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淇 曾静
充分的肠道准备能够使结肠镜检查更顺畅,提高疾病检出率,增加诊断安全性,并减少不良反应,但老年群体多合并各种基础疾病,耐受性差,肠道准备药物禁忌较多,常因准备不到位导致操作过程困难、时间增加,进而导致疾病漏诊[1]。关键点控制是管理学领域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是“为了有效控制,需要特别注意衡量工作成效时具有关键意义的相关因素”[2]。有研究认为,虽然老年患者肠道准备相对复杂,但把控好肠道准备期间的关键点,也能将准备过程变得简单、有效[3]。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我院近年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基于德尔菲(Delphi)法确立老年患者肠道准备关键点把控的护理干预,并用于临床,效果较好。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我院200例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4]:年龄>60 岁;患者因大肠疾病普查、下消化道症状等自愿接受结肠镜检查;无休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急性腹膜炎、腹主动脉瘤、肠穿孔等绝对禁忌证;对本研究方案知情。排除条件: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明确的消化系统手术治疗史;影像检查存在严重的肠腔狭窄或肠梗阻。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61~78 岁,平均68.58±4.81 岁。对照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61~79 岁,平均69.12±3.9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选入专家8 名,其中医师4 名,均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护师4 名,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且相关护理经验5 年以上。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护士为患者讲解肠道准备过程、方法以及重要性,告知其准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发放告知单,告知其检查前 1 d 只进食少渣食物,检查当天的早、中餐禁食,检查前 3 d 禁止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谷物、豆类等;检查前 1 d 18:00 之前进低渣食物;有顾虑的非糖尿病者,检查前可进食巧克力、口服糖水;检查当天 7:00将3 袋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混于3 L 温开水,每10 min 服药0.25 L,2 h 内饮完,每次服药间步行5~8 min,顺时针腹部按摩,加快排便。检查当天11:00 后停止饮水,以排出清水便为肠道准备终点。所有检查均在13:00~15:00 完成。
1.2.2 观察组 采用老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关键点把控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质性访谈,初步明确老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的关键点,随后由4 名医师、4 名护师组成的专家团队经过2 轮Delphi 专家咨询[5]给予方案修正,请函询专家对方案内容按Likert 5 级评分法进行重要程度评分,同时附有意见栏,专家可进行修改、增删,2 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9、0.90。最终确立老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3 条关键点把控的护理干预。
(2)药物选择与用法:①PEG: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建议分次服用,1.5 L 于检查前晚服用,1.5 L 在检查当日服用。②硫酸镁:推荐除炎性肠病病史、慢性肾病外所有患者使用,检查当天口服70 ml 50% 硫酸镁溶液,饮水600 ml,其后30 min、60 min 分别饮水 400 ml,饮水总量≤2 000 ml。③联合用药:选用硫酸镁者可联合乳果糖服用;营养状况较差者可采用PEG 联合肠内营养剂。
(3)饮食干预:常规饮食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检查前3 d 每晚用干番泻叶泡水温服;检查前3 d 适当增加裙带菜、海带、其他海藻类等含甘露醇丰富的食物。
(4)运动干预:参照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体力活动量计算公式,控制过高运动量,推荐60~70 岁患者服药期间总步行时间90 min,步速约90 步/min;70~80 岁时间78 min,步速约75 步/min;计算患者基础心率 (BHR),佩戴手腕式心率表,60~70 岁患者运动心率不超过150% BHR,70~80 岁患者不超过135% BHR。
(1)肠道准备质量:采用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量表(OBPS)[6]评估,分为三段评估,即乙状结肠和直肠、降结肠和横结肠、盲肠和升结肠,0 分:肠腔内有微量液体,能充分显露肠黏膜;1 分:肠腔内少量液体,肠黏膜良好显露;2 分:残留微量液体与固体剩余,但检查基本不受影响;3 分:残留大量固体粪便,需进行冲洗;4 分:需重新准备;液体量评分:少、中、大量液体评分0、1、2 分;总分14 分,最清洁为0 分,最差为14 分。
(2)镜检满意度:检查结束后调查患者检查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3)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腹胀、腹痛、头晕等。
采用SPSS 2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OBPS 量表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效果比较(分)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镜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镜检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腹痛、腹胀、头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老年人因活动较少、新陈代谢率降低,加之消化系统退化,部分合并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等,肠道内粪便量多,传统肠道准备方案有时无法获得较为满意的清洁效果,导致多次准备,甚至检查失败。查阅各大学术网站,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在于提升结肠检查肠道准备依从性方面,且多以改善健康宣教内容、信息获取途径为主,缺少针对各环节关键点把控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7]。本研究将关键点控制理论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通过Delphi 专家咨询,在循证的基础上获取关键点护理措施,涵盖了检查前、检查中各方面,且2 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9、0.90,提示该方案具有一定权威性。
PEG 由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但老年患者若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易发生呕吐、恶心及腹胀等不良反应,本方案针对老年患者分2 次各1.5 L 隔日服用[8],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硫酸镁、磷酸钠的使用则需要排除炎性肠病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相对禁忌证[9]。联合用药中,由于主要使用PEG,对于营养状况较差者,建议PEG 联合肠内营养剂服用,提高患者的检查耐受性。肠道准备质量评价工具则建议采用OBPS,另一主要工具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标准(BBPS)在冲洗、抽吸后进行肠道评分,由于老年患者胃肠蠕动相对缓慢,冲洗、抽吸后无法客观反映真实的肠道准备情况,且一定程度上冲洗、抽吸操作会增加检查时间,不利于老年患者[10-11]。
饮食干预中,在常规饮食干预基础上检查前3 d 每晚用干番泻叶泡水温服,一方面增加水分摄入,促进胃肠排空,小剂量番泻叶泡水,其中所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通过肠黏膜和神经丛刺激肠蠕动,促进胃肠排空;检查前3 d 和适当增加裙带菜、海带、其他海藻类等含甘露醇丰富的食物,对肠道水分的再吸收具有抑制作用,增加肠道容量、扩张肠腔,并促进肠蠕动[12-13]。有研究指出,低体力活动量不足以促进胃肠蠕动,过量活动则会造成胃排空延迟,严重者甚至引发胃痛、胃肠逆流等不适症状,中等体力活动量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14]。本方案服药间歇的运动干预中,参照IPAQ体力活动量计算公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设定步速与时间,保证运动量适中。BHR 计算基础心率,通过手腕式心率表监测运动心率,确保老年患者运动安全性[15-16]。结果显示,各项关键点指导使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检查效果与检查满意度均得到提升,观察组OBPS 量表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镜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通过构建老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关键点把控的护理干预,帮助护理人员科学规范地开展肠道准备指导,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