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主导评价,优化培训机构形态

2021-09-03 09:38徐玉斌刘文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补习班机构培训

徐玉斌 刘文君

2021年6月1日,教育部发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其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以集体补课等形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7月24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双减”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无论是《规定》还是《意见》,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其实长久以来,国家一直在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并接连发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前放学时间、减轻家庭作业任务量、推行阳光课间一小时等,学生在学校已然享受到了中小学生该有的正常校园生活,所谓的“校内补课”似乎没有必要了。

然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因此而“自由”,因为他们走出校门后,就要踏入五花八门的补习班。他们的课余时间被父母“巧妙安排、有效利用”,把学校减的“负”成倍补回。

怎样才能让“减负”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工作“减负”的受益人,是我们应当思考的問题。

一、家长的焦虑心态,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推波助澜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多数家长的育儿心态。从胎教开始,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被准父母安排好了“课程”,古典音乐、童谣、故事,隔着肚皮也要让孩子快人一步。由此,五花八门的早教课程火爆,大街小巷的幼儿兴趣班林立。各种美式、英式、全英、中英混搭的早教班,早已把锚头抛向了不满三岁的幼儿。小学生、初中生就更忙,放学后辗转于各个补习班之间,作文、奥数、围棋、舞蹈、架子鼓、跆拳道……好像孩子没有几种才艺特长傍身就显得没出息,没有参加几科补习班成绩就会落后。正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家长总会去了解其他孩子所上补习班情况,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孩子也“补上”这一课。

诚然,这些兴趣班、补习班的确能提高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但由于“大家都学了”,便显现不出孩子的“优秀”来,而那些没有随波逐流“上补习班”的学生就成为了“落后”分子。这便让学生、家长甚至是整个社会走进了一个怪圈——超前学习是常态,不超前学习就会落后。

在这种异态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减负”倒成了一种不作为。一些人认为学校老师教得少、内容过于简单,孩子不足以应对各种考试、升学及未来的社会生存压力。于是,校外培训机构便应运而生,成绩得到快速提升是家长喜闻乐见的结果,也是培训机构的生存之道。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在育人方面,它没有道德与情怀的熏陶;在学习方面,它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思维发展的培养。尽管如此,家长们想让子女更胜一筹的想法依然坚定。还有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校外培训机构便成了首选“保姆”。既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又可以代替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真是一举两得!老师是什么资质、教学方法是否科学不用过多考虑,只要能暂时代替“家长”的角色就可以。

培训机构抓住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师资力量和培训补习效果上大做文章。“某校名师”“提分直通车”“保过班”等噱头在各补习班已经屡见不鲜。他们在为家长进行产品宣讲时,故意夸大宣传师资力量,使家长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深信不疑;吹嘘培训补习效果,动摇家长的心态,使本就为孩子成绩担忧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进步如此之快、成绩如此之优秀,内心的焦虑更甚——似乎只有赶紧为孩子报名,搭上这班“神奇列车”,才能缓解落后于人的恐慌。

二、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干扰了学校常态教学

各培训机构为了争抢生源,彰显自己教学的超高水平,便超纲教学、超前教学、强化应试,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特别提到,要严抓严管培训机构,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和违规行为,实施严格纠正制度,加大管理力度,但培训机构所谓“预科班”“强化班”等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依然在进行超前、超纲教学。虽然此前教育部已经两次部署,要求各地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活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把幼儿园教拼音、识汉字等小学课程内容,小学非零起点教学,以及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等作为重点整治内容,但是补习班多年来的“大力引导”已经在家长、社会中形成了固化的影响,家长越来越重视这种“超前教育、超纲教育”。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与发展。可是这些活动在家长眼中与在家玩耍无异,他们更在乎幼儿园学不学英语、学不学拼音、学不学认字和算数。这些才是一些家长选择幼儿园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什么都不学的幼儿园在他们看来就是“误人子弟”。有的家长刚开始认为孩子还小,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看到“别人家”孩子在各种补习班“浸泡”之后闪烁出的光环,他们也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四处打听教育质量高的学前班,为孩子进行一番恶补。自负盈亏的幼儿园为了留住更多生源,不得不迎合家长需求,开设各种知识性学习课程,使幼儿园教育趋向小学化。这种行为打乱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内容,对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也有不小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的内容在幼儿园已经学过,那进入一年级的学生学什么呢?教育部明确要求小学要零起点教学。所以,小学教师依然会依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过的学生觉得老师讲的东西太简单,没有吸引力,注意力就更加容易分散了;而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总是比别人学得慢,在求学的第一步就受到了打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这些学生的家长也会根据孩子在班级里的学习情况进行考量对比,把孩子归为需要“补习”的人群。从此,又多了一批左脚迈出校门、右脚踏上补习之路,肩负学习“重担”的学生了。

