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建军
(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急办,河南 安阳 455000)
沙门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属肠杆菌科,菌型多样,已发现两千多种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1]。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和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存在于人与动物体内,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排名前三的致病菌[2]。《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要经过安全体检,若携带病菌超标,不得从事相关行业,若食品中沙门氏菌超标,也不得售卖[3]。为了有效减少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率,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卫生监督和流行性疾病预防,掌握安阳市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是否沙门菌及菌群分布情况[4]。本文选取2020年安阳市部分公共场所的2600 名公共从业者进行沙门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调查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将一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利用随机抽样法对安阳市部分公共场所进行抽样,随机选取20 个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园、学校、大型饭店等,对其从业人员进行抽样,每个时间段至少抽取600 人,2020年抽取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共2600 份。
仪器和材料:37℃恒温箱、生化试剂盒、标准比浊管、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 增菌液)、三糖铁琼脂(TSI)、诊断血清、改良HE 琼脂、亚硫酸铋琼脂等。
检验方法:灭菌棉拭子蘸取生理盐水,深入肛门内约2~3 cm,旋转180°进行样本采集。样品中加入5 mL SC 增菌液,于37℃恒温箱中静止置18 h,进行增菌培养,18 h 后对其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生化试验、血清鉴定[5]。细菌分离、血清鉴定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生化检测使用Himedia 公司提供的沙门菌试剂盒进行检测,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020年在安阳市部分公共场所采集的2 600 份样本中,检测出沙门菌阳性人数21 例,总检出率0.81%
21 例阳性样本经生化检测、血清检测后,分为4 个血清群。其中B 群9 株,构成比最高,为42.86%;其次为C 群8 株,构成比为38.10%;E 群4 株,构成比为19.05%;D 群、F 群及其他菌群均为0 株,具体见表1。
表1 21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n(%)]
春季抽样人数639 人,检查出沙门菌阳性2 例,检出率0.31%;夏季抽样人数664 人,检查出沙门菌7 例,检出率1.05%;秋季抽样人数642 人,检查出沙门菌11例,检出率1.71%;冬季抽样人数655 人,检查出沙门菌1 例,检出率0.15%;沙门菌在夏季、秋季检出率较高,且秋季高于夏季。见表2。
表2 沙门菌不同季节检出率(n,%)
在自然界中,沙门菌生存能力强,广泛存在于各界[6]。人和动物体内都能分离出沙门菌,且在适宜的条件下,沙门菌在食物中也能大量繁殖,并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但动物依然是主要传染源[7]。服务行业流动性大、人数众多,从业人员一旦携带致病菌就存在食物污染及疾病传染的可能,成为主要的传染源。一旦沙门菌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在人群中传播,极大可能引起流行性疾病的爆发[8]。加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测,是减少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疾病的防控。为有效降低沙门菌引起的相应疾病的发生,本文对2020年安阳市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是否携带沙门菌进行调查。
本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在安阳市部分公共场所接受检测的2600 份样本中,检测出沙门菌阳性人数21 例,总检出率0.81%,检出率较高,有引起流行性疾病的风险,应加强监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入职前的安全健康检查,从源头减少沙门菌带来的流行性疾病。21 例阳性样本经生化检测、血清检测后,分为4 个血清群。其中B群9 株,构成比最高,为42.86%;其次为C 群8 株,构成比为38.10%;E 群4 株,构成比为19.05%;D 群、F群及其他菌群均为0 株。这表明安阳市未出现交叉感染或新型沙门菌,可能是安阳市不是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市,菌群类型相对简单。春季抽样人数639 人,检查出沙门菌阳性2 例,检出率0.31%;夏季抽样人数664 人,检查出沙门菌7 例,检出率1.05%;秋季抽样人数642 人,检查出沙门菌11 例,检出率1.71%;冬季抽样人数655人,检查出沙门菌1 例,检出率0.15%;沙门菌在夏季、秋季检出率较高,且秋季检出率高于夏季。这与其他地区夏季、秋季检出率较高,结论一致。其主要原因是沙门氏菌可以生长在10~42℃的环境下,其最适合的温度约为36℃。安阳市夏季温度一般在此温度范围,甚至更高。沙门菌生长环境对温度湿度都有一定要求,夏季温度高,秋季湿度较高,适宜沙门氏菌的生长,利于沙门菌的生长与传播,与沙门氏菌本身的生物特性相符合,因此检出率也较高。相关部门应在夏季和秋季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测,以保证人员的健康安全,减少流行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仍有一定的沙门菌携带率,其中主要菌群主要以B 群为主,其次为C 群,且夏季、秋季是沙门菌的高发季节。相关部门应有侧重点的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测,以控制和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