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瑶, 孙英隽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3)
中国经济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1]。从党的第十九次全国工作报告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可以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裴奔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并从自然资源禀赋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2]。唐文进等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3]。河南省位于中原地带,人口众多,农产品丰富。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但其中不合理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三次产业之间协调性不高,产业结构效率低,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这些因素制约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河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选取2019年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中部6个省份影响产业结构的指标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对2000—2019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别计算出河南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且,为河南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相关的建议[4]。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之间的组合、技术经济联系和比例关系,技术创新、人口规模、投资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产业结构[5]。从科学性、客观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出发,建立河南省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河南省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第1个一级指标是产业结构合理性指标。产业结构合理性是指各个产业之间协调性增加,功能更加完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一指标共包含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第2个一级指标是产业结构基础竞争性指标。产业结构的基础竞争性是指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这一指标包括GDP、固定投资总额、旅游总收入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4个二级指标。第3个一级指标是产业结构效益性指标。产业结构效益性表示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这一指标选取全员劳动生产率、外贸依存度、教育支出占比、城乡收入比。第4个一级指标是产业结构高度性指标。产业结构高度性是指产业结构由低水平逐渐转向、调整为高水平的趋势[6]。这一指标包括城镇化率、科学技术支出占比、R&D经费投入强度、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个二级指标。
研究中采用的数据主要从《中国统计年鉴2020》《河南统计年鉴2020》《山西统计年鉴2020》《湖北统计年鉴2020》《安徽统计年鉴2020》《湖南统计年鉴2020》《江西统计年鉴202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获取。
因子分析主要是用少数因子来描述和替代多个因素或指标之间的关系[7]。因子分析法从各个变量内部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把某些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总结为少数几个具有综合性因子的多元统计方法[8],它是通过探讨几个内在的独立因子是如何支配若干个能够直接测量并且具有相关性的指标来表现原来的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对变量进行分类。它主要应用于数据量较多、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本文主要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和因子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提取。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1)
式中:A=(amn)为因子载荷矩阵;F为公共因子;εm为特殊因子。
为了消除各个变量自身变异大小与数值大小的影响,使得出的结果更具科学性和综合性,先对18个影响产业结构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做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9]。KMO的结果为0.73,Bartlett球体检验的概率为0.000,小于0.05,两者的检验都通过,表明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计算出各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与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的结果见表2。
表2 特征值与方差累计贡献率
运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由表2发现,公因子一共有4个[10]。这4个公共因子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31.075%、23.036%、21.997%、19.712%,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5.820%,能较好地反映产业结构评价模型。
从图1的碎石图中可以发现,从因子5开始曲线变得平缓了,说明其他剩余的因子对方差累积贡献率的影响很小,因此一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作为主成分。
图1 因子分析的碎石图
由表3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第1个公因子F1在X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X2(第三产业产值比重)、X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X12(城乡收入比)这4个指标中的载荷较大,特别是前两个指标在公因子F1上的载荷均在0.85以上,它们反映了各个产业之间协调性增加,功能更加完善,因此可称F1为产业结构合理性指标。第2个公因子F2在X4(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X5(GDP)、X6(固定投资总额)这3个指标中的载荷较大,它们体现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可称F2为产业结构基础性指标。第3个公因子F3在X7(旅游总收入)、X9(外贸依存度)、X10(教育支出占比)、X11(全员劳动生产率)这4个指标中的载荷较大,这些指标体现了产业的投入与产出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可称F3为产业结构效益性指标。第4个公共因子F4在X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X13(城镇化率)、X14(科学技术支出占比)、X15(R&D经费投入强度)、X16(万人专利申请授权量)、X17(人均GDP)、X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指标中的载荷比较大,它们反映了产业结构由低水平逐渐转向、调整为高水平的趋势,可称F4为产业结构高度性指标。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运用SPSS软件分别计算4个主成分F1、F2、F3、F4的因子得分,在计算综合得分时,权重选取各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它的计算公式为
F=31.075%F1+23.036%F2+21.997%F3+19.712%F4
根据上文的公式,最后计算出中部6个省份各个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见表4。
表4 2019年中国6个中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评价水平中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和排名
在十九大工作报告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经济产出效应,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河南省2000—2019年经济发展水平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并提出使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11]。
选取河南省2000—2019年的GDP和三次产业产值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20年的《河南统计年鉴》。
灰色关联分析主要用来分析灰色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进而判断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12]。把GDP记为参考序列N0,把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记为比较序列N1、N2、N3。将收集到的N0、N1、N2、N3数据用初始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求出GDP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系数ξ和关联度γ,见表5、表6。
表5 2000—2019年河南省GDP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系数
表6 2000—2019年河南省GDP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
由表5中的河南省2000—2019年经济发展水平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系数发现,河南省第二产业的经济产值效益水平最高,第三产业的经济产值效益水平次之,第一产业的经济产值效益水平最低。
在研究河南省产业结构中,从表4可以看出中部6个省份的产业结构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湖南、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山西,综合得分分别为0.616 36、0.302 24、0.069 46、-0.046 88、-0.107 83和-0.833 35。从综合得分排名上看,河南的产业结构水平相对落后,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尤其是在产业结构合理性指标和产业结构高度性指标上要加大优化力度。
对2000—2019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求出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748 1、0.833 5和0.756 4。从得到的结果可以发现,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大、关系最紧密;第三产业次之,它对经济的增长也有重要的影响;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小,它表明在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起的作用最小。2004年以后,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比重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了经济增长对第一产业产值的依赖程度在降低;从2010年以后,第二产业占经济发展水平的比重也有逐年递减的趋向,但所占百分比仍是三者中最大的,由此可见第二产业仍是河南省的支柱性产业;2010年以后,第三产业产值占经济发展水平的比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向,这表明第三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3.2.1 增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外资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的渠道,充分利用河南省的劳动力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变。
3.2.2 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有关部门要增加对科技的经费投入,提高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模式的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结构科技竞争性的重要途径。政府还要加强R&D经费投入强度,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交流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打造和谐的产业结构创新奠定良好的环境。
3.2.3 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
河南省要充分利用劳动力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抓住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河南省的特色产业,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关系。加大对外资的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和国外的投资者在河南省进行合作、投资,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