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玉
“鸡娃”是近两年很热的一个词,媒体网站、公众号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报道了那些“鸡娃”的家长和“被鸡”的孩子。“鸡娃”的家长中有很多人在上学时成绩领先,自己经历了“读书改变命运”的过程,自然想让孩子通过学习上的领先,进一步地“改变命运”。
从小到大的读书与考试经历,让“鸡娃”的家长们积累了很多切实有用的学习方法,很多人便越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在家化身“老师”,辅导起孩子的学习来。这本是好事,可是一些家长走偏了,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但是,教育是一门综合艺术,绝非“给娃打鸡血”这么简单。冷静下来,我们需要厘清几个问题:“鸡娃”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把握好“鸡娃”的度?每一个孩子都适合“被鸡”吗?……
一、“鸡娃”的背后是焦虑
所谓“鸡娃”,按照当下普遍的解释就是“给娃打鸡血”。广义地说,“鸡娃”行为,自古以来就有。孟母为了孟子更好地成长,多次搬家,最后住进较好的“学区房”;岳飞的母亲把“精忠报国”刻在孩子背上。可以说,用心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时间和精力,是古今中外很多父母都会做的事情。以前,可能只有少数家长如此重视并付诸行动,稍微“鸡娃”些,孩子就能脱颖而出。到了现在,绝大多数家长都在这么做,大家普遍有一种恐惧感:不“鸡娃”,孩子的成绩落后怎么办?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长大以后怎么跟别人竞争?
迫于形势,很多不想“鸡娃”的父母也被迫卷入其中,造成了大家说的“内卷”“剧场效应”。从长远来看,从整个国家的孩子们的整体发展来看,“鸡娃”并没有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反而加剧了社会“焦虑”,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时光,激化了家长与孩子间的矛盾。
二、“鸡娃”是对教育的片面解读
家庭教育的内容比学校教育丰富得多。在学校里,孩子们多数时间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好的学校教育还会关注孩子们的人格形成、身心健康、与人交往等,但这些是不可被量化的,最受关注的,仍是可量化的分数。而在家庭中,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如何生活、怎样与他人相处,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工作的状态,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过度“鸡娃”,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特长、考级等,是将教育的内容窄化了,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幸福的人。父母应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培育孩子。可以让孩子上兴趣班学钢琴,但是不一定非要考级。通过学钢琴,孩子喜欢上了音乐,在以后繁忙的学业和工作之余,乐意走进剧院欣赏一场交响乐,或者在家听听音乐,既放松解压,又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才是学习特长的意义。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的特长也不宜过多,选择孩子喜欢的一两种即可。
狭隘的“鸡娃”,是与良好的素养教育有区别的。现在普遍的“鸡娃”手段,是让孩子不停补习数理化英等,应该有的素养教育却缺席了。而那些被认为在考试中“无用”的东西,比如劳动和艺术,比如做饭,比如养花,很可能是孩子调适心灵的好工具,也可能是保障孩子以后的生活、事业的基本技能。网红校长唐江澎提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如此智慧通透的观点,赢得了很多人的赞同。其实,唐校长当年曾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心仪的北大法律系,在最困顿的日子里,他通过拉二胡、吹箫走出了苦闷。
三、技能背后还有素养与智慧
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成绩的领先,是得不偿失的。学习本身应该是愉悦的、有成就感的,而考试无疑是残酷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眼里不能只有成绩。家长的侧重点应放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上,引导孩子享受学习本身的乐趣,享受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同时,我们对孩子取得的小小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经过漫长的教育过程,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坚定的人,能正确面对风风雨雨。人在不同阶段会接受不同的考验,孩子们的人生之路很长,应该正确积蓄力量,逐步地接受考验。
一些父母为了“鸡娃”,将自己也投身进去,重新捡起多年前的知识,“回炉再造”,再经历一遍中小学的学习;甚至辞去工作,全职陪娃,所谓“鸡娃当自鸡”。这便忽略了一个问题:言传不如身教,教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还有为人处世、热爱生活等方方面面;教的最佳形式,便是以身作则,达到润物细无声。
家长为人的境界,关系到孩子做人做事的高度。一个对待工作很佛系的爸爸,却要求孩子凡事争第一、力争上游,如何有说服力呢?一个在生活上斤斤计较、尖酸刻薄的妈妈,也很难培养出胸怀大局、温暖坚定的孩子。父母现在的样子,就是将来孩子的样子。当然,学历高、社会地位高的父母,也未必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因为忙碌的他们,或许没有多少时间、精力投入孩子的教育。高水平的“鸡娃”,需要家长和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自己的人生所得、生活技巧传递给孩子。这是一种大智慧,哪里是“打鸡血”三个字所能包含的呢?
四、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成长侧重点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应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3岁前的孩子需要的是呵护,3-6岁的孩子需要鼓励和管教,6-12岁的孩子需要陪伴与影响,13-16岁的孩子需要尊重与激励,16-18岁的孩子则需要引导与支持。
所以,我们的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生活能力及对外界的好奇心;小学低年级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的专注、书写习惯、整理物品的习惯等;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应多关注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情况,在集体中处于怎样的角色,学会自我管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儿童早期侧重于家庭教育,青少年时期更侧重学校教育和社会的综合影响。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与引导很重要,儿童之间的互动也很重要。如果家长没有弄清这个阶段的重点,用培训班、网课塞满孩子的闲暇时间,就会挤占孩子的自由时间。一个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爸爸的教导下,已经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可是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同伴相处,在幼儿园时常推搡其他小朋友。再过一两年,其他小朋友也会逐渐掌握加减法,可是这个孩子由于没有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不懂得遵守规则,很可能被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
养育孩子,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无异于揠苗助长。
五、避免过度“鸡娃”,需适当激励
适度的“鸡娃”有助于发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突破自我的过程中,体会到奋斗的快乐,感受到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成为一个内心坚定、自信阳光的人。
我班上有一个男生,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个孩子接受力好、反应快、比较聪慧。遗憾的是,这孩子玩心过重,每天无忧无虑的,一到课间,就和其他的同学追逐打闹,对于未来没有自己的目标,也很少清晰规划什么事情。我和他的父母沟通后了解到,孩子的父母自称比较“佛系”,十分反感“鸡娃”,他们更关注孩子的“独立性”,更在意孩子是否快乐。
其实,我们不提倡过度“鸡娃”,但每个孩子都需要适当的激励。据我观察,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学习上有过起色的时候,也有过拼劲儿,可惜由于缺乏毅力和科学的计划,没有坚持下去,最后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孩子不是不想学,而是一次次地跟不上,一天天地接受落后于人的打击,最后彻底失去了信心。
作为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孩子跌倒后,及時让孩子明白:光有目标远远不够,请用出色的行动撑起你的目标!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和孩子相处,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孩子,如家庭事务的决策、班级事务的参与等,从而把孩子历练成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青少年。
人生的路很长,孩子要学会的很多,不用那么急迫。作为教师,也从来不会认为,看到的应该都是完美的、十项全能的学生。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花些时间和耐心陪伴引导孩子,家校形成合力,使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推给补习班。毕竟,青少年的时光是宝贵的,在正常学习的基础上,我们更愿意看到活泼可爱、阳光开朗、有见识、有眼界、有担当的孩子。
(本栏责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