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CT科,河南 南阳 473000)
CT 增强检查是在CT 平扫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分期,其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同步CT 平扫的一类检查方式[1]。注入造影剂后能够更为清晰地显示组织及血管,可用于血管类疾病的诊断,以及评估病变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此外,CT 增强检查小病灶检出率较高,通过增强扫描可分离出病灶与实质或周围组织,密度差异扩大可以发现平扫漏检的病灶,有利于准确认识疾病性质及清晰肿瘤分期,因而对腹部实质性脏器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2]。但注入造影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对肾脏功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可出现造影剂肾病(CIN)。
相关报道称,CIN 患者病死率已达>30%;此外注入造影剂还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发生过敏,甚至休克。为减轻对人体的伤害,造影剂也在逐步从高渗性向低渗性向等渗性发展,其毒副作用也有所降低[3]。为证实等渗造影剂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低,本文回顾性分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CT 增强检查的70 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明确等渗造影剂对该类患者肾功能的相关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CT 增强检查的70 例高血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46 例患者使用等渗性造影剂作为等渗组,24 例患者使用低渗性造影剂作为低渗组。纳入标准:①CT 增强检查前无肾功能损伤,无伴糖尿病;②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研究进行。排除标准:①对造影剂过敏;②正在服用对肾功能有一定损伤药物;③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哮喘;④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⑤患有精神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血清肌酐浓度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1 等渗组 使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注射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65)。
1.2.2 低渗组 使用低渗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山东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29),注射速率均为3 mL/s。
两组患者CT 增强检查前24 h 内常规检查血清肌酐浓度作为基线值,注射造影剂前静脉注射预防性用药地塞米松(广东三才石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602)5 mL,对患者CT增强检测后第7 天的血清肌酐浓度进行检测,并于检查前的基线值进行比较。CT 增强检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CIN 发生情况,配合常规口服水化进行治疗。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等渗组患者CT 增强检查后第7 天血清肌酐升高率低于低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P=0.02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率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率情况()
CT 增强检查后7 d 内,等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低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P=0.02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70 例患者中,等渗组患者发生1 例CIN,低渗组未发生CIN。两组患者CIN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9,P=0.467),因而无法证明CIN 的发生与造影剂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造影剂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造影剂的发展经历了从高渗向低渗、再由低渗向等渗发展,其对人体的危害性也大大降低。虽有研究显示,等渗性造影剂诱导与低渗性造影剂的CIN 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尚未得出肯定结论,可以明确的是等渗性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要低于低渗性造影剂[4-5]。这一结果在本研究也得到了证实,CT增强检查后第7 天,等渗组患者血清肌酐升高幅度明显低于低渗组,比较有差异。
CIN 作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ARF 为临床危急重症,可在数天内甚至数小时内造成肾功能急剧减退,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极大的威胁;同时CIN 也是造成医院获得性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CT 增强检查中要尽可能预防CIN 的发生,避免机体受到不必要的损伤。CIN 发病机制较多,如肾髓质缺血性损伤、肾小管阻塞及毒性损伤、变态反应和造影剂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补体造成免疫反应等[6]。因而肾功能不全者发生CIN 概率风险相对较高。据相关统计资料,在使用造影剂行CT 增强检查的患者中,肾功能不全者CIN 发生率大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7];此外,糖尿病也与CIN 发生有关,糖尿病病程较长(年龄≥50 岁,病程≥10年)的患者会合并血管病变及肾功能减退,相关报道称该类患者若行CT 增强检查,CIN 发生率高达100%,这与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血管病变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有关。造影剂造成CIN 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肾缺血、缺氧,使用造影剂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早期肾血管扩张导致肾血流量增加,继而出现肾血管收缩,肾内血流量被迫减少,导致肾髓质缺血缺氧。因而在探究CT 增强检查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时应当排除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可作为导致CIN 发生的一个独立因素,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肾小动脉硬化,由于肾动脉分支或小动脉硬化而影响肾血管功能,进而导致缺血性肾病[8]。故造影剂对该类患者肾功能影响较为明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CIN 发生率比较无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等渗造影剂和低渗造影剂对高血压患者CIN 发生率影响无明显差异;另一方面考虑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对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故在后续研究中,应考虑加大样本数量,从而进一步明确等渗造影剂和低渗造影剂的安全性情况。有研究表明,等渗性造影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低渗性造影剂[9]。本研究中,CT 增强检查后7d 内,等渗组患者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疼痛、心血管及消化系统事件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低渗组29.17%,尤其是消化道事件及疼痛,考虑检查前使用预防性药物,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可能因此而降低。
由于CIN 患者死亡率极高,临床除了使用安全性较高的造影剂外,还应高度重视CIN 的早期预防,预防措施[10]主要包括:①水化治疗,即通过输液或增加饮水量来增加血容量,水化后肾脏血流量增加,肾血管收缩减弱,可增加机体基础代谢代谢,减少造影剂在肾脏内停留时间,以减轻造影剂因停留时间过长而对肾脏带来不必要的损伤;②药物预防,即患者可服用一些抗氧化剂和血管扩张剂;③血液滤过,其有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血容量,保证肾脏有足够的血液进行灌注;④检查前禁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该药物对肾脏存在一定的影响,停用可避免联合造影剂对肾脏造成双重损伤;⑤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根据本研究结果,等渗性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因而选用该类造影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肾脏功能的损害。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CT 增强检查时应选择等渗性造影剂,其不仅可以降低对肾功能的损害,还可减少患者检查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安全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