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会因此接收到错误的学习情况反馈信息。上课一提问,学生都能答对,老师以为大家都学会了,一改作业发现各种小错儿不断。小学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学理的认识,也就是这道题的答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计算;而培训机构注重的则是答题技巧和结果的正确性。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影响对学生学习、思考、探究习惯的培养。另外,由于培训机构和幼儿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教授知识性内容时难免会有一些错误。进入小学后,小学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纠正就比较困难。

培训机构干扰的不仅仅是“幼小衔接”,“小升初”更是占了半壁江山。超纲教学是必然的,过多过深的知识解读、超纲超前内容的考试试卷,不仅让学生心生厌学之情,更是加剧了家长择校的焦虑心态。有的初中学校违规操作,与培训机构暗中联手挖掘优秀生源。培训机构利用手中的推荐名额,诱惑有需求的家长频繁购买学习用书、参加付费考试等。更有甚者让学生向学校谎称生病不参与学校最后的复习,全天“泡”在高价培训班中,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这种种行径都为社会散播了“想上好的初中必须依靠校外补习培训”的错误观点,同时也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初衷。

三、政府评价要严抓严控,决不因外部环境而改变

政府评价是社会发展与调控的指挥棒,是主导评价。对于扭转培训机构的畸形发展、维护幼儿园、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都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会议提出了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充分体现了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怀,对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并重新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提出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的,要坚决纠正的态度和措施。主要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1.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内容、班次、上课时间、招生对象等应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2.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3.对中小学也提出了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4.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只有落实主导评价,才能有效阻止培訓机构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才能优化培训机构形态,更好地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服务。当前,政府部门已经下定决心,要求学校依标教学,坚守教育底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教学过程、均等的教育结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不特别优待任何一个学生。这就需要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纲要》,需要统一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统一进度、依标教学,最大限度地推进教育均衡化。

在教育均衡化体制下,学校的目标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家境优渥还是相对拮据,无论他是聪明伶俐还是启智较晚,他们都应当享有这样的权利。这就更加严格要求了学校要教什么、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等。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发展,学校都要严格依标进行课堂教学,始终守好底线,决不能被培训机构所“绑架”。

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父母都对他们有所期待。要让家长对学校、对培训班有所改观,首先就要让家长重拾对学校的信心。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养应是学校迈出的第一步。教师团队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能够带领学生认识更好的自己,也能给予家长更多的安心与信心。学校要严格监管,对违反课堂教学要求、违反师德相关规定的现象从严处理,以保证学校教学的合法、合规、合理、合情。

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讲解学校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宣传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消减教育焦虑、理智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缺少了市场,补习班的热度自然会慢慢降低。

同时,政府对培训机构的督查也要严格按照“双减”工作要求督查督办。只有政府依据标准亮出铁腕,使培训机构市场回归正途,学校、家庭、社会才能有效互补,达成三方合力,让家长放心、舒心,让学生真正享受“减负”教育,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充满期待;对正在开展的“双减”工作,我们充满期待;希望家长、学校、社会都能够深入了解其内容,政府能够落实主导评价,优化培训机构形态,一管到底,还学生一个有序的课堂、一段美妙的童年时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

猜你喜欢
补习班机构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充实的双休日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