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1-09-05 08:48:54万勇军王永华刘波陈志军李华平聂仁勇易镇邪
作物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桃源县高产面积

万勇军,王永华,刘波,陈志军,李华平,聂仁勇,易镇邪

(1 桃源县木塘垸镇农业与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湖南桃源 415703;2 桃源县盘塘镇农业与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湖南桃源 415702;3 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桃源 415700;4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67 万hm2左右。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棉农种棉积极性受挫,棉田收益下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调减[1]。在此背景下,该县对棉田改制种植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以玉米、花生等替代棉花,发展玉米—油菜、花生—油菜等高效种植模式[1]。近几年,通过政府主导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与宣传发动,桃源县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已成为该县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为促进该县玉米的稳定持续发展,笔者从自然、技术与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桃源县玉米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分析了该县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1 桃源县玉米生产现状

由于棉田改制的原因,桃源县近年来的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表1 可见,2014 年,桃源县玉米种植面积仅3 848.6 hm2,2015 年棉田改制使当年玉米种植面积增长了20.36%,总产量增长了21.15%。此后4 年,桃源县玉米种植面积保持每年300 hm2左右的增长,至2019 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 846.7 hm2,总产量增长至3.46 万t。该县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也表现出增长趋势。与2014 年相比,2019 年桃源县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了51.9%和52.4%,年均增幅分别为10.38%和10.48%。

表1 桃源县2014—2019 年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Table 1 Maize acreage and yield in Taoyuan County,from 2014 to 2019

2 桃源县玉米生产条件分析

2.1 自然条件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 441.22 km2,处于110°50′36″~111°36′32″E,28°24′30″~29°24′13″N 之间,是洞庭湖平原向湘西山地过渡的地带[2]。该县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 250~1 550 h,年降水量1 350~2 200 mm,无霜期260~309 d;年平均气温12~16.5 ℃,≥0 ℃积温4 100~6 100 ℃,≥10 ℃积温3 400~5 200 ℃。总的来看,桃源县温、光、水等自然条件较好,非常适合发展玉米生产。

2.2 技术条件

近年来,桃源县农业主管部门加强了玉米新品种引进力度,开展高产攻关与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位于黄甲铺乡,以灵岩村为核心,辐射街头坪、乾元、黄甲3 个行政村,涉及农户2 365 户,示范总面积824.53 hm2,核心连片规模面积131.33 hm2,主栽品种为三北89。经实地测产验收,30 个地块最高产量达到10 131 kg/hm2,最低产量为8 491.5 kg/hm2,平均产量为9 253.5 kg/hm2,达到了预期目标产量。

通过示范总结出了一套包括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时间苗定苗、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技术规范,具体见表2。

表2 桃源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内涵Table 2 Main points and connotation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aize in Tao yuan_County

2.3 政策条件

桃源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培训,同时,加强宣传与督查力度,确保玉米生产的稳定发展。其具体做法如下:

(1)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对粮食生产进行规划、指导。

(2)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拨付1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玉米高产示范的物化投入及奖励。各乡镇从粮食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玉米生产,加强对农户的生产技术培训。

(3)强化科技培训。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抽调5 名技术专干驻玉米主产乡镇进行巡回指导;积极组织农户参与培训。

(4)积极宣传造势。桃源县采取在县电视台开辟《农业与科技》栏目、发放入户明白纸、召开会议、张贴标语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玉米生产政策、产业前景与栽培技术等,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5)强化督查力度。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一季稻生产乡镇将发展玉米生产作为粮食生产扩面增产的重要举措,将玉米生产纳入粮食生产的重要考核指标。全年分阶段对玉米生产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的乡镇责令限期整改,并追踪问效。

通过以上政策举措,营造了玉米生产的良好氛围,有效保障了桃源县玉米生产面积的稳步增长。

3 桃源县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桃源县采取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玉米种植面积与总产量的稳步增长,保障该县粮食安全生产。但目前桃源县的玉米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普及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规模种植主体发展速度慢等。

3.1 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普及率不高

近几年,桃源县开展试验示范,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范围,但农户多年来形成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习惯难以改变。

密度过低是制约桃源县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目前该县玉米播种、施肥与收获都依靠人力完成。为减少劳动力成本,农民习惯于稀植,通常玉米种植密度为45 000 株/hm2左右。研究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是制约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3],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4]。朱立娟等[5]研究表明,氮肥和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但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氮肥。因此,保证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湖南农业大学玉米课题组在桃源县木塘垸镇开展的试验结果表明,在60 000~90 000 株/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6,7]。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农民低密度种植的习惯。

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普及率不高,制约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施肥习惯落后,施氮量过大,普遍达270~300 kg/hm2,且多以基肥加1 次追肥或全部以基肥施入,在桃源县4—6 月多雨、7—9月少雨的气候条件下难以满足玉米生育中后期的养分需求。湖南农业大学玉米课题组在桃源县木塘垸镇开展的试验表明,在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肥、拔节肥、穗肥比例为5∶2.5∶2.5 条件下,玉米产量与氮利用效率表现最好[8]。

3.2 机械化作业水平低

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减少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9]。目前,桃源县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机耕率在60%以上,但机播方面只在高产示范片点推广了部分玉米播种器,处于起步阶段,而机收尚处于空白阶段。

3.3 规模种植主体发展速度慢

规模种植主体发展速度慢,规模种植效益难以发挥,制约了玉米栽培新技术的应用。受地理因素和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桃源县较难实现玉米规模连片种植。再加上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分散经营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4 桃源县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玉米已经成为桃源县第二大粮食作物。为了保障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4.1 持续开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持续开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重点针对夏玉米—油菜复种体系,研究并推广耐旱、耐高温夏玉米品种、增密减氮技术、机械播种技术和机收技术,努力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桃源县夏玉米种植密度可提高到70 000~90 000株/hm2、施氮量可减少到225 kg/hm2左右。在技术集成的基础上,扩大玉米高产规模和范围,加大办点示范的投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带动产业发展。

4.2 继续抓好玉米生产宣传与培训工作

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抓玉米生产的氛围,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及农户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临田实践培训力度,确保技术落实到户、到人,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全县玉米大面积生产水平。

4.3 积极培植种植大户,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

加强与市场的对接,积极培植有发展潜力的种植大户,扶持其扩大经营规模,变分散经营为规模连片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同时,应积极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搭建产销平台,打造订单生产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益和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5 结语

桃源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玉米产业,为促进桃源县玉米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政府应加强示范引领,开展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指导和培训,努力提升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积极培植种植大户,扶持玉米加工企业。

猜你喜欢
桃源县高产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30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巧用面积求坐标
桃源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与策略
浅谈桃源县水利信息化建设
湖南桃源县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检出率分析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