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相互融合

2021-09-03 04:47杨萍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城市规划建筑

杨萍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安徽 宣城 242300

1 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概论

首先,在公共建筑设计当中,城市规划建设是一种执行方式。公共建筑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场所,其建设水平主要依靠于公共资金投入水平,与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息息相关,是展现新设计理念、新发展技术的重要载体,能够凸显出城市的独特之处。其次,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其土地、空间资源,确保全面部署公共建筑,实现城市发展的绿色可持续。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为公共基础建设留下充分的空间,有利于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1]。

2 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2.1 城市规划指导公共建筑建设

城市规划中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在公共建筑建设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城市规划方案,城市规划指引着公共建筑建设的方向。在城市规划中,须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城市土地资源、交通运输环境、空间分配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布局环境,分配各类基础设施布置等。在公共建筑建设过程中,须加强建筑项目和周围环境的统一程度,促进二者的高效融合。

2.2 公共建筑设计服从于城市规划

城市外部形象的重要体现即是公共建筑工程。但在传统的公共建筑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其对城市环境的重要影响,导致城市空间布局十分凌乱,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提高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应将城市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等条件纳入考虑中,确保公共建筑建设能够服从于城市规划,实现协调统一发展。

2.3 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的区别

城市规划与公共建筑息息相关,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差异性。二者的设计目标、过程及任务均有所不同。公共建筑设计对细节的要求比较高,应将建筑总体布局、绿化布局等各种形式纳入考虑中;而城市规划需要达到全局掌握总体的目标,对细节要求不太高,仅需总体把握即可[2]。

3 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相互融合的措施

3.1 增强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城市文化发展程度和公共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增加文化的影响力,能有效地提高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至今的融合程度。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会丰富文化内涵,使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公共建筑建设时,须引入合适的文化形式,丰富该建筑的文化寓意,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步伐。另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文化的类型,并根据其改善城市规划方案,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实现城市规划与公共建筑设计达到高度融合水平。

3.2 提高整体性设计水平

城市环境的协调性体现在各个公共建筑的建设设计当中。目前很多建筑单体设计效果很好,但是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连贯性,导致整体效果上还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因此在城市规划当中需要将整体的空间范围看作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公共建筑工程设计及其户内、户外的空间布局,创建出一个协调连贯、利用率较高的空间整体,避免各类公共建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分析建筑工程群体与环境的组成效应,并根据其所处环境的历史底蕴、环境特色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保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之间具备较高的条理性。

3.3 科学规划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是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社会以及物质空间实现高效率发展。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的时候,须充分考虑各类物质的形态,严格要求建筑材料质量、造型、颜色等方面,确保实现综合性设计。此外,与社会大环境实现良好的融合,为居民提供较好的住宿环境,满足其对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能促进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种类及要求不断增加,设计类型㛑越发丰富,考虑物体本身进行规划,能确保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实现更高程度融合。

3.4 综合考虑集群、区位、节点和时代四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首先,集群反应的是一种群体效应。很多建筑都是以组的形式进行布局,使得各个建筑之间能够达到功能互补、分工明确、影响力叠加的目标,促进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其次,区位指的是公共建筑的场地选址及地理区域。需综合交通运输情况、运河流经情况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区位问题。

最后,在实现二者融合过程中,须给建筑配备带有时代性的标签,融入全新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技术,利用其先锋性、创新性及新颖性吸引人们广泛关注,使得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能够形成更好的融合[3]。

4 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相互融合的实例简介

4.1 NEMO科学中心

NEMO科学中心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东部海港区中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在1923年开始修建,并在1997年进行翻新建设,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十分威武的大楼。目前该建筑共有五层楼,是荷兰最大的科学中心,每年都会有超过五十万人次参观。该博物馆的选址方式十分特殊,位于阿姆斯特丹老城区东部的运河城中间,机动车能快速的穿梭到运河下部的隧道入口上面。该地区被城市港区包围,穿过了一条韧性跨河桥,能通过步行方式从中央火车站步行到该建筑门口。该建筑能有效地说明公共建筑建设和城市规划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首先,在选址方面,NEMO科学中心将城市景观、历史环境、运河流经情况、交通运输情况、人流量大小等各种因素均纳入考虑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为建设一个著名的公共建筑创造了前提条件。该建筑的选址是通过多个部门的相互协商确定的,能够赋予建筑有多重城市型的特征。

