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珊
【摘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顺利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因此,作为家长应努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以及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如何走好构建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呢?本文尝试运用教练式对话的沟通工具结合实例来谈一谈。
【关键词】教练式对话;良好亲子关系
家长和学生之间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但是,今天的家长由于缺乏和学生沟通和处理情绪的技巧,觉得和学生无话可说;学生也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久而久之,家长就失去了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先机,而且与学生的矛盾越来越深。每次和学生有不同意见或不满时,家长并不懂得如何处理,简单粗暴解决。如此,亲子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
一、个案简述
开学时,笔者新接手了一个班。班上有一位表现突出的“人士”小家。以前的班主任特意跟笔者交代他过往的“英雄事迹”,以及小家和妈妈的关系不太融洽。果然不到一个月,他隔三差五地在班级闹事:经常被同学投诉,损坏他人的文具;在走廊和几个男学生打架;在植物园角落小便;在教学楼后面玩火……每发生一次,笔者都好好地和他沟通,不过好了没几天又故态复萌。做了这么多年班主任,笔者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调皮捣蛋的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尝试应用一些新方法来解决。
二、教练型班主任的相关理论
众所周知,教练在体育界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能看到运动员面临的困难并且通过技术性的手段激励运动员,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而这里提到的教练型班主任,就是指善于运用教练的工作原理,技术性地推动工作对象(包括自己、学生和家长等)调整自身状态、调动自身潜力、优化自我管理能力、获得自主成长的班主任。
教练型班主任应用教练工作原理的整个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对话来完成的,这一灵活而具有威力的语言形成了教练式语言模式。
教练型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同步带领法。所谓“同步”,就是先通过呼应对方的语言、身体动作、情绪感受等与对方达成一致,建立亲和关系,消除抗拒,让对方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所谓“带领”,就是应用当事人自己的感知模式去引导他,从提出一些当事人认同或让其无法否认的问题入手,逐步提出一些超出其原有思维框架的新问题。
三、原因调查
根据教练式语言的一些沟通技巧,结合上面提到的学生案例,笔者从亲子关系这一切入点着手,辅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从而带动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小学生在学校偶尔有个小打小闹是很正常现象。但是,像这样频繁“作案”,而且发生的事都不是小事,那这就不正常了。难道是其它事情促使他这样做来发泄某种情绪?他到底遇到什么了?笔者认为,学生身上的问题,父母应该是最清楚的。所以,笔者就向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解。
家长:老师,真是麻烦您了,我这个孩子没得救了,之前什么方法都用过了,根本就不听话。
师:没有不想进步的孩子,毕竟还是小学生,只要多点肯定他、鼓励他,应该是可以改变的。
家长:之前也试过的,但这个孩子与众不同,难教。
师:你都说他与众不同,那代表他是可造之材啊。我相信世界上没有父母是不想自己的孩子有所进步的吧。
家长:我知道,我当然想他学好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啊。
师:凡事都会有很多办法去解决,他的这些捣蛋行为也总会有一些正面的动机,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的眼睛。
家长:可是他做的那些事,我真是想起都觉得气愤。
师:那你是否想过他为什么做这些事?他调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人每做一件事都有他的动机。这些你有换位思考过吗?用以前旧眼光来看问题只会产生旧的想法,你试试换个角度去看待孩子,肯定会有新思路。
家长:这些我倒真是没细想。听老师这么说,我就尝试一下,不过我觉得希望不大。
师:希望在明天,明天会更好。
家长:好的,老师,我也试下改变以前的眼光,重新看待他,谢谢老师。
四、问题分析
通过家校沟通,笔者渐渐发现,小家存在的问题是长期时间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主要原因是来自家庭。所以,要解决这类学生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
第一,小家为什么会经常做出这么多的“英雄事迹”。在这位学生的心里,他的“不听话”已经和妈妈的唠叨形成了条件反射。“唠叨”成为小家唯一能和家長获取沟通的方式。所以,小家只能这样做才能引起家长对他的留意。
第二,小家究竟在和谁发生矛盾?从观察班级的日常来看,他好像跟同学发生了矛盾,不太能融入到班集体生活中。实际上,这是他内心情绪的一种宣泄,不良的亲子关系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到了学校。而这严重影响了他和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和他人的相处,让小家想起了与父母的关系,于是,怨恨和愤懑一下涌现出来。因此,他的“异常举动”不仅是一种情绪的释放,更是让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其实,他所有的这些行为都只是想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爱护和关注等,这一系列的期待渴望才是他这些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五、辅导对策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协助家长努力协调好和学生的关系,构建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上述案例中的小家因为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导致了在学习上的问题积重难返,最终导致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如何走好构建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帮助他们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笔者主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一,所有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正面动机。家长要正视学生,而不是俯视。弗洛伊德说过:“人之所以做一件事,不是为了追求快乐,就是为了逃避痛苦。”之后,笔者在和小家妈妈的多次沟通中,发现家长在小家面前那种“大家长”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在谈论学生的教育问题时,笔者引导她作为家长,要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与学生的关系。家长也只是平常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每位家长都应该承认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学生和家长一样都是自然人,也有相同的需求。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需求强加在学生身上,忽略了学生行为背后真正的需要。其实,学生的离经叛道就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如,或许是想得到父母的尊重,或许是需要公平的对待,或许是希望得到支持、安慰和谅解。所以,作为家长用平等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学生每一个特殊的举动就会变得有意思了。此外,我们还要用更多的耐心和信心来教育学生。
第二,适时转换角色,切莫越俎代庖。在进行家庭教育辅导时,笔者和小家妈妈分享了一个故事:朋友和她的女儿经常来笔者家玩。有一次,笔者邀请了朋友的女儿和自己的女儿一起玩,她却要转身去征求朋友的意见,获得批准后在朋友的陪同下跟笔者的女儿一起玩。可见,由于家长权威代替孩子决定了所有的事情,以致孩子在小事上也不能自主决定。同样道理,小家妈妈总是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强加在小家身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只有两种结果,要不就逆来顺受,如同笔者分享的故事中朋友的女儿那般;要不就是无比叛逆,事事与家长、教师作对,好像小家那样。所以,家长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尊和自信,切记不要替代学生作所有的决定。反之,学生则会十分依赖家长和缺乏自信。
第三,要懂得自我情绪管理。小家的种种叛逆行为已成为事实,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的滋长只会和家长深层的期待和渴望相悖。与其使自己如此被动,不如反客为主,破茧重生,摆脱情绪的负面影响。所以,通过分析小家恶作剧的原因,让小家妈妈认识到,如果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则会把负面的情绪带给小家,从而诱发一系列不好的连锁反应。比如,小家撒谎或者逃避责罚。所以,当学生有这些不良行为时,我们应该先想想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帮助和支持。
经过反复的沟通交流,小家妈妈在笔者同步情绪感受之后,开始慢慢转变了固有的传统亲子观念,用新的眼光和角度看待自己的孩子,逐渐构建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现在,小家的言行也逐渐变得积极阳光了。笔者相信,今后如果能加强家庭教育的辅导,定能优化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慧勤.走进生命的教育——教练型班主任专业修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李中莹.重塑心灵(修订本)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