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霞
摘 要: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成为衡量高校外语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与剖析,提出高校外语教师需从牢筑思想政治素养,夯实专业素养,培养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提升信息素养四个维度稳步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从而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真正与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同向同行。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前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革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放眼当今世界,中西方文化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频繁交流和激烈碰撞中,各种文化形态、思想和意识形态充斥其中,年轻的大学生该何去何从。有学者曾对国内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做过专门研究并指出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和迷茫,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存在模糊性,情感认同存在浅表化,价值认同存在异化现象[3]。外语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加频繁地接触外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拿英语专业来说,英语专业意味着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都要沉浸在英语语言学习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中。英语专业尽管也有《大学语文》和《中西方文化比较》等涉及中国文化的课程,但总体而言这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学分设置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远不足以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充分且深入地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在这种情形中,有些学子渐渐迷失自我,被淹没其中,无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影响了自己的成才,甚至对自己对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害。此时,外语专业教师的价值引领尤为重要。“课程思政”是实现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就像黑暗中给人指明方向的一盏明灯,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及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影响学生,引导青年学子用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培育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4]可见,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迫切要求外语教师提升自身的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二、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
(一)外语“课程思政”意识淡薄
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指外语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所授专业课程的能力,即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意识淡薄是当前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外语“课程思政”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外语教师片面认为“课程思政”与外语无关,缺乏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动机,大多数时候是被动接受学校要求。笔者对省内5所高校的50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网上调查问卷。调研对象分别来自985高校、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和独立学院,包含各个年龄层次的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讲师15人,助教15人,共计50人,调研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教师通过学校文件传达等方式了解過“课程思政”教学,但未做深入了解,更没有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少数教师深入了解过“课程思政”教学并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实践,探索自己所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整体薄弱。
(二)外语“课程思政”水平滞后
“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滞后是外语“课程思政”的突出问题。外语“课程思政”水平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理解不到位。目前,很多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充分理解“思政”一词的内涵和范围,导致无法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准确提炼思政元素;(2)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滞后。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以西方文化为主线编撰而成,缺乏相应的中国元素;课程教学大纲重育人轻立德,重知识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中没有挖掘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爱国主义等元素,也没有补充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更谈不上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中西文化。教师上课使用的课件都是出版社赠送课件,讲课方式千篇一律,填鸭式灌输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和想象;(3)“课程思政”教学研讨重形式轻内容。高校外语教师针对“课程思政”开展的教学研讨远远不够,即便开展了这方面的教学研讨,大都停留于形式,并无实质内容;(4)为“课程思政”而思政。为应付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将与教学课程或教学主题无关的思政内容强行植入课堂,无法做到融“课程思政”无痕,结果与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越行越远。
三、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外语“课程思政”的引导缺位
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育人的根本宗旨,然而,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立德树人的认知顺序似乎是树人立德。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其他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较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久而久之,形成了思想政治课程和其他课程各行其是的平行线模式,各耕各地,各守各渠,没有交集。这种模式导致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淡薄,甚至“课程思政”理念缺位。专业教师主观断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无关,与专业教师无关,那该是思想政治老师和辅导员的工作。拿外语专业来说,专业教师缺乏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关注。究其原因,这与专业教师对外语专业教育的认识密不可分。外语专业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由来已久。拿大学英语课程来说,包括大学英语教师在内的部分群体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他/她们过度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而对其“人文性”缄口不提,或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点到为止。认为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供一种语言工具,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从而获取高水平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的能力。重树人轻立德的倾向和对外语教学认识的偏颇是导致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低下的历史原因。
大学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大学时期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对学生,尤其是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影响深远。放眼全国,现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力军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照此推算,他们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的前十年。如前所述,那时高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而“课程思政”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提出的。所以,他/她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没有接受过“课程思政”教学的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处于缺位状态,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也没有任何模式可模仿。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人,笔者对此深有体会。读大学时,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主要内容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学文化,不会在专业课上融入思政元素。换言之,那个时代专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只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本不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作为那个时代的教育产出品,我们没有接触过“课程思政”教学。求学阶段“课程思政”教学缺位是导致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低下的另一重要因素。
(二)西式“民主”和“自由主义”的侵蚀