其次,在公共建筑功能方面,NEMO科学中心是一座承载了荷兰工业文明发展及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博物馆,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打卡地点及科学教育基地,是港区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当地游客及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运河隧道的出入口上面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俯瞰视点,具有多重城市公共职能,且具有及重要的价值意义。

4.2 职工生活服务中心的建设工程

本建筑类型为宿舍楼、食堂、活动中心、住宅等混合型服务,项目立项时间2012年7月30日。计划开工时间为2013年5月30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7年12月30日。职工生活服务中心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为二星级。

项目建筑面积为128065.5m2,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约为1358989.3元,而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为55000(电)+19925.5(水)=74925.5元/年。

工程性质:本项目申报范围1-3、5-7号楼为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约33102.99万元;用地面积;用地面积约57286.59m2,楼建筑总面积148612.25m2。结构形式:项目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项目为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第一个绿色建筑项目,项目设计时,充分结合了濮阳当地特点,采用了适用于住宅的绿色生态和建筑节能技术,合理的选择了绿色建筑达标项,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方面力争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指标要求。

职工生活服务中心(一期)项目位于安徽省宁国市港口工业园区,地块位于汪港路以南,经三路以东,东临经二路,南面紧贴纬五路,北面与港口行政中心相望,东面为安置小区。本工程地块高差较大,总体地块呈西高东低的走势。北侧规划道路沿本地块标高为76.50m至72.00m;西侧经三路道路标高为78.30m至76.50m;南侧纬五路沿本地块标高为78.30m至71.61m。

职工生活服务中心项目通过基地现场声环境监测,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4a类标准。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职工生活服务中心项目景观植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气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2绿地上4株乔木。住区整体绿地率达到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31m2。

项目地库顶板以上绿化面积(覆土深度≥1.6m)为14513m2,地库顶板外绿化面积11519m2,植草砖面积2060m2,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为59.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作为车库、送风机房、杂物间、雨水机房等。地下建筑26973.53m2,建筑占地面积9754.19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2.77∶1。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采用如下三种措施:

4.2.1 建筑节能设计。职工生活服务中心项目住宅建筑热工设计符合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卫生洁具采用节能型产品,大便器采用节水型蹲式大便器,水嘴采用陶瓷片密封水嘴;管道接口、五金配件、阀门均采用优质产品以减少管网水量漏损。

4.2.2 节能高效照明。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电梯前室等处的照明采用就地设置照明开关控制;走廊、楼梯及前室等处的普通照明采用延时声控开关控制等;大面积地下车库照明采用集中控制。

4.2.3 集中采暖设计。职工生活服务中心项目住宅楼采用散热器采暖。为便于分期使用,采用市政热水管网进入换热站,再采用板式交换机组制备80/60°C的形式,18层以上的住宅采用分区供暖方式。在每栋住宅楼内设置采暖管井,每个散热器供水上设置温控阀,可实现分室温控。

为了更好实现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工程将从三个方面施行:

生活给水。职工生活服务中心工程生活用水竖向分低区、中区、高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其他区由全自动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

用水计量。用水点均按用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建筑生活用水、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地库冲洗、水景补水等各主用水点均设置。

节水措施。本工程所用卫生洁具及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均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标准,颜色由甲方和装修设计确定。

5 结束语

公共建筑对城市来说是一种较好的融合与发展,建筑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归属感及舒适感。在建设城市时,须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从建筑本身出发,突破原来的思维枷锁,将公共建筑和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提高二者的协调性,在互促发展中让人们得到满足与欣慰,促进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提升。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城市规划建筑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