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哥”也有正能量

2021-09-03 10:30朱夏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生

朱夏艳

摘要: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问题的专家,主张将人和问题分开,人就更有力量用自己的方法应对问题,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在对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愤怒情绪的疏导中,心理教师尝试使用叙事治疗的理念和方法,通过问题外化、寻找支线故事、重组会员等方法,帮助学生成为自己情绪和生命的主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力量。最后,父母与老师、同学作为来访学生的重要他人,共同见证和支持来访学生生命新故事的发展,构建正面的自我认同。

关键词:叙事疗法;愤怒;情绪疏导;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3-0025-03

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家庭治疗中的一种疗法,不同于古典学派重视诊断、分析和解决人的问题,叙事疗法将人和问题分开,认为问题就是问题,而人不等于问题,提倡对人的尊重。如果认为自己就是问题,人们就没有力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叙事疗法認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问题的专家,都能通过自己的方法去面对问题的挑战。在叙事里,人们可以用各种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叙说自己的故事,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力量。

小学阶段,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在不断发展中,但也有一些孩子情绪容易爆发,伴随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他们缺少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时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当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后,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就是“问题”本身,从而没有力量去应对“问题”。将叙事疗法运用于小学生愤怒情绪的疏导,是笔者在小学心理咨询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一、尊重感受,建立信任

和所有的心理咨询一样,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来访者的信任,都是开启有效咨询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咨询师积极投入地倾听和共情,自始至终带着尊重的态度,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

小明,小学二年级学生,情绪和行为经常不能受控,多次和老师、同学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在一次课堂默写时,他再次情绪爆发,由于没有跟上默写节奏,他狠狠地将默写本扔到地上,使劲敲打自己的课桌,非常生气。

心理教师蹲下来看着小明说:老师看到你没有来得及默写,很着急,所以有些生气,是不是?

小明稍稍停顿了敲打课桌的动作,委屈地低声自语:我昨天晚上背了很久,今天早上也背了!可还是来不及!

心理教师:老师看到你很努力,希望能在默写中取得好成绩,是吗?

小明:爸爸要求我默写要得100分!他生气就会打我!

心理教师轻轻拍了一下小明的肩膀说:所以你刚才有些生气,其实是希望爸爸能够对你温和一些,对吗?

小明还是有些生气,但微微点了点头,并慢慢停下了敲打课桌的动作。

对于小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情绪失控,成年人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给他们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对“问题”的关注会强化学生负面的自我认同,这让他们很少有机会表达出自己行为背后的真实需要,反而会以更加“激烈”的反应表示“对抗”。

上例中,心理教师没有用任何标签去判断和评价,而是用叙事“去专家化”的语言,以温和尊重的态度倾听小明对于故事的描述,对学生当下的情绪给予共情,探索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由此与其建立起信任,也为之后对于“问题故事”的深入探讨埋下伏笔。

二、巧用媒材,外化愤怒

问题外化是叙事治疗的重要技术方法,将人和问题分开,就避免了给来访者贴上负面标签。进而能够帮助来访者看清问题本身,修正自己与问题的关系,增加应对问题的主动意愿。

案例中的学生尚处于儿童期,严肃的对话不是适合的沟通方式,他们更喜欢游戏、绘画和想象等愉快的沟通方式。在之后的交流中,心理教师用儿童的视角和语言与小明沟通,结合情绪卡片、想象图画等媒材的使用,尝试将问题外化。

心理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情绪卡片(代表紧张、伤心、愤怒、害怕等负面情绪),你觉得哪个家伙会经常找上你?

对于老师这样的问法,小明略显惊讶,随后仔细看了看桌上的情绪卡,一眼选中了“愤怒”,说:就是愤怒这个家伙。

心理教师:那天默写时发火,也是愤怒这个家伙找上了你吗?

小明很认真地思考后,点了点头,似乎在以一种不一样的角度思考他的故事。

心理教师:原来是这样,这个家伙还会在什么时候找上你呢?

小明:爸爸妈妈只对弟弟好,打我骂我的时候;还有老师批评我,同学不和我玩的时候……

心理教师:嗯,那样的时候一定非常不好受。你的那个“愤怒家伙”长什么样呢?能不能把它画出来?

小明认真想了想,画了一个红颜色类似火山形状的小人,头顶是高耸的火山口,比整个小人的身体还要高出不少。他给小人取了一个名字,叫“火山哥”。

之前,小明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暴躁”的“坏孩子”,因为带有如此负面的自我认同,所以他变得很消极,有时也会用更激烈的情绪爆发来对抗,对于这些问题总是没有力量去积极应对。心理教师通过外化问题,帮助他知道了“火山哥”的存在,看清楚是谁的出现导致自己的情绪行为失控,误伤到身边的人后,他就不再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了,而是希望找到力量去应对“火山哥”的出现。

三、深入探索,寻找支线故事

支线故事也可以称为“有别于问题的故事”。找到支线故事,可以让来访者暂时与“问题故事”分开距离,从而增强信心,更有力量应对自己的“问题故事”。支线故事的发掘,同样可以帮助来访者“去标签化”,改变对于“问题故事”的固有认识,从而有机会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

小明的“问题故事”,是情绪行为经常不能受控,多次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他被贴上了“暴躁”“爱生气打人”“坏孩子”之类的标签。通过和小明的深入沟通,心理教师发现,在小明的生命中,除了“火山哥”以外,还存在着爱帮助人的“小帅”、爱分享的“思思”、喜欢剪纸的“朵朵”……小明说,当它们出现的时候,“火山哥”的威力会减弱,这些便是创造新故事的题材。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编辑部的一群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美国小学生YY的暑假生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