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屏兰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它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依托古村落和古城而存在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以及生活模式等也影响着民居建筑的发展。因不同的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地材料和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方法等原因,传统民居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的特点。中国各种不同风格的传统民居都显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夏民族独特的气质。
传统民居的生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地理气候的差异呈现多种形式。生态环境既包括民间乡村生活的主要居住建筑,还包括与之相关联的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
由于地理环境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的条件等因素的关系,湖南各地的传统民居在选址和布局上多是顺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湖南多山地丘陵,群山环绕,河川纵横,人口众多,耕地稀少的原因,传统民居充分利用地形来达到整体的密集布局,顺应地形,节约土地。
例如湘西的传统民居在这个特点上就表现得很明显。由于湘西是丘陵山地的自然地理结构,传统民居在布局上表现出强烈的顺应自然的特点。在湘西能看到许多民居布置在河岸两旁或是峭壁之上的景观,甚至有的屋脚就建在河水中。而湘西的慈利江斑镇典型的居住形式是干栏式店面房屋,它们顺着山体地势而建,前面是店铺,后边是宅院,有的一面悬吊在悬崖绝壁之上,有的一边依山排列,有的一边临近河川。这样既顺应了自然,减少了对山地和丘陵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又可以节约土地,使得民居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湘西民居为了适应当地的丘陵山地起伏地理状况,和河川的纵横分布情形,房屋根据山脉的走向与河流的趋势,体态自然地分布,并不一定是坐北朝南。整体布局呈现出一种多方位的不规则的自由的空间秩序。垂直或者平行的建造方式使村镇呈现出动态的空间曲线或空间折线的布局,使民居聚落的建筑形态和街巷空间更加丰富。传统民居这样选择地址和布局方式的做法不仅可以大量地减少在建造过程中的挖土、填土的体积,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人类劳动量。更重要的是避免对地形表层过度地破坏而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湘西传统民居在选址和布局是国内遵循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风水理论对古代建筑的影响。风水学中有“山管人丁,水管财”,“山环水抱必有气”的说法。郭璞的《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湘西传统民居一般都遵循这个原则,修建在山脚呈现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之势。前方视野开阔,有河川流过,或有池塘与水井,背面依靠山峰,山上植被丰富,树木繁茂。这样的布局既符合传统风水理论。从民居环境的角度来讲,背山面水使整个居住环境受到充沛的日照,回避了寒风,减轻了潮湿;也方便形成了一条“通风道”,风从民居前面吹过,也起到调节民居环境小气候的作用。这个特征还能体现出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利用方便。前有水可以让居民们平时洗衣、养鱼、灌溉等活动方便利用水资源,还可以用来防火;后有山可以阻挡冬天的寒风,又可保持水土。另外由于是一个半环状的布局,使之形成一个巧妙的人工生态系统。
湖南省河流溪水纵横密布,5000条5千米以上的江河形成了湘江、资水、沉江、澧水四大水系,支流遍及全省。大部分河流在由西南向北汇聚洞庭湖,流经岳阳城注入长江,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水系。因而湖南城镇的建设大多沿着河川分布,形成了以水为脉络的城水相依的景色。
湖南传统民居的结构体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木构架结构一种是承重墙结构。木构造是指木柱子直接落地,柱上有梁、枋、檩、椽等木制构件,它们之间以榫卯为铰并互相穿插。构架体系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木构架的住宅其外墙一般采用砖砌或土筑,以便于防火防盗,但砖墙不承重。承重墙结构是指檩条、楼板直接搁在墙上,由内外墙来承受楼板及屋顶的荷载其优点主要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构造简单,且防寒、隔热效果也比木构架的房屋好。
吊脚楼是湘西传统民居独特的一种建筑形式。湘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除汉族以外还居住着苗族、壮族、瑶族、土家族等。吊脚楼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挑廊式和干栏式。吊脚楼有二层、三层的。它参差错落,高低不一的优美形象倒映在河水当中,创造了青山绿水间的美景。吊脚楼是适应亚热带地域的季风气候设计手法和生态策略,通过吊脚挑廊有通风、去湿和散热的效果,而且有防止虫蛇等动物侵扰的效用,同时它还是节约用地的一种手段。
