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2021-09-02 06:44曹雯张靖娟林晨辉陈洋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腺体形态学胃镜

曹雯,张靖娟,林晨辉,陈洋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州 35000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痛、饱胀、恶心、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胃黏膜腺体萎缩或消失为特征的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1]。CAG的发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且仍在逐年上升。每年CAG的癌变率为0.5%~1%,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2]。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方案来逆转胃黏膜病变,但整体疗效尚待提高。针灸对CAG的治疗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3],且前期研究发现隔姜灸对CAG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4]。本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加大样本量,观察隔姜灸治疗 CAG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 (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Ⅰ/pepsinogenⅡ, PGⅠ/PGⅡ)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门诊诊断为CAG的患者共10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依照患者就诊顺序结合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中脱落3例(2例因无法坚持隔姜灸治疗,1例因其他疾病终止治疗),对照组中脱落2例(1例因未坚持服药,1例为自动退出)。最终纳入统计,治疗组47例,对照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经胃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CAG,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5]中CAG的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 18~70岁;③自愿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瘤者;②合并造血系统、心、肝、胆、胰、肾等严重疾病者;③合并胃肠道等恶性肿瘤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或精神病者。

1.5 剔除和中止标准

①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②失访或未完成治疗者;③治疗期间出现其他严重疾病者;④治疗期间病情恶化,需紧急治疗者;⑤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者予抗Hp四联疗法。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 20 mg(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90)、复方铝酸铋颗粒2袋(辽宁奥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19)、阿莫西林胶囊1.0 g(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4024116)、呋喃唑酮片 0.1 g(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60),每日 2次,早、晚餐前服用,治疗 2周。第3周开始继续口服上述雷贝拉唑20 mg(每早1次)、复方铝酸铋颗粒2袋(每日2次),治疗2周。Hp阴性患者仅予口服上述雷贝拉唑20 mg(每早1次)、复方铝酸铋颗粒2袋(每日2次),共治疗4周。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隔姜灸治疗。取中脘、气海、双侧足三里和内关进行隔姜灸治疗。腧穴定位参照《腧穴名称与定位》[6]。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处常规消毒后放置姜片,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次每穴各灸1壮,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中医症状积分[7]

治疗前后观察主症(胃脘胀满、胃脘疼痛、胸胁疼痛)和次症(反酸、嗳气、纳差、食少、懒言、胃中嘈杂、呕吐清水)。主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

3.1.2 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

治疗前后分别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胃镜下CAG分级标准[5],轻度为胃黏膜红白交错白相为主,血管网透见,病变呈局灶性;中度为胃黏膜血管网明显透见,病变呈弥漫性,黏膜皱襞变浅;重度除中度表现外,另可见黏膜呈结节状或颗粒状。病理组织学检查腺体萎缩分级标准[5],轻度为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低于1/3;中度为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 1/3~2/3;重度为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超过2/3。胃镜及病理均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

3.1.3 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值。检测按照说明书进行。

3.1.4 安全性评价

隔姜灸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

3.2 疗效标准[8]

痊愈:中医症状均消除或基本消除,中医症状积分、胃镜和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改善率≥90%。

显效:中医症状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胃镜和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改善率≥60%且<90%。

有效:中医症状有所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胃镜和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改善率≥30%且<60%。

无效:中医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中医症状积分、胃镜和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改善率<30%。

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4%,高于对照组的 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镜与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与对照组比较 2)P<0.05

组别 例数 中医症状总积分 胃镜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 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7 16.47±2.93 7.86±2.151)2) 1.92±0.68 1.09±0.641)2) 1.87±0.88 0.86±0.491)2)对照组 48 15.54±3.06 11.34±2.771) 1.99±0.83 1.51±0.511) 1.79±0.74 1.31±0.451)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G-17、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G-17、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P<0.05;与对照组比较 2)P<0.05

组别 例数 G-17(pg/mL) PGⅠ/PG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7 33.68±12.38 59.08±21.271)2) 3.57±1.14 5.80±1.771)2)对照组 48 32.82±11.04 46.56±19.321) 3.48±0.82 4.66±1.181)

3.5 安全性评价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5人次因隔姜灸局部出现小水泡,经处理后痊愈,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Hp感染、胆汁反流、动脉硬化、自身免疫、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胃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为特征的疾病[9],是胃癌的癌前状态[10],尽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将CAG归为“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11]。常因脾虚失于健运,气机郁滞,血行受阻,经络不通,久则胃黏膜腺体失去濡养而出现萎缩,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脾胃虚弱是CAG中最常见、临床最多的证型[12]。本研究采用隔姜灸治疗 CAG,通过艾灸的温热和生姜及艾绒的辛温药性来刺激穴位,起到温经通络、祛寒止痛的作用。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又是胃下合穴,《四总穴歌》中就有“肚腹三里留”的记载,研究也证实了其治疗胃部病证的疗效[13]。中脘为胃之募穴,与胃腑关系密切,能改善各种胃部症状[14]。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主治各种胃、心、胸疾病[15]。气海为任脉经穴,肓之原穴,善治胃痛、腹痛、胀满等消化系统病。足三里、中脘、内关、气海是治疗胃部疾病最常用、最重要的穴位,四穴配伍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止痛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镜及病理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隔姜灸能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有效提高CAG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萎缩。

G-17是由胃窦及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可刺激胃壁分泌胃酸,促进胃黏膜的生长,而CAG患者胃黏膜萎缩,腺体减少,G细胞数量减少,导致G-17的分泌量下降[16]。血清G-17是反映胃黏膜萎缩情况的重要标志,可用于CAG的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17]。在胃酸等作用下,胃蛋白酶原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有PGⅠ和PGⅡ。PGⅠ主要为胃底腺主细胞、颈黏液细胞所分泌。PGⅡ除胃底腺外,还可由贲门腺、幽门腺及十二指肠腺分泌[18]。当胃黏膜腺体萎缩时,PGI分泌减少,血清PGI水平降低。因细胞分布较广,PGⅡ分泌水平受影响较小,血清 PGⅡ水平较稳定。萎缩性胃炎发生后 PGⅠ/PGⅡ会随之下降[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17、PGⅠ/PGⅡ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表明隔姜灸能有效提高CAG患者血清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

综上所述,隔姜灸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能显著改善 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萎缩,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上调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有关。

猜你喜欢
腺体形态学胃镜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代谢特性的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疏肝祛瘀方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