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晔
学子们离开文庙前一般会专门“求”个汉字带回家,文庙里常有身着越南传统服饰的老先生,用毛笔为人题写汉字。
几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我开车去河内老城区办事,到文庙路口时因交通拥堵无法通行。当我终于驶离时,忽然意识到那是去上香的学子和家长们——越南有考试前去文庙祈福希冀金榜题名的传统。河內文庙是封建时代越南的最高学府,至今还供奉着孔子和越南古代大儒朱文安等儒家圣贤。这里的匾额、楹联、碑文、题刻全用汉字书写,记录了中越两国深厚的渊源。
来文庙通常要先给圣贤塑像和历代进士碑上香,学子们离开前一般还会专门“求”个汉字带回家。文庙里常有身着越南传统服饰的老先生,用毛笔为人题写汉字。写字的和“求”字的都一脸虔诚。春节期间,人们“求”得最多的字是“福、禄、寿、喜、仁、德”等,考试季则是“勤”和“成功”。我曾问一些“求”字学子,是否知道这些汉字的意思,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我尝试用中文与一位题字老伯沟通,他只是微笑点头。我又换越南语与他交谈后才得知,老伯受酷爱中国文化的父亲影响,自小就练习汉字书法。
这位老伯的情况有一定代表性。直到20世纪中叶,越南还有不少人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胡志明主席本人古汉语和古体诗底蕴深厚,与多位中国老一辈领导人间有汉字诗和书信往来,写的古诗体裁的《狱中笔记》广为流传。他早年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时,写下一首《新出狱 学登山》:云拥重山山拥云,江心如镜净无尘。徘徊独步西峰岭,遥望南天忆故人。
从秦汉时期开始,汉字在越南存续了2000多年。汉字是越南历代封建王朝的法定文字,从帝王到官宦士子都要学汉语,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纲要,试题也是汉语文言文形式。越南封建王朝的官修史籍均以汉语文言文书写。因此,越南学界有个说法:学越南古代史必须懂汉语。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当局强行禁用汉字,但汉字一直作为特殊文化符号存在着。
1945年,胡志明主席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首任教育部长武庭槐重新恢复被法国殖民当局强行禁止了30多年的高校汉语教育。武庭槐的儿子武世魁是我的老朋友,退休前是河内大学外语系主任。老先生曾向我动情回忆幼时在父亲熏陶下学汉语的经历。他告诉我,他的汉语开蒙教材是他儒生出身的爷爷亲自用毛笔字编写的。像武世魁这样受家庭熏陶与汉字结下不解之缘的越南朋友,我还认识一位。她上大学时在越南国家电视台办的汉语大赛取得优异名次。她的父亲年轻时就坚持收听汉语广播,且特别喜欢金庸小说里的王语嫣。他希望女儿也会讲中文,并像王语嫣那样美丽。
我走过越南很多地方,有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越南民宅多为独栋,一栋小楼就是一户家庭。很多小楼门前都有一块镇石,用中文刻写着“泰山石敢当”。这样的习俗和我国华南一带几乎一样。
目前越南开办汉语专业的高校约有30所,河内一些中学也开设汉语课程,还开办有十几所汉语中心。此外,在老街、谅山、高平、海防等其他省市也开有中学汉语课程。几年前,我遇到一群高校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老师带领下认真抄写刻在老屋上的汉字楹联。当时我的心底莫名涌出一股热流。对这些越南年轻人来说,汉字是百年沧桑的讲述者。在历史的昭示中,人们还将继续出发走向共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