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范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
——以豫南地区为例

2021-09-03 02:31关梦娇梁海巍
绿色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信阳师范院校师范

关梦娇,梁海巍,邢 伟,3

(1.信阳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河南 信阳 464000;3.信阳师范学院南北过渡带研究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

1 引言

近年来,“教师教育”作为发展教育基础的基础逐渐受到重视,各师范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2018年2月广东省率先制定了《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1];同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中,也力推“新师范”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自此,“新师范”教育为师范院校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具体方向,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建设高素质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2]。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重要基础课程,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地理科学专业知识要以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为专业基础。由此可见,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对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成长发展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虽然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一直受到了师范院校的重视,但在“新师范”教育背景下,以往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存在诸如实习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参与,缺乏主动性,实习内容将各地理要素的割裂探究,忽略了地理可续的整体性的特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不利于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影响教师培养质量。

2 新师范背景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古以来人们便明白实践的重要性。野外实习在许多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自然地理学更是一门十分注重野外实习的课程。自然地理学将普遍的地理现象归纳为抽象的理论,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但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实践经验的支撑是难以理解的。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思维,使学生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3]。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体验收获新知的愉悦,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又能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得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必备品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3 地方师范院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

“新师范”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应当积极开发本地区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资源,培养高质量的师范专业生。豫南地区师范院校主要有信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和信阳学院等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众多优秀的教师。但豫南地区位于秦岭大别连片特困地区,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该区师范学院承担着为贫困革命老区培养优秀师资的重要任务,在经费紧张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师范教师的培养水平,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将以豫南地区高校为例,为地方师范院校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提出改革建议。

3.1 实习基地建设

豫南地区位于河南南部,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过渡带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许多特殊表现。豫南地区四周山川环绕,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秦岭、桐柏山、大别山,城市中心地区多分布于中部盆地地区。该地区内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黄棕壤最为典型且分布较广,在长期水耕作用下发育为水稻土。植被类型主要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可以为当地的师范院校进行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教学资源,但当前豫南地区众多师范院校均未在该地区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

鸡公山地处豫南地区,位于河南、湖北交界处,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之一,属于大别山支脉之一,西面与桐柏山为邻,山水相连,为亚热带向南温带的过渡地段[4]。鸡公山地处北亚热带的边沿地带,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造就了其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特征,使该地区的土壤和植被的形成上也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度的特点。地势南高北低,大地构造属于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褶皱带,以断裂为主,褶皱为次。该地区的植被以亚热带植物为主,兼有暖温带的特征,表现出典型的由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过渡的植被地带性特征。在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提供了气候、地质、河流、植被、土壤等多方面的资源,尤其是其特殊的由亚热带向温带过度的气候类型,为学生进行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提供了一个优质且独特的实习基地。

以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因其距离较近不仅可以节约实习经费[5],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野外考察,并且作为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各种设施较为完善,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因此,应当积极开发,为建设“新师范”师范学校提供重要的实习基地。

3.2 组织方式的变革

在以往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都是通过教师制定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直接由教师为学生并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听教师讲解,使其缺乏参与感,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导致许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实习,并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个人的能力。

在“新师范”的背景下,这种实习模式需要做出改变,相较于以往的组织方式,变革后的方式要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实习的全过程中,从实习目标的制定到实习评价,以此增强学生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习开展前,教师可以通过给定学生实习的方向,分小组查找相关的资料,由小组共同制定具体的实习目标,实习方法以及他们预期获得的实习结果。再由师生共同讨论这些内容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最终确定具体的实习方案。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从讲解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则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以及自己专业知识完成实习目标,遇到问题或者有新的想法时可以与教师讨论。在实习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的进行总结,总结出自己或小组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产生的疑问,以便实习结束后班级同学的交流学习。在实习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发挥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3 实习内容的变革

以往的实习内容是将地理各自然要素分开进行观察,且各自然要素之间缺乏合理的逻辑顺序,实习内容安排的比较随意,使得各自然要素缺乏内在的紧密联系,内容比较单一[7],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认识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两大特征。一定区域内地理环境的形成是该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自然地理的实习中,实习内容的安排应当具有合理且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对某地区气候和降水进行探究之后,也要对气候是如何影响当地的降水、植被等进行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去认识地理环境,强化自然地理各分支知识之间的联系。

3.4 考核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以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作为评价的方式。这种只注重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自身学科素养是否得到提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仅关注学习结果,不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学到什么,很容易造成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学习的心理[8]。

教学评价应该以多元的评价方式开展,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评价主体多元,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多元,既要进行小组展示和互评,又要提交实习报告。小组互评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在撰写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时,可以要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展现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在评价时尽可能地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将评价形式分为组员互评、小组互评和实习报告3种形式,具体的评价方式见表 1[9]。

表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评价方式

4 结语

“新师范”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化和师范教育面临挑战之下提出的新的变革方向,对教师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理念[10]。对于地方性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实习的发展与改革依旧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困难重重,但如果顺利完成变革,对于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水平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在自然地理实习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中心。在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作为师范生的教育情怀、科学素养以及成为以为合格教师的必备的能力,以达到培养优秀教育者的目的。同时,也要加强本地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完善教学设备。改革评价方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以评促学,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使其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教师。学无止境,教育也无止境,对于教师的培养应当贯穿于职前、职中、职后的每个阶段,形成持续且完整的教师培养体系[11],让教师也能够与时俱进,走在教育发展的前沿。

猜你喜欢
信阳师范院校师范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赤子心 信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