天井在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中常常被采用,湖南传统民居也是这样。湖南传统民居的室内采光、通风和排水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天井的作用。利用天井的分布顺序把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组合起来,围合成一个功能空间。传统民居采用天井便于室内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可以丰富室内空间。湖南民居天井的意义是达到调节气候的生态调节的作用。天井与纵横交通廊道结合组成一个循环的气流系统。
湖南西部地区是湖南经济较为发达、地理位置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按照热工设计分区,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气候区域,夏季酷暑炎热,最高气温一般在38℃以上,且空气湿度大、风小,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春秋气温虽很适中,但降水频繁充足;冬季温度不太低,但由于潮湿,给人以湿冷的感觉。该气候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夏冬两季的温度远远超过热舒适范围;全年相对湿度较大不仅影响建筑热环境,还会影响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
湘西毗邻地区是我国侗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侗族聚落中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景观建筑一是鼓楼,二是风雨桥。侗族鼓楼隐含着侗族文化的主体基因元素——杉树和阳鸟。侗族地区有句俗话:“高山住瑶,半山住苗,侗家住山槽”,总之侗族聚居区为山区,有村寨的地方便有参天古树。居民住清一色的木楼,即“吊脚楼”,生活用品也全是木制的,所以,树是侗族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加之鸟崇拜在侗族人的原始崇拜中早已存在。因此,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以及风雨桥上的类似鼓楼的尖矗建筑,都以杉树的形状为造型,上缀若干鸟图形。在通道县的芙蓉、金殿、黄土等地,每个寨子都有一个寨门,而每个寨门坊上刻的都是鸟儿展翅欲飞的图案,一只衔一只的尾巴,紧紧相连,场面壮观。
山墙(又叫马头墙)是传统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山墙造型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质。中原地区传统建筑的山墙以厚重、规整见称,这与中原文化本身强调规整有序密切相关。湘西地区传统建筑的山墙风格在保留中原文化传统的同时,由于受地方文化的影响,墙角出现一定的上翘趋势,且以凤鸟为造型。也就是说,这种原本用来防火的山墙,随着地域的变化,造型逐渐发生变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山墙景观。
景观要素的确立有助于人们有效地开展景观识别。就一栋民居来说,其景观要素可大致分解为六个方面:一是屋顶造型(如平屋顶或坡屋顶,歇山顶或硬山顶等);二是山墙造型(如规整的土字型或起伏有致的波浪型等);三是屋脸(正立面)形式(如一层或二层,干栏式或过廊式等);四是平面结构(如单列式或四合院式等);五是局部装饰(如各种特定图案、雕刻或者绘画等);六是建筑用材(如石材、木材、青砖、土墙等)。
按照上述六项要素可以重构一个古民居的整体景观,比如说湘西凤凰古城临河古民居的景观特征可以描绘为:硬山式坡屋顶,伴随着二级的起翘山墙,正面是两层楼的挑阳台和干栏式的千脚柱,从上往下看为单列式或围合式的平面布局,辅之以鸟(凤凰)类为主题的各种装饰绘画(如山墙起翘部分、窗雕等),除山墙为青砖、屋顶盖青瓦之外,其它外显部分均以天然木结构为特色,充分体现出汉、苗、土家族文化结合部多元文化景观的特点。
聚落是指一定人群长期聚居的场所,除包含所有民居建筑之外,还包括公共配套的其他设施如广场、桥梁、宗祠等公共设施,以及相关的土地附属内容。因此,聚落景观的识别主要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的识别,主要识别那些特征性强、具有可识别性、特别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聚落景观识别中最具标志性的要素就是民居建筑。而民居建筑及其环境的识别又不能离开其独特的景观基因(或因子)。聚落景观的识别大致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
(一)识别民居特征(如四合院系列、土楼系列、干栏系列等)。
(二)寻找图腾标志(如虎图腾、狗图腾、各种鸟图腾等)。
(三)识别主体性的公共建筑(如宗祠、鼓楼、石拱桥等)。
(四)参照环境因子(如大榕树、芭蕉林、凤尾竹、水网地、山地、临湖地、临河地等等)。
实际上,可以将聚落景观的主体因子和“可识别”因子进行详细划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进行系统管理,进而借助计算机进行景观识别,将有效推动区域聚落景观的提炼和管理,并最终推动区域城镇形象的设计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传统民居景观是地形气候与历史文化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是人文精神的继承实证与当今百姓的居住现实。本文通过对湘西传统民居生态特征与景观自然生态特征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归纳与提炼,发现传统居住环境中的人们居住模式与生活方式拥有许多现代生态建筑提倡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因此,本人认为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是必定走向既满足身体舒适需要,又培养精神愉悦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态建筑与生态住宅不能只是简单地延续或复制传统民居环境的形象特点,而应该积极发挥传统民居自然生态的优势,创造具有新时代民族风貌的新式节能、高效、健康与舒适的居住模式,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