西式“民主”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20世纪90年代,“东欧巨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极大地助长了西方世界对于西式民主‘优越性‘普适性的所谓‘自信,进而建构出一个个有关西式民主的‘神话……,在理论和实践中将西式民主凌驾于由各文明体系构成的人类社会之上。”[5]高校外语教师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多外语教师都有海外学习经历。外语专业学习使她们长期接触外语语言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自身长期沉浸在英语世界国家的思想文化中,加之西方国家鼓吹西式“民主”与“自由”的普适性和优越性,难免受西式文化影响,忽视了自身母语文化的学习。“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可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扮演了西方文化代理的身份,结果对本土文化造成伤害。”[6]一部分高校外语教师甚至受西式“民主”和“自由主义”的蒙蔽,崇尚西式“民主”,“对国内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等缺乏了解,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7]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外语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前提。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疏离
文化疏离感是指处于交叉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因文化差异而对母语文化和主流文化产生的分离感、孤立感、被控感、不和谐感和非卷入感等消极的情感。[8]“母语文化疏离是指个体因生存环境的改变或受到其他文化的制约而对自己原有文化产生心理距离,同时因为受到他文化的影响而获得旁观者视角,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母语文化,甚至忽略母语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放大母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在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中出现身份认同危机,最终失去自信和自我。”[9]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语境下,语言学习者更强调多元文化共生,强调求同存异,尊重异质文化。事实上,文化尊重的表象下隐藏着高校外语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疏离。高校外语教师既是外语学习者,又是外语教学工作者。作为外语学习者,他们长期接触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热衷者,热衷于效仿西方文化潮流,热衷于西式“民主自由”,热衷于西方影视作品,甚至用西式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的衡量标准。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他们家国情怀意识淡薄,中学水平低下,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贫乏,欠缺积极向上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自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疏离制约了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
四、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教学能力,即外语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所授专业课程的能力。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的评价标准逐渐改变。传统评价体系注重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如语言能力与外国文学文化传授能力。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外语教师的角色已然发生变化,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向多元化转变。语言承载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外语教育也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外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国家文化安全意识,自觉做好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构建起首道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在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优秀文化学习的同时,外语教师要告别当下外语教学中‘西学东渐的单向度传播局面,提升自己的中西文化贯通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成为既扎根本土文化又放眼世界文化,且具有跨文化思辨意识的语言文化传播者。”[10]由此可见,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四大维度,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优秀中华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其中思想政治素养是灵魂,专业素养是基础,优秀文化素养是关键,信息素养是手段。
(一)牢筑思想政治素养
马克思说过“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思想是有效行动的基础和内在驱动力,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外语教师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灵魂引导。高校外语教师要真正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性,要变被动接受学校教学要求为主动探索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模式,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变成自下而上的主观意愿,真正做到思想与行动统一。除了主观上的重视,精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一次“课程思政”教學改革研讨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前党委书记张智强教授将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即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二是政治观点教育,即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三是道德规范教育,即对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外语教师只有将这些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了明于心,才能在外语专业课程中挖掘并梳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把这些元素提炼出来,内容到点,效果到位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真正做到融“思政教学”于无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笔者曾教授英语专业《中西文化比较》这门课程。其中有一章是讲中西方宗教比较,当时就有同学提问“老师,您觉得基督教和佛教哪个好?”显而易见,该生的提问方式暴露了她的思维习惯。她习惯用二元对立的方法思考问题,而且她代表了一批人。此时,我们教师就可以自然引导学生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对立统一论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我们不能简单地评判基督教与佛教孰优孰劣,评价任何一件事物都必须建立合理的评判标准或机制,否则评判结果将极度片面,甚至毫无意义。通过一番引导,学生必会有所領悟。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教学中比比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需要刻意将“思政元素”强行植入课堂教学,相反它们时时存在于活生生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身体里有一颗灵魂去发现和挖掘,并进行引导。
(二)夯实专业素养
对其他素养的强调并不是弱化专业素养的作用。笔者以为,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是外语教学,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永远是最基本的素养,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高校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与专业技能[11]。笔者以为,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体现在外语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持续突破自我四个方面。
外语专业知识是用外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前提保障。外语“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在外语环境下进行,否则便不能称之为外语教学,因此外语教师首先要确保自己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能力和知识。外语教学能力是专业素养的核心能力,具体可以分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执行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在教学设计上站位要能高瞻远瞩,从思想政治视角结合某一单元的主题确立该单元的思政教学目标,然后要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结合鲜活的生活叙事,通过平等对话的理性话语、感性话语相融合的方式,使我们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新一代的受教育者中入脑入心”。[12]例如,在学习《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第二单元Text A:“Spring Sowing”时,我们就可以结合当下春播时节春播者的劳动设立该单元的思政教学目标,即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重新认识中国农民劳动者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如“强烈的责任感、勤劳、质朴、节俭、”,从而帮助他们在浮躁的现代社会树立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笔者相信, 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青年大学生一定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长。科研能力何以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有关?其实,对于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学界早有定论。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研能力能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知识,丰富教师专业精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形成自我专业特色。科研能力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科研课题的渴望更强烈,对本专业教学和专业动态更敏感。脚踏实地做科研的教师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同时他们身上散发着勇于探索、追求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这些精神在教学中逐渐内化成能感染并影响学生的底蕴与人格。这不正是我们进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所追求的目标吗。
