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及路径选择

2021-09-03 01:48霍宇辉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跨境国际化货币

霍宇辉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数字货币”时代的来临和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推广,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弯道超车”机遇。我国应发挥政府、市场“双轮驱动”作用,探索构建基于央行数字货币和人民币稳定币的跨境支付体系,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推进数字人民币使用,加强数字货币国际合作,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高水平金融开放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

一、新形势下需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自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已走过十余年历程。近12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货币职能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收支货币、全球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然而,我国经济总量全球占比已超过17%,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中占比分别仅为2.49%和2.25%,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地位不相匹配。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后疫情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更加凸显,国际货币多元化进程将加速重启。我国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更深层次融入国际经贸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数字技术深入发展,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数字化变革和美元霸权风险、维护我国货币主权与金融安全的现实需要。

二、数字货币时代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机遇

(一)全球进入“数字货币时代”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出现多种形式的数字货币,主要有无锚定私人数字货币、数字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三类(见表1)。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非国家化”思潮的影响下,比特币问世,此后无锚定私人数字货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引发全球大规模的数字货币实验。2019年以来,主流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纷纷推出数字稳定币项目,如Facebook先后发布Libra1.0版、2.0版(后Libra改名为Diem),从锚定一篮子货币到锚定单一货币美元。

过去,全球主流央行对数字货币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2020年以来,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经济数字化新趋势,应对来自私人数字货币、数字稳定币等新型数字货币的竞争,各国央行纷纷将推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列为重大课题。目前,全球已有86%的央行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究,60%的央行将数字货币推进至测试阶段,14%的央行正在部署试点项目。2020年10月,国际清算银行与美联储、欧央行等七家中央銀行联合成立的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发布了报告《央行数字货币:基本原则与核心特征》,标志着央行数字货币正式进入国际组织与主流央行的视野,未来,各国在数字货币领域或开展更为激烈的竞争。

(二)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实践方面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率先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之后以DC/EP(Digit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Payment,即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命名数字货币。DC/EP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的双层运营模式,中央银行将数字货币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向公众提供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目前,DC/EP采取中心化管理模式,但不预设技术路线,区块链、集中账户体系、电子支付、移动货币等均可能成为其技术支撑。2020年1月,DC/EP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和联调测试,此后人民银行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测试,从“四地一场景”(即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未来冬奥会场景)到部分长三角、中西部城市,从“衣食住行购”到助农惠农、爱心捐赠等,试点区域持续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目前,数字人民币重在提高国内零售支付的效率,暂未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但随着全球央行加速数字货币布局,跨境支付将成为人民币探索的重要应用方向。2021年2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将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三)数字货币时代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弯道超车”机遇

数字货币是金融货币领域的基础性变革,其新型技术优势将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速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曾谈到,“数字货币的初衷是试图解决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问题,特别是跨境支付方面的短板,希望通过新的科技手段提高支付效率,减少障碍”。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推广,将有助于解决传统跨境支付痛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不可兑换和美元霸权阻挠的困境,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弯道超车”。

1、 改进跨境支付网络

跨境支付网络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一环。当前跨境支付网络高度依赖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长期以来,美国通过控制SWIFT实施长臂管辖,将跨国经济活动纳入自己的监控网络,对他国实施金融制裁,使得其国际货币权力延伸到美元体系之外。此外,传统跨境支付模式资金路径复杂、清算链条长,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问题。数字货币时代,“点对点”的分布式跨境支付网络可降低跨境支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将成为未来改革的方向。探索建立以数字人民币为基础的跨境支付体系,提升支付便捷性。

2、缓解人民币国际化困境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内外困境。从内部看,我国尚未完成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输出和回流渠道尚不健全,我国不具备与国际货币相匹配的金融体系。从外部看,国际货币的使用存在惯性,美元具有绝对的规模优势和网络外部性优势,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霸权地位,其可通过实施各种金融遏制手段,阻碍其他货币“切分蛋糕”。当前,数字货币为人民币打破对美元的路径依赖,实现与中国经济和贸易相匹配的货币地位提供了机遇。一方面,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组密码”,如应用到跨境支付领域,或将在局部范围内实现可兑换,缓解资本项目管制带来的跨境支付矛盾,同时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促进金融创新、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数字货币模式下,无摩擦、无中介的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将降低货币转换成本及美元的使用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

猜你喜欢
跨境国际化货币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