,反反复复纠缠游子踽踽独行的梦。

河流是诗,石桥刻写如诗的岁月。

“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横河款款的柔波衬托着七星桥硬朗的桥身,三孔映照一泓碧水,对接成浑然天成的三个满圆。那流畅起伏的线条,从水中引出意短情长,以江南婉约缓慢的节奏,拂动古典的韵律,划出一道道空灵的圆弧,然后又回归于水,化作粼粼的波光、丝丝的涟漪。这一大两小对称的满圆,仿佛江南园林的圆门景墙,隔断了风墙水栏,隔断了春波潋滟,隔断挥手作别的身影,隔断了袅袅的炊烟和袅娜的乡音。故乡渐渐远去,唯有那七星桥仿若弓背的神龙,隐现在乡村的路口,跋涉在岁月的河流,是要远走高飞还是要原路返回?

站在横河南岸,透过这镂空的圆花窗,透过烟雨江南,每个人都是过客,窥见别有洞天的家园。粉墙黛瓦,花窗飞檐,小巷深深,杨柳依依,一瞬间,仿佛又洞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河流改变了空间格局。缓缓流动的千年东横河,催生了两岸村镇的繁衍。沿途的村居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厂房、学校、店铺隔河相望,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靠岸的船只随波荡漾,仿若不系之舟。清蓝高远的天空下,阡陌纵横的田野广袤无垠、一望平畴。

春夏秋冬过桥去,四季风光入画来。七星桥给古镇增添了无比的魅力和韵味。

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们,栖居横河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耕雨读,勤俭持家。如果说横河用纵向的天然的隔阻为大地锦绣的卷轴留白,一座古典朴质的石桥,从横向上巧妙地联结此岸与彼岸。

邂逅七星桥,触摸凝固的历史,倾听它的前世今生。

据史料记载,这座古桥兴建于明万历年间,于清道光年间重修,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500年来,七星桥锁镇千年长河,暗合北斗恒永指向,好似一张巨型江南古琴,一任风雨和岁月弹拨;又像一颗巨大的铁锚,始终守候着河流,牢牢锚住那一河的纵横恣肆,锚住了风调雨顺,锚住了江南福地,锚住了一方水土的平安。

这里的河道曾是水运的主航道,千舟系缆,商贾辐辏。当地的山货棉盐、土特农贸,经由横河送到余姚、宁波。上林湖越窑秘色瓷也是通过这条河,经姚江运抵明州,销往海外。考虑到船舶往来频繁,七星桥采取三孔设计,中孔跨度6.5米,高4.5米,可以两船并行。

“明镜高悬辉腾二夹,彩虹斜锁气吐三环”“七曜横波南境北镇,三台锁浪左川右泉。”桥上刻写的对联,勾勒出七星桥的宏大气魄,点明了独特的地域风貌。七星桥从命名到桥梁设计、砌筑和装饰,无不体现了江南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北斗第四星天权即为文曲星,七星桥的命名寄寓了横河人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朴素理想,以及崇文重教、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更是横河人对平安顺遂、家族兴旺的一种祈盼。拱桥设计按照对称、均衡的原则,以青条石砌筑,咬合扣紧,纹理粗粝,敦厚古朴。桥面和立柱石板护栏装饰精雕细刻,刻画了江南诗性文化元素与文化符号,融汇耕读文化、宗族文化和鲜明的乡土建筑文化,创设了柳岸晓月、临窗见水、烟波缥缈的江南意境。整座桥既结实高大,又轻盈飘逸,建筑与环境达到高度和谐,让后人能久久回味有横河特色的“慢生活”。

一条河,一座桥,让辛苦劳碌、辗转奔波的人们有了一个停泊的港湾,一个心灵的寄托与灵魂的安放之处,也让水乡风情、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积淀下来,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人们超越生死的终极关怀,承载着乡民对如梦岁月的感怀与随想。东横河上游的客星山是严光的故乡,也是他归田隐居之地;桥南不远的孙家境村至今还流传着“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的谚语,生动体现了地域文化强大的引力和磁场,千年世家的美名和忠君孝亲、恪尽职守的精神世代传颂……横河古镇文脉延续,千年不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横河上的七星桥,依旧默默注视着广袤的慈溪大地,见证时光流转、四季轮回,见证历史的兴衰、王朝的更迭,不怕风雨的剥蚀、岁月的风化,不惧时光的利刃,以挺拔硬朗的气质锁镇钟灵毓秀的人文福地,以大气磅礴的风度,固守源远流长的文脉。

古桥不老,江河如故。这,就是文化坚守的力量。

猜你喜欢
横河古桥七星
《横河红沙岭》
七星湖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浅谈横河ESC系统的应用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横河香菇发展现状及对策
横河电机 数据采集系统SMARTDAC+ GM
探访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