(三)培育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
外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涉猎中国传统文化,坚持阅读,坚持从阅读中发现、总结并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课程思政”的自信心,打牢育人基础,锤炼育人本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前,嘴上谈论“课程思政”而内心缺乏自信和底气的外语教师比比皆是。培育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提高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关键。我国著名作家诗人李白凤从真善美审视教育,认为教育应体现在生命教育、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精神文明相对匮乏的今天,高校外语教师是否具备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决定他们能否做好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和学术的引路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信仰追求、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的集中表达和经典提炼,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4]
培育高校外语教师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首先,要深深信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世上种种,唯有信仰不可辜负。信仰的力量深入骨髓,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每位高校外语教师必不可少的信仰。其次,要不断积极主动学习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很多,如古文、诗、词、曲、赋、戏曲、建筑、艺术等。外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化典籍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些典籍有《论语》《韩非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孙子兵法》《周易》《史记》《红楼梦》《水浒传》等。久而久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会逐渐融入个人知识体系,成为个人气质的一部分。再次,高校外语教师还应该具备将存储的传统文化知识转为为实际教学的能力。高校外语教师将自己储备的传统文化知识灵活植入教学,将优秀的文化观念传递给大学生,培育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成长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新时代人才。例如,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有一篇题名为“The Man in Water”(《水中人》))的文章,讲的是在一次美国空难中一名无名英雄的壮举:他是一位中年男性,在飞机失事后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将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坠机乘客救出,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令人感动,令人敬畏。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挖掘英雄主义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善于把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故事挖掘并讲授给学生。英雄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因子,故事虽发生在美国,但舍己为人的勇气、毅力与爱心无国界之分,中国历史上同样谱写着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感人至上的英雄故事,这也是当今血气方刚的年轻学子需要学习的优秀道德品质。因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故事进行深入剖析,能引导我们的学生深入理解见义勇为的价值观念。高校外语教师信仰、学习与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有助于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四)提升信息素养
新时期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正在实现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信息素养也随之成为衡量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与信息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高校外语教师要注重自身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课程教学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在课堂教学、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政,过程更复杂,技术含量更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外语教师要有积极主动的信息意识,紧跟时代步伐,实时更新教学理念。其次,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是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体现。高校外语教师要不断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能力。混合式教学不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重新设置,是一种整合与超越。外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设计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计:
线下学习讨论主要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进行。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可以互相合作,互相督促,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在线下面授课中,教师可以检验学生课前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课后,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延伸拓展。通过这种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例如,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中有一篇文章“For Want of Water”(《因为缺水》),主要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淡水资源匮乏,分析了淡水缺乏的原因、表现和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按照線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设计该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课前,教师通过微信群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生观看B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Future Earth”《未来地球》第一集《缺水的2050》,通过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展示2050年地球因缺水而遭遇的种种灾难,熊熊森林大火、干涸的土地、漫天飞舞的蝗虫、泛滥的洪水。这些震撼的场面必定能让学生深思。进而在群里讨论“这一切真的会发生吗?面对缺水的现实,人类应该如何面对?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等一连串发人深思的问题。课中,教师通过面授和课本上的文字进一步让学生深刻认知并讨论地球缺水的现实;课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的延伸和拓展,讨论我们国家的现实?我国水资源是否充足?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通过环环相扣的设计把“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然融入课程中。由此可见,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的技术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塑造健康的文化人格,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是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担当。研究发现,基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高校外语教师要从筑牢思想政治素养,夯实专业素养,培养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信息素养四个维度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其中,牢固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前提,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基础,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关键,全面的信息素养是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推进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才能与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同向同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版社,2017.
[2] 习近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19-3-27.
[3] 熊耀林,禹旭才.自媒体语境下湖南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5-168.
[4] 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10):108-109.
[5] 张树华.西式民主的退潮与“神话”的破灭[J].人民论坛,2018,(9):17-19.
[6] 吕侠,刘英波.论后殖民语境下英语教师的西方文化代理身份[J].语文学刊,2008,(4):116-122.
[7] 和伟.“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6):96-100.
[8] 刘曦,杨东.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的理论建构及量表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2):141-143.
[9] 钱立新.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消解[J].江西社会科学,2018,(9):232-239.
[10] 郝运慧.牢固树立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10-21.
[11] 王宜放,孙杰.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1):23-24.
[12] 郝运慧.牢固树立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10-21.
[13] 司真真.李白风的教育思想[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749-754.
[14] 习近平.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10-15.