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宝仓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一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低位直肠癌是指在距离肛缘8 cm 的直肠癌[2],低位直肠癌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大便形状变细、排便次数增多且有排不净感[3]。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4]。腹腔镜Miles术主要通过腹腔镜形式进行治疗,具有术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5],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采取截石位来进行,该手术体位使腹腔内小肠向上腹部移动,将下腹部及盆腔充分暴露,利于手术操作,但由于截石位暴露直肠前壁时仍出现视野死角,容易发生误伤前列腺或阴道等危险,不利于术中止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而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 术可以完全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不易损伤前列腺或阴道部位。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折刀位与截石位下腹腔镜Miles 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预后观察,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期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8 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0~60 岁之间;②临床诊断为低位直肠癌;③学历在初中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出现肿瘤转移至其他部位者;②合并有其他恶性疾病者;③疾病程度较重,无法耐受手术者。根据随机数字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45.12±12.14)岁;性别:男21 例,女23 例;婚姻状态:已婚25 例,未婚19 例;学历:初中16 例,高中16 例,中专及以上12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6.32±13.12)岁;性别:男26 例,女18 例;婚姻状态:已婚28 例,未婚16 例;学历:初中14 例,高中13 例,中专及以上17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院患者均接受常规术前检查及术前护理。观察组采用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 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先将患者取平卧位,运用腹腔镜进行Toldt's 间隙分离,夹闭离断肠系膜下动脉及静脉,进行淋巴结的清扫,继而游离直肠前壁,在靠近直肠位置时,切断两侧直肠的侧韧带,游离使直肠到达肛提肌平面,运用腹腔镜离断直肠上段,将标本推入盆腔中,最后缝合盆底筋膜,在右下腹进行结肠造瘘。再将患者摆至俯卧位,将手术台腰桥逐渐抬高,使臀部高抬,与身体肢干部位呈将近120 度(折刀位),运用胶带将臀部两侧拉开暴露出肛门,由肛门缘下大约2 cm 处向弓状线骶髂关节水平处以肛门为中心进行切口,切除尾骨两侧韧带部分,沿着骶前游离直至盆腔,清除坐骨直肠窝内的多余脂肪,结扎肛门动脉,将标本从前列腺或阴道后壁中分离取出,检查无出血现象后,与骶前放置双套管,进行缝合。对照组采用截石位下腹腔镜Miles 术治疗,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患者平躺于手术床上,运用腹腔镜进行肠内清除(与折刀位腹部手术一致),行左下腹造瘘后,将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两腿分开放置支腿架上,将手术床调至头低足高的形式,暴露肛门后,由会阴中点至尾骨根部,环肛门做3 cm 的切口,切除尾骨两侧韧带,沿骶前游离至盆腔,清除坐骨直肠窝内的脂肪,结扎肛门动脉,在与腹部进行重合后将标本取出,检查无出血现象,予以缝合。
①手术指标。通过记录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手术时长的指标。②术后感染情况。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癌胚抗原(CE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TNF-α 正常值范围:<30 fmol/mL;CEA 正常值范围:<5.0 ng/mL;SAA 正常值范围:<10 mg/L。③生活质量评分。运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7],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包含8 个维度,有36 个问题条目,每个维度分值为百分制,计算总平均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分别在住院期间和手术20 d 后复查时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
运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感染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清扫淋巴个数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n=44,)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n=44,)
两组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TNF-α、CEA、SAA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n=44,)
表2 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n=44,)
两组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n=44,,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n=44,,分)
我国直肠癌的发病年龄在45 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逐渐升高[8],其病因尚不明确,与饮食习惯及社会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关联[9],低位直肠癌在直肠肿瘤中约占30%的比例[10]。早期治疗直肠癌主要的手术方式是腹会阴切除术(APR)[11],该手术主要是通过会阴部扩大切除法,创口损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腹腔镜Miles 术治疗逐渐成为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12],传统截石位进行手术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视野死角,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 术治疗因手术面积暴露视野较好,被逐步运用于临床中。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这与蔡鹏等[13]的研究有相似之处,这是由于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 术治疗能够在直视下进行手术,通过对手术床调节,以获得手术的最佳视野,并且在手术时可以靠近直肠离断韧带,使骶丛及腔自主神经丛的损害降到最低,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清除淋巴组织,缩短手术时间。另外本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术后感染情况好于对照组,其中TNF-α、CEA、SAA 这三个血液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李兵等[14]的研究较为相似,主要原因是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 术对组织及腹腔内脏损伤较少,且运用腹腔镜治疗切口小,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本研究还可发现,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这一观点与王平等[15]的研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主要由于手术按照解剖间隙进行剥离,将会阴部皮下组织进行清除,术中保留自主神经,可有效减少复发现象,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发现折刀位下腹腔镜Miles 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手术时间相对减少,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